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21979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1910517503.9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制冷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阀组件包括阀座、阀片和辅助开合机构;辅助开合机构能够为阀片的自由端提供一个由排气口指向所述自由端的辅助力,辅助开合机构能对于阀片自由端的辅助力能够抵消阀片弹力,压缩腔排气时不需要克服阀片的弹力,进而能够降低排气时压缩腔内压力,降低压缩损失,提高能效;另外,在压缩腔需要变容时,辅助开合机构施加的辅助力带动阀片的自由端打开所述排气口,压缩腔与壳体连通,容积腔不能完成压缩过程,实现变容,不需要引入压力就能够实现压缩机变容,能够提高压缩机的能效。

    升程限位件、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家用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02165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911283222.8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升程限位件、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家用电器,升程限位件具有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和限位抵接部,限位抵接部上具有抵接面,限位抵接部上设有中空槽,中空槽贯穿于限位抵接部在延伸方向上的两侧之间;限位抵接部在中空槽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抵接壁和支撑壁,在限位抵接部的厚度方向上,支撑壁、中空槽和抵接壁依次设置,抵接面位于抵接壁上。排气阀组件包括升程限位件,压缩机包括排气阀组件,家用电器包括压缩机。设置中空槽能降低升程限位件的刚度,升程限位件受到来自阀片的冲击力时,升程限位件弹性形变吸收部分能量冲击,减小阀片拍击升程限位件时所受的接触应力而保护阀片。

    升程限位件、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家用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0216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83222.8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升程限位件、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家用电器,升程限位件具有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和限位抵接部,限位抵接部上具有抵接面,限位抵接部上设有中空槽,中空槽贯穿于限位抵接部在延伸方向上的两侧之间;限位抵接部在中空槽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抵接壁和支撑壁,在限位抵接部的厚度方向上,支撑壁、中空槽和抵接壁依次设置,抵接面位于抵接壁上。排气阀组件包括升程限位件,压缩机包括排气阀组件,家用电器包括压缩机。设置中空槽能降低升程限位件的刚度,升程限位件受到来自阀片的冲击力时,升程限位件弹性形变吸收部分能量冲击,减小阀片拍击升程限位件时所受的接触应力而保护阀片。

    一种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21979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17503.9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制冷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阀组件包括阀座、阀片和辅助开合机构;辅助开合机构能够为阀片的自由端提供一个由排气口指向所述自由端的辅助力,辅助开合机构能对于阀片自由端的辅助力能够抵消阀片弹力,压缩腔排气时不需要克服阀片的弹力,进而能够降低排气时压缩腔内压力,降低压缩损失,提高能效;另外,在压缩腔需要变容时,辅助开合机构施加的辅助力带动阀片的自由端打开所述排气口,压缩腔与壳体连通,容积腔不能完成压缩过程,实现变容,不需要引入压力就能够实现压缩机变容,能够提高压缩机的能效。

    一种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0195969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20902425.X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制冷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阀组件包括阀座、阀片和辅助开合机构;辅助开合机构能够为阀片的自由端提供一个由排气口指向所述自由端的辅助力,辅助开合机构能对于阀片自由端的辅助力能够抵消阀片弹力,压缩腔排气时不需要克服阀片的弹力,进而能够降低排气时压缩腔内压力,降低压缩损失,提高能效;另外,在压缩腔需要变容时,辅助开合机构施加的辅助力带动阀片的自由端打开所述排气口,压缩腔与壳体连通,容积腔不能完成压缩过程,实现变容,不需要引入压力就能够实现压缩机变容,能够提高压缩机的能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