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两轮车辆的轮胎胎体增强件

    公开(公告)号:CN10441151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80033483.9

    申请日:2013-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9/07 B60C9/18 B60C15/0009 B60C2200/10

    Abstract: 目标为在直线且高速下和在曲线且高外倾角下均令人满意的摩托车稳定性。用于摩托车类型的机动化两轮车辆的轮胎(1),包括:胎面(2),胎面(2)通过两个胎侧(3)连接至两个胎圈(4),胎冠帘布层(5),胎冠帘布层(5)包括至少一个胎冠层(51),和胎体帘布层(6),胎体帘布层(6)包括至少一个卷起的胎体层(61),卷起的胎体层(61)包括相互平行的增强件并且在每个胎圈内从轮胎的内侧朝向外侧围绕胎圈线(7)缠绕从而形成具有自由端部(E)的卷边(8)。卷起的胎体层(61)包括胎冠区域部分(611)和侧向部分(612),胎冠区域部分(611)在轴向上在关于赤道平面(P)对称的第一和第二端部(E1、E’1)之间延伸,侧向部分(612)在径向上从第一端部(E2)向内延伸直至第二端部(E3)。胎冠区域部分(611)中的增强件与周向方向(X)形成至少等于65°的基本上恒定的角度。侧向部分(612)中的增强件与周向方向(X)形成从比由胎冠区域部分(611)的增强件形成的基本上恒定的角度小至少5°的角度且从第一端部(E2)至第二端部(E3)增加的角度。卷边(8)的增强件与周向方向(X)形成与由侧向部分(612)中的增强件形成的角度绝对值相等但是符号相反的角度。

    用于两轮车辆的轮胎胎体增强件

    公开(公告)号:CN104411511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380033483.9

    申请日:2013-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9/07 B60C9/18 B60C15/0009 B60C2200/10

    Abstract: 目标为在直线且高速下和在曲线且高外倾角下均令人满意的摩托车稳定性。用于摩托车类型的机动化两轮车辆的轮胎(1),包括:胎面(2),胎面(2)通过两个胎侧(3)连接至两个胎圈(4),胎冠帘布层(5),胎冠帘布层(5)包括至少一个胎冠层(51),和胎体帘布层(6),胎体帘布层(6)包括至少一个卷起的胎体层(61),卷起的胎体层(61)包括相互平行的增强件并且在每个胎圈内从轮胎的内侧朝向外侧围绕胎圈线(7)缠绕从而形成具有自由端部(E)的卷边(8)。卷起的胎体层(61)包括胎冠区域部分(611)和侧向部分(612),胎冠区域部分(611)在轴向上在关于赤道平面(P)对称的第一和第二端部(E1、E’1)之间延伸,侧向部分(612)在径向上从第一端部(E2)向内延伸直至第二端部(E3)。胎冠区域部分(611)中的增强件与周向方向(X)形成至少等于65°的基本上恒定的角度。侧向部分(612)中的增强件与周向方向(X)形成从比由胎冠区域部分(611)的增强件形成的基本上恒定的角度小至少5°的角度且从第一端部(E2)至第二端部(E3)增加的角度。卷边(8)的增强件与周向方向(X)形成与由侧向部分(612)中的增强件形成的角度绝对值相等但是符号相反的角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