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8864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810097166.4

    申请日:2008-05-19

    Inventor: 林建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场致发光装置,其阻气层的品质的提高和间隙精度并存。所述场致发光装置具有显示体基板(1)和保护基板(2),显示体基板(1)包括显示体层和密封层,显示体层包括矩阵状配置的、利用驱动用TFT112控制发光状态的发光元件(114),密封层包括形成于该显示体层上、至少具有隔断水蒸气功能的阻气层(66);保护基板(2)由包括滤色层(70)、形成于滤色层(70)上的第一隔离层(81)及形成于第一隔离层(81)上的第二隔离层(82)的透光性材料构成,所述显示体基板(1)和所述保护基板(2)以第二隔离层(82)和阻气层(66)紧贴的方式贴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第二隔离层(82)比第一隔离层(81)及阻气层(66)的弹性率更低。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425533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810173017.1

    申请日:2008-10-29

    Inventor: 林建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3 H01L27/3244 H01L51/5246 H01L51/527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止水分经由连接布线的浸入且劣化少的有机EL装置、该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该装置的电子设备。该有机EL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元件基板(20A)、在一对电极间夹持有发光层(12)的多个发光元件(21)、在元件基板(20A)上配置多个发光元件(21)而形成的显示区域、第1连接布线(22A)和阻气层(19),所述第1连接布线配置于元件基板(20A)上的显示区域的周围,并且与阴极(11)相连接,在表面的整个面形成有透明导电层;所述阻气层(19)被覆第1连接布线(22A)的端面以及第1连接布线(22A)和发光元件(21)的表面而形成。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31842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810168994.2

    申请日:2004-03-23

    Inventor: 林建二

    Abstract: 一种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电光装置具有在基板(20)上将第1电极(23)、电光层(60)、第2电极(50)依次叠层而成的电光元件,其制造方法包括由气相成长法、在上述基板(20)上以覆盖上述电光元件的方式形成紫外线吸收层(30)的工序,和用等离子环境中的气相成长法、以覆盖上述紫外线吸收层(30)的方式形成气相阻断层(40)的工序。由此能防止由氧气、水分等气体或者紫外线引起的电光层等的恶化。

    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979886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610163728.1

    申请日:2006-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3 H01L27/3244 H01L51/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阴极层的剥离或产生裂纹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发光装置(1)在基体(200)上具有:多个第一电极(23);具有与第一电极(23)的形成位置对应的多个开口部(221a)的隔壁(221);至少配置于开口部(221a)的有机功能层(60);覆盖隔壁(221)及有机功能层(60)的第二电极(50);覆盖第二电极(50)的第一无机层(52);覆盖第一无机层(52)的第二无机层(54);覆盖第二无机层(54)的有机缓冲层(210);和覆盖有机缓冲层(210)的阻气层(30)。

    发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71940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149259.8

    申请日:2006-11-21

    Inventor: 林建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3 H01L27/3244 H01L51/5246

    Abstract: 一种发光装置,具备:在主基板(10)上排列的多个有机EL元件(P1)、将它们覆盖的第一有机缓冲层(191)、配置在第一有机缓冲层上且与多个有机EL元件(P1)重叠的第二有机缓冲层(192)、及阻气层(20)。有机缓冲层由2层构成,所以各有机缓冲层的厚度减薄。各有机缓冲层由涂敷而形成,所以各有机缓冲层的厚薄与各有机缓冲层的最外端的角度大小有关。另外,与第二有机缓冲层(192)重叠的主基板(10)上的区域和与第一有机缓冲层(191)重叠的主基板(10)上的区域不一致。因此,在阻气层的竖起部分,阻气层的竖起角度缓慢增加。由此,阻气层缓慢竖起。从而可以用难以出现裂纹或发生剥离的阻气层充分密封发光元件。

    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819302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004925.9

    申请日:2006-01-16

    Inventor: 林建二

    Abstract: 一种发光装置(1),在基体(200)上具有:多个第1电极(23)、具有对应于第1电极(23)的形成位置的多个开口部(221a)的隔壁(221)、分别配置在开口部(221a)的有机功能层(60)、覆盖隔壁(221)及有机功能层(60)的第2电极(50)、覆盖第2电极(50)的同时形成有平坦的上表面的有机缓冲层(210)、和覆盖有机缓冲层(210)的气体阻挡层(30)、和中间保护层(212),其中,所述保护层(212)配置在有机缓冲层(210)和气体阻挡层(30)之间,其弹性模量比有机缓冲层(210)大且比气体阻挡层(30)小。由此提供抑制了因气体阻挡层的剥离或裂缝而导致水分进入的发光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