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4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6582.8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探测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曲面光电探测器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在衬底上沉积氧化铟锡薄膜得到ITO衬底;对ITO衬底进行阵列型图案化处理,控制像元尺寸、像元间距及阵列规模得到第一元件;在第一元件上依次旋涂空穴传输层、光敏活性层以及电子传输层沉积电极,得到平面型柔性探测器阵列;将液体预聚物浇铸并固化在半球形玻璃透镜上得到预聚物外壳;将平面柔性探测器阵列转移到预聚物外壳内壁上,在预聚物外壳内壁上形成曲面探测器阵列;在另一半球形玻璃透镜上涂覆粘合剂,将曲面探测器阵列转移到该半球形玻璃透镜上,去除预聚物外壳,完成制备。解决了现有的曲面探测器中像元数量少、弯曲半径大以及视场角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15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1049420.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内腔调控的窄线宽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涉及半导体激光器领域,具体为一种不对称内腔调控的窄线宽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激光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电极、P型布拉格反射单元、氧化限制层、有源层、拓展层、N型布拉格反射单元、衬底以及第二电极,P型布拉格反射单元包括层叠设置预设P‑DBR对数的P型布拉格反射层,N型布拉格反射单元包括层叠设置预设N‑DBR对数的N型布拉格反射层,解决了现有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线宽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89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589884.3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15/0205 , G01N15/07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向散射的双波长调制光烟雾传感器,属于光电传感技术领域,其采用双光源探测烟雾颗粒,可以直接排除外界自然光干扰,省去光学迷宫结构,大大缩小烟雾传感器体积,在提高烟雾传感器在小粒径范围内的探测性能的同时能够排除外界波动因素的干扰,在提高火灾检测准确性的同时提高灵敏度,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17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609691.X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K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RFID和时间反演电磁学的传感系统,属于传感技术领域,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RFID天线传感器和其周围的多个TRM收发一体单元,各RFID天线传感器均对应一个空间位置,内部存储所有空间位置的仿真时间反演信号;对一待测空间位置,各TRM收发一体单元将对应仿真时间反演信号进行处理,发射后在待测空间位置汇聚成高斯脉冲电磁波信号,待测空间位置处的RFID天线传感器反射回蕴含当前环境位置信息的天线反射电磁波,经各TRM收发一体单元实时处理后,获得待测空间位置的环境变化。本发明可实现对空间中任意位置传感器的实时读取,进而获取环境信息,具有高信息保留度、高空间分辨率和高能量利用率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76131.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带隙结构光学谐振腔、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激光器,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拓扑人工带隙结构光学谐振腔物态调控存在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的问题。光学谐振腔自上而下包括:包层结构、至少一个第一插层、结构板、至少一个第二插层、衬底,第一插层及第二插层的厚度为结构板厚度的1/20~1/4,第一插层及第二插层的材质为气体、绝缘体或半导体材料中的任一种。通过在人工带隙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增加插层,调控人工带隙结构朝向顶部和朝向底部的辐射,实现了整数拓扑荷的生成、演变(聚合)、分裂和湮灭,从而有效提升了对光学谐振腔的损耗和光学模式的控制能力,制备成本较低,工艺相对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53323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32252.3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31/0304 , H01L31/0352 , H01L3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量子隧穿势垒结构的红外探测器,属于红外探测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量子隧穿势垒结构的红外探测器,利用载流子的隧穿效应,减小势垒型结构因能带不连续性对少数载流子输运的影响,继而促进对光生载流子的收集,降低势垒型红外探测器的工作电压,解决现有传统势垒红外探测器必须在较高电压下工作的问题。其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表面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缓冲层、下接触层、吸收层、势垒层、上接触层,所述下接触层上表面设置第一电极,所述上接触层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极。本发明适用于一种新型量子隧穿势垒结构的红外探测器。
-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89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89884.3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向散射的双波长调制光烟雾传感器,属于光电传感技术领域,其采用双光源探测烟雾颗粒,可以直接排除外界自然光干扰,省去光学迷宫结构,大大缩小烟雾传感器体积,在提高烟雾传感器在小粒径范围内的探测性能的同时能够排除外界波动因素的干扰,在提高火灾检测准确性的同时提高灵敏度,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1216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0546249.5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04 , H01M4/58 , H01M10/0525 , C01B19/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上沉积有电极膜层,所述电极膜层为纳米线阵列结构。采用电子束蒸发在基底上沉积生成纳米线阵列结构的电极膜层,无需使用粘接剂即可稳固地附着在基底材质上,避免了粘接剂对负极活性材料的性能影响。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