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267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604431.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 暨南大学
IPC: C12M1/26 , C12Q1/689 , C12Q1/6895 , C12Q1/6888
Abstract: 一种海草床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监测智能采样设备及采样方法,属于水体环境采样设备技术领域。采样设备包括采样主体、智能采集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智能控制终端;本发明的设备既方便调节采集盘的采集深度,又能对不同的水体悬浮物进行梯度采集,然后对海草床中富集的水体悬浮物DNA进行采用,使采集的样品更加齐全,检测出的数据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13020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09255.8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637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近岸海域污染损害的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近岸海域污染评估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环境污染行为与近岸海域环境损害的基础关联网络;对基础关联网络进行优化,获得优化关联网络,将优化关联网络拆分为污染因果链,污染因果链包括污染原因、污染现象和污染结果;采集目标区域的图像数据和水质数据,基于水质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和图像数据以获取目标区域的实际污染现象,并结合污染因果链确定对应的实际污染原因;根据实际污染表现、时间序列和基础数据库计算本次污染的损失成本,生成图表和报告并进行展示。通过本发明可以自动确定污染现象与污染行为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10378.2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层地下水水位及污染监测用监测采样装置,包括建设在地面上的监测平台、安装在所述监测平台中的吊升机构、采集存储机构、中央分配机构、实时监测机构;所述采集存储机构包括圆筒状的存储收纳壳、固定在所述存储收纳壳内的采集支撑柱以及安装在所述采集支撑柱上的多个样本储存瓶;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深入地下对地下水进行分批多次采集,并将采集的水体样本利用中央分配机构妥善的储存在对应的样本储存瓶中,中间输送罐能够拦截大部分泥沙,避免水体样本中掺杂过多的泥沙进入样本储存瓶中,利用辅助驱动机构能够将采集存储机构牵引输送到指定位置进行水体样本的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02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01493.X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游生物的湿地碳汇数据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度序列和碳汇数据序列;初始异常程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碳汇数据序列和温度序列得到若干碳汇数据段和温度数据段;获取每个碳汇数据段的上、下限阈值组合,计算每种上、下限阈值组合下的每个碳汇数据段的每个异常数据的初始异常程度;最佳上、下限阈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初始异常程度得到每种上、下限阈值组合下的每个碳汇数据段的每个异常数据的最终异常程度;进而根据最终异常程度得到每个碳汇数据段的最佳上、下限阈值组合;准确异常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最佳上、下限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0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601493.X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游生物的湿地碳汇数据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度序列和碳汇数据序列;初始异常程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碳汇数据序列和温度序列得到若干碳汇数据段和温度数据段;获取每个碳汇数据段的上、下限阈值组合,计算每种上、下限阈值组合下的每个碳汇数据段的每个异常数据的初始异常程度;最佳上、下限阈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初始异常程度得到每种上、下限阈值组合下的每个碳汇数据段的每个异常数据的最终异常程度;进而根据最终异常程度得到每个碳汇数据段的最佳上、下限阈值组合;准确异常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最佳上、下限阈值组合进行准确异常检测。从而实现准确的异常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52015.0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地土壤固碳量自动测定装置及方法,属于固碳量自动测定装置技术领域,操作人员手拿持手持固定盘部,将外螺纹钻杆部尾部插入至需要采集的土壤中,启动齿轮驱动部驱动锥齿轮传动部旋转,通过锥齿轮传动部带动水平滑轨部调节限位滑块在水平滑轨部滑动,通过限位滑块的滑动调节限位滑块上的外螺纹钻杆部跟随运动,调节至与中环上的外螺纹钻杆部保持一定间距位置,启动第一外调节螺纹杆部以及第二外调节螺纹杆部分别驱动对应的外螺纹钻杆部下降插入至湿地土壤中,然后启动垂直升降部,通过垂直升降部调节铰接侧贯穿部从外螺纹钻杆部贯穿漏出,然后插入至土壤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34454.9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G01N21/31 , G01N1/10 , G01N1/34 , G01N21/64 , G01N27/62 , G16B40/00 , G16B50/10 , C12Q1/689 , C12Q1/686 , C12Q1/6869 , C12Q1/6806 , C12R1/01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环境DNA技术的海岸线生态功能群监测方法,属于海岸线生态功能群监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水体采样获取海岸线生态环境中水体DNA;S2、通过沉积物获取海岸线生态环境中沉积物DNA;S3、分析海岸线生态环境DNA,得到海岸线生态环境DNA分析结果;S4、结合海岸线生态环境DNA分析结果,划定海洋浮游生物的生态功能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环境DNA技术进行水生态调查时,得出的浮游生物多样性不完整的问题,具有重新定义浮游生物的分类和范围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4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77992.5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碳汇技术领域,因海洋植物的固碳能力高于所有其他类型的海洋生态系统,而水生生物包括水生植物,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水生生物观测的海洋碳汇状态评估系统针对水生植物对海洋碳汇状态进行评估,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生生物观测的海洋碳汇状态评估系统,包括:网格检测组;多个监测桩;采样模块,用于在所述网格检测组内采集当前采样时间点的当前植物样本以及在当前采样时间点前周期性的获取植物实测样本;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植物预测样本和当前植物样本获得两个样本之间的样本距离;分析模块;评估模块,获取所述样本距离小于所述预设样本距离阈值的所有当前植物样本数据,根据所述当前植物样本数据评估目标监测区域的海洋碳汇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18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1310378.2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层地下水水位及污染监测用监测采样装置,包括建设在地面上的监测平台、安装在所述监测平台中的吊升机构、采集存储机构、中央分配机构、实时监测机构;所述采集存储机构包括圆筒状的存储收纳壳、固定在所述存储收纳壳内的采集支撑柱以及安装在所述采集支撑柱上的多个样本储存瓶;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深入地下对地下水进行分批多次采集,并将采集的水体样本利用中央分配机构妥善的储存在对应的样本储存瓶中,中间输送罐能够拦截大部分泥沙,避免水体样本中掺杂过多的泥沙进入样本储存瓶中,利用辅助驱动机构能够将采集存储机构牵引输送到指定位置进行水体样本的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91302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09255.8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637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近岸海域污染损害的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近岸海域污染评估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环境污染行为与近岸海域环境损害的基础关联网络;对基础关联网络进行优化,获得优化关联网络,将优化关联网络拆分为污染因果链,污染因果链包括污染原因、污染现象和污染结果;采集目标区域的图像数据和水质数据,基于水质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和图像数据以获取目标区域的实际污染现象,并结合污染因果链确定对应的实际污染原因;根据实际污染表现、时间序列和基础数据库计算本次污染的损失成本,生成图表和报告并进行展示。通过本发明可以自动确定污染现象与污染行为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