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3190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55622.1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06 , H01L29/7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8 , H01L29/0623 , H01L29/0684 , H01L29/739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逆阻型IGBT。本发明的器件,在正向电场截止层N1下表面形成间断高浓度P+集电区和浮空P1区,且P+集电区和浮空的P1被N1阻隔。施加反向阻断电压时,浮空的P1可辅助耗尽N1,降低高浓度的P+集电区/N1结面处高电场峰值,避免集电结发生提前击穿,最终反向耐压电场被N2以及槽结构共同截止;对器件施加正向阻断电压时,浮空的P1和漂移区被N1阻隔,高浓度的N1使正向电场被截止,耗尽区无法扩展到P1,正向耐压不会发生退化。相比于NPT型IGBT结构,可缩短漂移区厚度,实现导通压降和关断损耗更好的折中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4942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711155364.7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739 , H01L29/40 , H01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逆阻型IGBT。本发明的正向电场截至层N1不是连续的电场截止层,且P+集电区和漂移区被N1阻隔,紧邻两相邻P+集电区之间的漂移区背面形成与集电极电气相连的场板。器件的发射极端包含反向电场截止层N2和槽结构。施加反向偏压时,与集电极电气相连的场板将不连续的集电结耗尽线在漂移区中合并起来,在没有完全耗尽高浓度N1时,耗尽区可在漂移区内扩展,避免集电结发生击穿,实现很好的反向阻断能力。相比于也具有反向耐压的NPT型IGBT,施加正向阻断电压时,N1和与集电极电气相连的场板共同作用,使正向电场被截止,在N1、N2和槽结构共同作用下,缩短漂移区长度,实现导通压降和关断损耗更好的折中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423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710768209.6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739 , H01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控集电极槽的SOI LIGBT。本发明相对与传统结构,主要在集电极端引入可控集电极槽结构和集电极端引入多个槽栅结构。正向导通时,槽集电极相对于集电极的偏置电压为负值,集电极槽侧壁形成高浓度的P型反型层以增加空穴注入,而分段式槽栅结构起到空穴抽取的阻挡层;因此,漂移区内空穴/电子浓度提高,有利获得更低的正向导通压降;同时,由于N+集电区位于P+集电区上表面,未与N型漂移区接触,因此新器件没有电压折回效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对于传统短路阳极‑LIGBT结构,本发明具有更快的关断速度和更低的正向导通压降,而且没有电压折回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041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0042181.2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739 , H01L29/06 , H01L29/40 , H01L29/4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载流子存储层及三栅的薄SOI LIGBT。本发明主要特征在于:采用三栅结构增大沟道密度,其槽栅底部未与埋氧层接触,且在平面栅及槽栅下方靠近漂移区的部分引入载流子存储层。正向导通时,槽栅侧壁阻挡空穴通路,起到注入增强的效果,降低器件的正向导通压降;同时,N型载流子存储层起到阻挡空穴的作用,促进电子注入漂移区,增强电导调制效应,进一步降低正向导通压降。在正向阻断时,槽栅起到耗尽载流子存储层的作用,使得器件在存储层高浓度的情况下仍可维持高耐压。器件在阴极引入P埋层,提升器件的抗短路能力。本发明相对于传统薄SOI LIGBT结构,具有更低的正向导通压降,同时具有更好的抗短路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73190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1711155622.1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06 , H01L29/7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逆阻型IGBT。本发明的器件,在正向电场截止层N1下表面形成间断高浓度P+集电区和浮空P1区,且P+集电区和浮空的P1被N1阻隔。施加反向阻断电压时,浮空的P1可辅助耗尽N1,降低高浓度的P+集电区/N1结面处高电场峰值,避免集电结发生提前击穿,最终反向耐压电场被N2以及槽结构共同截止;对器件施加正向阻断电压时,浮空的P1和漂移区被N1阻隔,高浓度的N1使正向电场被截止,耗尽区无法扩展到P1,正向耐压不会发生退化。