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47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10551.1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IPC: G06V20/10 , G06V20/13 , G06V10/764 , G06V10/26 , G06V10/422 , G06V10/52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58 , G06V10/20 , G06T5/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河湖养殖开发活动遥感自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卫星遥感采集目标区域影像数据;S2:对影像数据进行校正和图像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区域多光谱影像;S3:对多光谱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得到多尺度分割影像;S4:在目标区通过现场调查,选取差异明显、能表征河湖养殖开发活动状态的特征要素作为遥感提取的关键指标,设定特征要素阈值;S5:将多尺度分割影像的特征要素数据和能表征河湖养殖开发活动状态的各特征要素阈值输入分类器,进而完成河湖养殖开发活动的遥感自动识别。本发明能实现大范围、高精度测算河湖养殖开发活动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9884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46791.9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通大学
Inventor: 单楠 , 王文林 , 张弛 , 刘波 , 顾晓敏 , 李朝晖 , 李文静 , 童仪 , 曹秉帅 , 单楠 , 邹长新 , 庞博 , 敖文 , 张兆勇 , 刘骁 , 杜薇 , 战文会 , 赵闯 , 薛孟勇 , 焦琰雯 , 窦华山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移动式低泥沙吸入的藻类残体清理装置,包括低泥沙收集器、藻类残体收集车、负压吸引结构、水泵收集结构以及传动结构,低泥沙收集器包括集中室和采集室,藻类残体处理设备包括处理腔、压缩电缸、压缩板、处理腔进口、处理腔出水口以及藻类残体收集口,控制装置能控制传动结构将低泥沙收集器放入水中,并采集室外部的水位,使低泥沙收集器的进水口部分位于水面上,部分位于水面下。本发明能有效降低进入集中室的泥沙,进而减少被吸入水泵的泥沙,提高了藻类残体清理装置的整体处理效率和设备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3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37184.8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的芦苇湿地三维制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芦苇湿地,获取芦苇湿地的点云数据集;对采集到点云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集点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然后进行配准和融合,生成三维场景。通过设置自动换电平台,无须人工值守,当无人机降落到对接平台时即可自动完成换电,无人机降落时,通过重力势能转化为换电池进行蓄能,完全降落后即通过蓄能组件带动电池组进行更换,更换后即可立即起飞,提高了效率,使激光雷达的扫描时间更加集中,有利于特征模块的配准融合,该无人机充电换电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在现场频繁操作,有利于对芦苇湿地三维地图的频繁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8579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8783.1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
Inventor: 曹秉帅 , 张兆勇 , 单楠 , 战文会 , 童仪 , 李文静 , 敖文 , 庞博 , 刘骁 , 李楠楠 , 窦华山 , 王文林 , 刘波 , 单楠 , 杜薇 , 薛孟勇 , 徐梓瑄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藻残体絮凝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藻残体收集结构、絮凝加药结构、分离结构以及藻饼压缩回收结构,藻残体收集结构包括藻残体回收端头、吸水管和吸水泵,絮凝加药结构包括絮凝加药腔、补酸单元、PAC补充单元、PAM补充单元、搅拌单元和气泡充注单元,分离结构包括分离池、浮渣回收单元、底泥清理单元和清水出口,藻饼压缩回收结构包括藻饼压缩腔和加压装置,加压装置用于对藻饼压缩腔中的浮渣压缩去水变为藻饼。本发明主要针对死亡的藻类残体进行处理的方式可以用较小的处理成本达到较高的藻毒素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713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46792.3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
Inventor: 曹秉帅 , 敖文 , 张弛 , 顾晓敏 , 童仪 , 刘波 , 李文静 , 李朝晖 , 王文林 , 邹长新 , 庞博 , 张兆勇 , 刘骁 , 单楠 , 单楠 , 杜薇 , 战文会 , 赵闯 , 薛孟勇 , 陈屹展 , 金嘉瑞 , 窦华山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湖岸藻类残体堆积层快速处理装置,包括近湖岸藻类残体收集漂浮端、湖中处理控制端以及连杆,结构较重的电机、水泵、电池、控制器、用于藻类残体收集的藻水分离区等结构,均设置在湖中处理控制端,湖中处理控制端离湖岸有一定距离,此处水深较深,湖中处理控制端可以有较深的吃水。近湖岸藻类残体收集漂浮端则没有设计重结构,而是设计了浮板,使近湖岸藻类残体收集漂浮端漂浮在固定水位高度,使水面漂浮的藻类残体能进入防沙板上表面与顶板下表面之间形成空腔中,进而被吸水端头吸收。近湖岸藻类残体收集漂浮端和湖中处理控制端的配合完美解决了传统捞藻船因为重量难以靠近湖岸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791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81166.5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64U50/30 , B64U50/39 , G01S17/89 , G01S17/86 , B64U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叶面积指数反演系统,包括测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反演模块,测量模块包括遥感采集组件、换电组件、电池组件以及搭桥机构。该系统通过设置无人机进行高空换电,在电池箱内设置上下两个容纳槽,使的第一电池箱内的电池组件可以与第二电池箱内的电池组件进行互换,通过搭桥机构在第一电池箱与第二电池箱之间形成轨道,使得两个无人机和搭桥机构共同形成整体,电池组件在链式输送下互相朝向对方运动,并且运动幅度相同,整个装置的重心位置保持稳定,第一无人机可以在原地点快速换电,并且继续进行遥感影像采集,大大缩短了回程换电的时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