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7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77126.8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界面污染物迁移技术领域的一种沉积物水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氧平衡机理模拟装置,包括:蓄水池组件,所述蓄水池组件包括蓄水池以及安装在所述蓄水池内部的、加热棒、曝气器、顶部的顶盖,所述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体以及设置里在所述蓄水池本体外侧壁底部并与所述蓄水池本体内腔相贯通的排水端口,该种沉积物水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氧平衡机理模拟装置,通过蠕动泵、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配合使用将蓄水池本体内腔的水泵取到上采集管的内腔,通过对蓄水池内水体进行理化性质的的调节以及蠕动泵流量的调节,可探究不同水动力、温度及溶解氧等因素对沉积物水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46526.3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2F3/30 , C02F3/32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初雨条件下快速截留污染物以稳定净化水质的生态塘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固态颗粒物预处理区、营养盐吸附区、生化处理区和外排及回流区;所述固态颗粒物预处理区,用于拦截雨水中的固态杂质;所述营养盐吸附区,用于吸附所述雨水中的氮磷污染物;所述生化处理区,用于对所述雨水进行生物净化;所述外排及回流区,用于所述雨水进行排出或者回流。本发明实现了在初期雨水冲刷下,快速截留水中污染物,并维持塘体生化净水能力,在雨后,塘内通过制造内循环,持续净化截留的污染物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8592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28329.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水体修复功能的硬质生态驳岸结构及施工方法,生态驳岸包括驳岸主体、种植组件、拦截组件和灌溉组件;种植组件包括设在驳岸主体上的景观植物种植箱、水生植物种植箱和设在水生植物种植箱外部的防护构件;拦截组件包括设在驳岸主体上的安装横梁、卡接在安装横梁上旋转筒、设在安装横梁上的拦截网和设在驳岸主体内的收集网箱;灌溉组件包括设在驳岸主体顶上的水泵和灌溉管;本发明的生态驳岸不仅具有改善河道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而且通过拦截组件对河道水流中的污染物进行拦截和收集,对于改善水污染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利用水生植物根系吸收分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达到了水体净化修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168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0746526.3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2F3/30 , C02F3/32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初雨条件下快速截留污染物以稳定净化水质的生态塘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固态颗粒物预处理区、营养盐吸附区、生化处理区和外排及回流区;所述固态颗粒物预处理区,用于拦截雨水中的固态杂质;所述营养盐吸附区,用于吸附所述雨水中的氮磷污染物;所述生化处理区,用于对所述雨水进行生物净化;所述外排及回流区,用于所述雨水进行排出或者回流。本发明实现了在初期雨水冲刷下,快速截留水中污染物,并维持塘体生化净水能力,在雨后,塘内通过制造内循环,持续净化截留的污染物的技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