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80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59206.1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浮游植物完整性评价方法,包括:确定采样位点并采集浮游植物eDNA样品;基于采样位点选取参考点和受损点,对浮游植物eDNA样品扩增测序,获取扩增子序列信息;根据扩增子序列信息注释浮游植物物种,获取评价候选指标;通过判别能力分析与相关性分析对评价候选指标进行筛选,获得筛选后的评价候选指标;基于筛选后的评价候选指标,构建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采用机器学习确定重要物种指标,对评价候选指标加入重要物种指标,对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进行评价。本发明通过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提高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代表性,更精确地评估水生态健康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592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28329.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水体修复功能的硬质生态驳岸结构及施工方法,生态驳岸包括驳岸主体、种植组件、拦截组件和灌溉组件;种植组件包括设在驳岸主体上的景观植物种植箱、水生植物种植箱和设在水生植物种植箱外部的防护构件;拦截组件包括设在驳岸主体上的安装横梁、卡接在安装横梁上旋转筒、设在安装横梁上的拦截网和设在驳岸主体内的收集网箱;灌溉组件包括设在驳岸主体顶上的水泵和灌溉管;本发明的生态驳岸不仅具有改善河道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而且通过拦截组件对河道水流中的污染物进行拦截和收集,对于改善水污染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利用水生植物根系吸收分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达到了水体净化修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168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0746526.3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2F3/30 , C02F3/32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初雨条件下快速截留污染物以稳定净化水质的生态塘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固态颗粒物预处理区、营养盐吸附区、生化处理区和外排及回流区;所述固态颗粒物预处理区,用于拦截雨水中的固态杂质;所述营养盐吸附区,用于吸附所述雨水中的氮磷污染物;所述生化处理区,用于对所述雨水进行生物净化;所述外排及回流区,用于所述雨水进行排出或者回流。本发明实现了在初期雨水冲刷下,快速截留水中污染物,并维持塘体生化净水能力,在雨后,塘内通过制造内循环,持续净化截留的污染物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46526.3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2F3/30 , C02F3/32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初雨条件下快速截留污染物以稳定净化水质的生态塘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固态颗粒物预处理区、营养盐吸附区、生化处理区和外排及回流区;所述固态颗粒物预处理区,用于拦截雨水中的固态杂质;所述营养盐吸附区,用于吸附所述雨水中的氮磷污染物;所述生化处理区,用于对所述雨水进行生物净化;所述外排及回流区,用于所述雨水进行排出或者回流。本发明实现了在初期雨水冲刷下,快速截留水中污染物,并维持塘体生化净水能力,在雨后,塘内通过制造内循环,持续净化截留的污染物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87543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28428.1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提升河流水体溶解氧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技术步骤:(1)水质荧光指纹数据库建立;(2)污染源溶解氧浓度梯度划分;(3)低氧排污口溶解氧和水流量测定;(4)水质荧光指纹相似度比对;(5)河流所需生态水流量核算。本发明通过建立水质荧光指纹数据库、划分污染源溶解氧浓度梯度、测定低氧排污口溶解氧和水流量、比对水质荧光指纹相似度和核算出河流水体溶解氧达标所需的生态水流量,再通过生态水流量调度等效对冲河流干流中溶解氧浓度低的水体,从而达到简单、快速、高效、准确地提升河流水体溶解氧浓度,避免了水流量调度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精准性好,可操作性强,易于大范围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837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658561.1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驳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满足狭窄河道水体渗透需求的生态驳岸及建设方法;该生态驳岸为嵌有绿植箱的直立式驳岸,绿植箱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渗透箱和能够自渗透箱顶部插入渗透箱内部的绿植筒;渗透箱邻近水体的侧面竖直设置有“倒T型”的过水缝;绿植筒包括筒网以及架置在筒网内空腔内中的二级腔室;上述生态驳岸采用在河岸两侧嵌置渗透箱的方式,使河岸在拥有基本稳定性和耐久性和基础上,有效调节其“水体渗透性”和“土壤抗流失性”间的失衡问题,使建设后的生态驳岸能够满足狭窄施工场地/河道下的水体渗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2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32408.5
申请日:2022-09-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口密集区渠道化河道综合生态驳岸结构,包括设置渠道化河道内部且位于渠道化河道一侧或两侧的河床区域系统,与所述河床区域系统远离渠道化河道一侧连接的河岸区域系统,以及设置在所述河床区域系统、所述河岸区域系统之间的加固河岸;本发明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河床区域系统、河岸区域系统实现对人口密集区渠道化河道进行综合生态处理,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面源污染影响、增强河道内水体的自净作用,还能够形成较为美观的河道自然沿线景观,能够有效地起到美化城市、改善水质的作用;并且本发明提出的综合生态驳岸结构具备易施工、成本低的优势,且便于后期维护管理,适合大量推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