相比于NPT型IGBT结构,可缩短漂移区厚度,实现导通压降和关断损耗更好的折中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041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42181.2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739 , H01L29/06 , H01L29/40 , H01L29/4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载流子存储层及三栅的薄SOI LIGBT。本发明主要特征在于:采用三栅结构增大沟道密度,其槽栅底部未与埋氧层接触,且在平面栅及槽栅下方靠近漂移区的部分引入载流子存储层。正向导通时,槽栅侧壁阻挡空穴通路,起到注入增强的效果,降低器件的正向导通压降;同时,N型载流子存储层起到阻挡空穴的作用,促进电子注入漂移区,增强电导调制效应,进一步降低正向导通压降。在正向阻断时,槽栅起到耗尽载流子存储层的作用,使得器件在存储层高浓度的情况下仍可维持高耐压。器件在阴极引入P埋层,提升器件的抗短路能力。本发明相对于传统薄SOI LIGBT结构,具有更低的正向导通压降,同时具有更好的抗短路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74942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155364.7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739 , H01L29/40 , H01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7 , H01L29/0619 , H01L29/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逆阻型IGBT。本发明的正向电场截至层N1不是连续的电场截止层,且P+集电区和漂移区被N1阻隔,紧邻两相邻P+集电区之间的漂移区背面形成与集电极电气相连的场板。器件的发射极端包含反向电场截止层N2和槽结构。施加反向偏压时,与集电极电气相连的场板将不连续的集电结耗尽线在漂移区中合并起来,在没有完全耗尽高浓度N1时,耗尽区可在漂移区内扩展,避免集电结发生击穿,实现很好的反向阻断能力。相比于也具有反向耐压的NPT型IGBT,施加正向阻断电压时,N1和与集电极电气相连的场板共同作用,使正向电场被截止,在N1、N2和槽结构共同作用下,缩短漂移区长度,实现导通压降和关断损耗更好的折中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42321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768209.6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739 , H01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4 , H01L29/08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控集电极槽的SOI LIGBT。本发明相对与传统结构,主要在集电极端引入可控集电极槽结构和集电极端引入多个槽栅结构。正向导通时,槽集电极相对于集电极的偏置电压为负值,集电极槽侧壁形成高浓度的P型反型层以增加空穴注入,而分段式槽栅结构起到空穴抽取的阻挡层;因此,漂移区内空穴/电子浓度提高,有利获得更低的正向导通压降;同时,由于N+集电区位于P+集电区上表面,未与N型漂移区接触,因此新器件没有电压折回效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对于传统短路阳极-LIGBT结构,本发明具有更快的关断速度和更低的正向导通压降,而且没有电压折回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560157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88421.2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CN)
IPC: G06V10/762 , G06V10/77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步学习与视图赋权的多视图聚类方法及系统,属于多视图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为:对多视图数据集归一化,再将多视图数据拼接,利用kmeans算法初始化各视图聚类核及分配矩阵,并计算各视图权重,通过目标函数依次迭代更新各视图样本权值矩阵、各视图聚类核、分配矩阵,当满足迭代结束条件时,输出最终聚类核心与分配矩阵。本发明的聚类系统包括获取模块、预处理模块、构建模块、优化模块和聚类输出模块。本发明通过自步学习模型,多视图聚类对聚类数据依次学习并最终得到聚类结果;通过视图赋权,模型能够有选择性地学习不同视图的信息,从而有效提升聚类准确性。本发明可用于图像数据库、文本数据库等的检索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409496U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21552279.X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06 , H01L29/7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逆阻型IGBT。本实用新型的器件,在正向电场截止层N1下表面形成间断高浓度P+集电区和浮空P1区,且P+集电区和浮空的P1被N1阻隔。施加反向阻断电压时,浮空的P1可辅助耗尽N1,降低高浓度的P+集电区/N1结面处高电场峰值,避免集电结发生提前击穿,最终反向耐压电场被N2以及槽结构共同截止;对器件施加正向阻断电压时,浮空的P1和漂移区被N1阻隔,高浓度的N1使正向电场被截止,耗尽区无法扩展到P1,正向耐压不会发生退化。相比于NPT型IGBT结构,可缩短漂移区厚度,实现导通压降和关断损耗更好的折中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