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直升机半物理实物仿真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0334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90648.8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直升机半物理实物仿真试验系统,导航系统与航电模拟系统、直升机试验台直接相连;主仿真管理系统包括了主仿真计算机、信号采集部分;信号采集部分包含A/D模块;仿真测试都是针对飞控试验台进行的;传感器主要用于将执行机构的信息传递给主仿真管理系统模块;航电模拟系统将主仿真计算机计算得到的直升机的参数信号,通过总线发送到直升机试验台,参与到直升机试验台内部的循环运算中。本发明真实的反映了飞行姿态,完整的测试了直升机的动态特性,三轴转台的使用测试了导航系统的精度,排除了导航系统精度不足导致的飞行安全隐患。

    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直升机飞行姿态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5367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990689.7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姿态预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直升机飞行姿态预测系统,包括传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监测模块、数据收集模块以及数据库。数据收集模块包括显示单元、通信单元以及数据传输单元,与数据库相连接。传感模块主要用于检测直升机飞行过程中姿态的初始数据,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着传感模块,将传感模块所得到的数据进一步进行处理,主要是计算直升机平尾受到的气动载荷,通信模块将数据传到数据收集模块的通信单元,监测模块主要用于检测预测到的直升机飞行姿态是否正确,对直升机整个飞行状态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图片通过通信模块传输。数据库主要用于保存存储数据。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高。

    一种用于直升机的机坪温度智能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40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64373.6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升机的机坪温度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机坪本体、智能控制装置、移动电子设备端、加热控制装置和冷却塔,所述机坪本体的内部设有冷却层和加热层,所述冷却塔连接于冷却层的外端,所述加热控制装置连接于加热层的外端,所述智能控制装置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加热控制装置与冷却塔,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端相互连接于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机坪本体的外部一周分布有温度监测装置,所述机坪本体的一周电性连接分布有警示灯。该用于直升机的机坪温度智能控制装置,便于智能化控制机坪的冷热温度,并且可远程连接进行无线电子操控,使用方便,高效广范围的实时监测机坪周边的温度,有效提高了温控效率,安全警示,设计合理。

    一种无人直升机动力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67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63049.5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动力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动力控制技术领域。一种无人直升机动力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驱动箱、散热机构、镂空管与连接座,所述驱动箱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螺旋轴,且驱动箱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内侧衔接有固定套,且固定套的内侧设置有测温棒,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螺旋轴的边侧,且散热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气压调控器,所述气压调控器的顶部设置有警报器,且气压调控器的边侧连接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的边侧衔接有气压传感器;本发明有效提升了动力控制装置结构的减振性效果,能够实现自动调控动力控制装置的散热性效果,提升了无人直升机在不同大气压下及风力影响下调节灵敏度和稳定度。

    一种基于计算机联网的直升机模拟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924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65101.8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联网的直升机模拟显示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架和固定机构,固定架竖直安装在底座的顶面,固定架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固定架的表面纵向开设有三个等距分布的滑槽,固定机构滑动连接在固定架的前部。本发明将连接板从固定块上拆卸,然后将固定板从固定块上拔出,并采用螺栓将固定板与显示屏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完成后将固定杆重新插入到固定孔内,然后将插杆从上方插入固定孔并与固定杆镶嵌连接,采用螺栓对连接板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通过驱动电机来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后对对应的固定机构进行高度调节,需要调节显示屏角度时,只需要推动支板,支板以铰链为中心进行转动,达到角度调节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