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394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174094.3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森林生态系统损害的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无人机设备、设于无人机设备上的监测器组件、灭火组件以及电器组件;其中,所述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无人机设备沿设定路线对森林进行巡检,通过监测器组件实时感测行驶区域信息以及拍摄森林图像;S2:当监测器组件感测到的温度异常时,监测器组件通过电器组件发送火灾预警信号至防灾指挥终端;S3:若预发生火灾或存在火灾,驱使无人机设备上的灭火组件对起火区域进行灭火。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无人机设备上设有灭火组件,对起火区域进行灭火,降低了火势蔓延速度,为救援人员争取宝贵的时间,降低了后续救援难度以及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39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74094.3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森林生态系统损害的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无人机设备、设于无人机设备上的监测器组件、灭火组件以及电器组件;其中,所述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无人机设备沿设定路线对森林进行巡检,通过监测器组件实时感测行驶区域信息以及拍摄森林图像;S2:当监测器组件感测到的温度异常时,监测器组件通过电器组件发送火灾预警信号至防灾指挥终端;S3:若预发生火灾或存在火灾,驱使无人机设备上的灭火组件对起火区域进行灭火。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无人机设备上设有灭火组件,对起火区域进行灭火,降低了火势蔓延速度,为救援人员争取宝贵的时间,降低了后续救援难度以及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629735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359591.3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规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提升山区生物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包括河流、山丘和植物缓冲带结构主体,所述植物缓冲带结构主体设置在河流与山丘之间,所述植物缓冲带结构主体包括第一植物缓冲区、第二植物缓冲区和第三植物缓冲区。该提升山区生物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通过区域进行有效的划分和配置,使植物的多样性为生物得繁衍生息提供了必要的栖息地,通过种植结果类的植被来吸引生物驻留,既有高挑的树木,也有平坦的草地,通过设置多种栖息环境来适应不同生物的生存,在保证环境治理功能的同时兼顾景观功能,并提升了物种的多样性,最终提高了植物缓冲带生态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371684U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21349537.0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线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山区生态质量的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柱。该山区生态质量的在线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伺服电机,启动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则会带动螺纹套筒和移动竖板向左或向右移动,移动竖板向左或向右移动则会带动监测组件从收纳框中移进或移出,从而避免在不使用监测装置时自然环境对监测装置造成的损坏,通过设置第二伺服电机,启动第二伺服电机通过转盘带动圆轴移动,使得长条杆带动延伸杆上移或下移,延伸杆上移或下移则会带动监测器本体上下摆动,进而提高其监测范围,极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便于人们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4902072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356879.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A01C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栽培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区生态修复的栽培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把手右侧的支撑柱,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且位于把手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一端延伸至支撑柱的内部并与其内壁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右侧延伸至支撑柱的右侧并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底部设置有挖坑组件。该用于山区生态修复的栽培装置,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螺纹块上下移动,螺纹块通过延伸块带动挖坑组件上下移动进行挖坑,从而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挖不同深度的坑进行栽培。
-
公开(公告)号:CN219016106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20160510.X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多样性调查用数据记录装置,包括数据收集框和设于数据收集框一侧的连接组件,所述数据收集框内设有采集装置,所述数据收集框包括相互对称的U形部一、U形部二以及分别设于U形部二靠近U形部一两端的连接部,所述U形部一的两端均开设有容纳连接部的槽体,所述连接部远离U形部二的一端延伸至槽体内,所述U形部一侧壁设有将连接部和U形部一固定的固定件。本技术方案调整人员可根据河流往下游流的最窄处的宽度,通过拆除固定件,调整U形部二使连接部在槽体内移动,实现数据收集框的内腔大小调整,以便适应河流往下游流的最窄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219142833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20160489.3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森林生物多样性统计用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数据采集组件,所述支撑柱外壁设有防撞组件;其中,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套设于支撑柱外壁的两组安装环,两组所述安装环之间且位于支撑柱外侧的位置沿环形阵列转动设有多组防撞橡胶滚筒。本技术方案的数据采集设备通过数据采集组件采集森林中的动物或植物数据,在支撑柱外壁设有防撞组件,设备受到动物撞击时通过防撞橡胶滚筒转动卸出一部分冲击力,同时通过防撞橡胶滚筒的弹性对冲击力进行吸收缓冲,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设备倾倒或损坏,保证数据采集组件稳定的进行数据采集工作,也方便后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数据统计。
-
公开(公告)号:CN215371686U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21364411.0
申请日:2021-06-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区生态质量监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山区生态质量监测设备,包括收纳框,所述收纳框的内部设置有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监测本体,所述放置组件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分别与监测本体左右两侧贴合的限位组件。该山区生态质量监测设备,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使得限位板在限位杆、限位块以及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对监测本体进行夹紧,防止其滑落,通过转动转盘带动升降螺杆转动,升降螺杆带动两个升降块移动,升降块带动升降杆与其连接的一端移动,使升降杆通过支杆和滑块带动放置板沿着框体的内壁向下移动,放置板带动检测本体移入框体的内部,从而在其不使用时对其进行收纳,防止其堆积灰尘。
-
公开(公告)号:CN214918405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349549.3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8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器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指示物种的山区生物多样性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左侧设置有U型安装块,U型安装块的内壁上下两侧之间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左侧设置有防护壳体。该基于指示物种的山区生物多样性监测装置,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转盘旋转,进而通过连接杆带动移动框在框体内左右往复移动,当移动框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会通过牵引绳带动横板在滑杆上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毛刷下移对透视窗的左侧进行清理,当移动框向左移动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会带动横板及毛刷向上移动,从而使毛刷上下往复移动对透视窗的左侧进行清理,最终实现了自清洁的目的,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