动力救生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500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302535.9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救生器,包括救生器主体、推进器及控制盒,该救生器主体具有承托人体的承托位,所述推进器设置在所述救生器主体的尾部,所述推进器用于产生推力使得所述救生器主体向前推进,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救生器主体内,并与所述推进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推进器的启闭。本发明可实现对落水人员及时、快速、准确的救援。

    一种穿舱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7055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94740.5

    申请日:2016-02-19

    Inventor: 刘陈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舱件,包括其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限位通孔的限位垫,用于容纳限位垫的第一容纳框,和用于容纳第一容纳框的第二容纳框。限位垫为弹性密封材料,且其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通孔数目相同的引导槽,每一个引导槽均与一个限位通孔相通。在安装管路及电缆时,可以将管路及电缆的线身处沿着引导槽塞入限位通孔,实现了管路及电缆,尤其是大接头电缆在穿舱件中的简便、快速安装。同时,限位垫采用弹性密封材料、第一容纳框内壁的斜面设计、以及第一环形密封垫和第二环形密封垫的使用保证了穿舱件的密封性。

    用于动力救生器的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10917827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02532.5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救生器的推进器,包括涵道管、动力机构及挡水机构,所述涵道管限定出容纳腔,所述涵道管的筒壁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呈上下布置的两个进水口,所述涵道管的尾部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挡水机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处于上方的所述进水口处,用于阻挡水从处于上方的所述进水口处排出。本发明由于两个进水口的设置,能够减少水流后推力的损失,提高推进器的推进效率,同时使得动力救生器可以无论以何种方向的放入到水中,均能够产生推力,为及时、快速的救援提供有利条件。

    一种穿舱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70556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10094740.5

    申请日:2016-02-19

    Inventor: 刘陈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舱件,包括其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限位通孔的限位垫,用于容纳限位垫的第一容纳框,和用于容纳第一容纳框的第二容纳框。限位垫为弹性密封材料,且其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通孔数目相同的引导槽,每一个引导槽均与一个限位通孔相通。在安装管路及电缆时,可以将管路及电缆的线身处沿着引导槽塞入限位通孔,实现了管路及电缆,尤其是大接头电缆在穿舱件中的简便、快速安装。同时,限位垫采用弹性密封材料、第一容纳框内壁的斜面设计、以及第一环形密封垫和第二环形密封垫的使用保证了穿舱件的密封性。

    一种布放回收装置以及无人船的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7822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02536.3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布放回收装置以及无人船的回收方法,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布放回收装置用于将无人船回收至回收平台上,其包括滑道、提升机构、回收机构、拖拽机构以及固定机构。滑道沿预设方向延伸,滑道的一端可转动地与于回收平台连接。提升机构固定于回收平台上并与滑道传动连接,提升机构被构造为驱动滑道相对于回收平台转动。回收机构沿预设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滑道上,回收机构被构造为与无人船可拆卸地配合。拖拽机构固定于回收平台上并与回收机构传动连接,拖拽机构被构造为驱动回收机构相对于滑道运动。固定机构固定于滑道上,固定机构被构造为与回收机构配合并用于保持回收机构与滑道的相对位置。

    一种无人船的回收装置和无人船

    公开(公告)号:CN10712879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0502383.6

    申请日:2017-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船的回收装置和无人船,该回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动力装置,分别固定于船身两侧;控制系统,适于控制动力装置的伸出与收缩;至少一个起吊撑杆,分别与船身两侧的动力装置对应连接,适于在所述动力装置的推动下向上旋转,其顶端设置有锁缆机构;至少一台卷缆器,分别固定于船身两侧;至少一条起吊绳,其绳头都固定于船身上,绳尾都缠绕在同侧船身的卷缆器中,且绳头和绳尾分别位于船体两头;以及将起吊绳连接起来的起吊横缆,其悬挂在所述锁缆机构中,适于被吊钩挂缆后脱离所述锁缆机构,并在所述吊钩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无人船移动。

    救生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4615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56918.4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救生系统,包括控制台、沿水域的边缘设置的存储箱和环绕水域设置的多个摄像头。存储箱中安装有救生圈和送料组件。控制台分别与送料组件和各摄像头通信连接,用于显示各摄像头获取的画面,以及向送料组件发出指令以使该送料组件将救生圈移送至水域中。当控制台通过摄像头获取的画面中监测到水域中有落水者时,控制台向送料组件发出指令,送料组件接收到信号后将存储箱中的救生圈移送至水域的指定位置,从而可实现对落水者的快速救援。通过多个摄像头可取代多位安保人员,实现全程无人化监控,可节省人力和物力;而且,救生圈可通过送料组件自动从存储箱中脱离,无需人工手动取用救生圈,进而可提高救援效率。

    一种回收装置及航行设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1972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39358.5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船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及航行设备,其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笼,内部设有用于容置无人船的容置腔,回收笼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于容置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回收笼的靠近第二开口的一端设有对锁杆;以及存放架,顶部设有用于存放无人船的存放平台,存放架的一端设有与对锁杆对接的锁紧机构;航行设备设有上述的回收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回收装置及航行设备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回收笼和存放架之间的配合使得无人船可以方便转移,同时也利于摆放的规整;另外通过回收笼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便于无人船的进出;最后,通过对锁杆和锁紧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得无人船的转移的稳定性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