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7936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380033450.4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C·洛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3/08 , B60C5/00 , B60C15/04 , B60C2200/10 , Y10T29/49492 , Y10T15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两轮机动车辆的可折叠轮胎,其包括胎体帘布层(6)、任选的不可伸展的支撑帘布层和胎面(2),所述帘布层(6)由增强元件的至少一个层组成,所述胎面(2)通过两个胎侧(3)连接至两个胎圈填料(4),所述胎圈填料形成在周向平面中基本上圆形的封闭曲线。每个胎圈填料(4)的胎圈(5)为柔性的,并包括至少一个凹状部分Pc和曲率中心Cc,所述至少一个凹状部分Pc的最小半径为Rc。所述胎圈包括碳含量为0.5至0.9%之间的至少一个未经增强的金属缆线。本发明也涉及折叠方法和轮胎的用途。(4)包括限定弧线的至少一个胎圈(5),所述弧线
-
公开(公告)号:CN104411511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380033483.9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IPC: B60C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9/07 , B60C9/18 , B60C15/0009 , B60C2200/10
Abstract: 目标为在直线且高速下和在曲线且高外倾角下均令人满意的摩托车稳定性。用于摩托车类型的机动化两轮车辆的轮胎(1),包括:胎面(2),胎面(2)通过两个胎侧(3)连接至两个胎圈(4),胎冠帘布层(5),胎冠帘布层(5)包括至少一个胎冠层(51),和胎体帘布层(6),胎体帘布层(6)包括至少一个卷起的胎体层(61),卷起的胎体层(61)包括相互平行的增强件并且在每个胎圈内从轮胎的内侧朝向外侧围绕胎圈线(7)缠绕从而形成具有自由端部(E)的卷边(8)。卷起的胎体层(61)包括胎冠区域部分(611)和侧向部分(612),胎冠区域部分(611)在轴向上在关于赤道平面(P)对称的第一和第二端部(E1、E’1)之间延伸,侧向部分(612)在径向上从第一端部(E2)向内延伸直至第二端部(E3)。胎冠区域部分(611)中的增强件与周向方向(X)形成至少等于65°的基本上恒定的角度。侧向部分(612)中的增强件与周向方向(X)形成从比由胎冠区域部分(611)的增强件形成的基本上恒定的角度小至少5°的角度且从第一端部(E2)至第二端部(E3)增加的角度。卷边(8)的增强件与周向方向(X)形成与由侧向部分(612)中的增强件形成的角度绝对值相等但是符号相反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26372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80032458.3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C·洛朗
IPC: B60C9/06
Abstract: “带束斜交”类型的摩托车轮胎,所述轮胎能够保证摩托车以高速零外倾角在直线行驶中和具有高外倾角在曲线行驶两者中都的令人满意的稳定性。这种轮胎(1)包括胎面(2),胎冠增强件(5)和胎体增强件(6),所述胎冠增强件(5)在径向上位于胎面(2)的内侧并且包括至少一个胎冠层(51、52),所述胎冠层(51、52)包括相互平行的加强件,该加强件在赤道面(XZ)内与轮胎的周向方向(XX’)形成至多等于30°的角度,所述胎体增强件(6)在径向上位于胎冠增强件(5)的内侧并且包括至少两个胎体层(61、62、63),每个胎体层(61、62、63)包括相互平行的加强件,该加强件在赤道面(XZ)内与周向方向(XX’)形成至多等于65°的角度并且从一个胎体层至下一个胎体层交叉。每个胎冠层(51、52)的加强件在赤道面(XZ)内与周向方向(XX’)形成至少等于15°且至多等于25°的角度,并且每个胎体层(61、62、63)的加强件在赤道面(XZ)内与周向方向(XX’)形成至少40°且至多等于50°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263724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480032458.3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Inventor: C·洛朗
IPC: B60C9/06
Abstract: “带束斜交”类型的摩托车轮胎,所述轮胎能够保证摩托车以高速零外倾角在直线行驶中和具有高外倾角在曲线行驶两者中都的令人满意的稳定性。这种轮胎(1)包括胎面(2),胎冠增强件(5)和胎体增强件(6),所述胎冠增强件(5)在径向上位于胎面(2)的内侧并且包括至少一个胎冠层(51、52),所述胎冠层(51、52)包括相互平行的加强件,该加强件在赤道面(XZ)内与轮胎的周向方向(XX’)形成至多等于30°的角度,所述胎体增强件(6)在径向上位于胎冠增强件(5)的内侧并且包括至少两个胎体层(61、62、63),每个胎体层(61、62、63)包括相互平行的加强件,该加强件在赤道面(XZ)内与周向方向(XX’)形成至多等于65°的角度并且从一个胎体层至下一个胎体层交叉。每个胎冠层(51、52)的加强件在赤道面(XZ)内与周向方向(XX’)形成至少等于15°且至多等于25°的角度,并且每个胎体层(61、62、63)的加强件在赤道面(XZ)内与周向方向(XX’)形成至少40°且至多等于50°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41151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80033483.9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C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9/07 , B60C9/18 , B60C15/0009 , B60C2200/10
Abstract: 目标为在直线且高速下和在曲线且高外倾角下均令人满意的摩托车稳定性。用于摩托车类型的机动化两轮车辆的轮胎(1),包括:胎面(2),胎面(2)通过两个胎侧(3)连接至两个胎圈(4),胎冠帘布层(5),胎冠帘布层(5)包括至少一个胎冠层(51),和胎体帘布层(6),胎体帘布层(6)包括至少一个卷起的胎体层(61),卷起的胎体层(61)包括相互平行的增强件并且在每个胎圈内从轮胎的内侧朝向外侧围绕胎圈线(7)缠绕从而形成具有自由端部(E)的卷边(8)。卷起的胎体层(61)包括胎冠区域部分(611)和侧向部分(612),胎冠区域部分(611)在轴向上在关于赤道平面(P)对称的第一和第二端部(E1、E’1)之间延伸,侧向部分(612)在径向上从第一端部(E2)向内延伸直至第二端部(E3)。胎冠区域部分(611)中的增强件与周向方向(X)形成至少等于65°的基本上恒定的角度。侧向部分(612)中的增强件与周向方向(X)形成从比由胎冠区域部分(611)的增强件形成的基本上恒定的角度小至少5°的角度且从第一端部(E2)至第二端部(E3)增加的角度。卷边(8)的增强件与周向方向(X)形成与由侧向部分(612)中的增强件形成的角度绝对值相等但是符号相反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7936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80033450.4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C·洛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3/08 , B60C5/00 , B60C15/04 , B60C2200/10 , Y10T29/49492 , Y10T15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两轮机动车辆的可折叠轮胎,其包括胎体帘布层(6)、任选的不可伸展的支撑帘布层和胎面(2),所述帘布层(6)由增强元件的至少一个层组成,所述胎面(2)通过两个胎侧(3)连接至两个胎圈填料(4),所述胎圈填料(4)包括限定弧线的至少一个胎圈(5),所述弧线形成在周向平面中基本上圆形的封闭曲线。每个胎圈填料(4)的胎圈(5)为柔性的,并包括至少一个凹状部分Pc和曲率中心Cc,所述至少一个凹状部分Pc的最小半径为Rc。所述胎圈包括碳含量为0.5至0.9%之间的至少一个未经增强的金属缆线。本发明也涉及折叠方法和轮胎的用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