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71896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680010709.3
申请日:2006-02-27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H05K7/20 , G06F1/20 , H01L23/4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装置,一种实施该振动装置的射流产生装置,以及一种实施该射流产生装置的电子器件,其中,该振动装置能够在振动元件中产生有效的振动,并且有效地将振动施加于气体。射流产生装置(10)具有振动装置(15),该振动装置包括框架(4),安装在该框架4上的致动器(5),以及通过弹性支撑元件(6)在该框架(4)上支撑的振动元件(3)。该振动元件(3)例如具有形成在圆盘形振动板(3a)的周边部分上的侧板(3b)。将该振动元件(3)的振动施加于室(11a)和(11b)内的空气,由此可以交替地从喷嘴(2a)和(2b)吹出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842938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580001061.9
申请日:2005-07-19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H01Q7/06 , G06K19/077 , H01F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7/06 , H01F5/003 , H01F17/04 , H01F2027/348 , H01Q1/243 , H01Q7/08 , H01Q21/0025
Abstract: 提供了天线模块的磁芯构件、天线模块和配备有该天线模块的便携信息终端,其能够改善通讯距离而不需加厚模块。本发明的天线模块10的磁芯构件18具有环凹槽18c作为形成于堆叠在天线线圈15侧的表面上在面对天线线圈15的环绕部分的区域中的凹入部分。在高频磁场中在磁芯构件18中产生的涡电流集中在磁芯构件18的堆叠天线线圈15侧表面上在面对天线线圈15的区域中。根据本发明,环凹槽18c设置于该区域中以减小产生的涡电流且改善天线模块的通讯距离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92433C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710091439.X
申请日:2007-03-28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6 , F28D15/0233 , F28D15/046 , F28F3/048 , H01L23/427 , H01L2924/0002 , H01L2924/12044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板式热输送装置包括吸收因为工作流体蒸发产生的热的吸热面,与吸热面相对并散发因为工作流体冷凝产生的热的散热面,和二维地布置在吸热面和散热面之间从而与吸热面和散热面并列的流道,该流道使得工作流体从中流过以改变工作流体的相,并且该流道能够通过在冷凝的工作流体内产生毛细力使得工作流体二维地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1652055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166101.5
申请日:2009-08-11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H05K7/20 , H01L23/427 , G06F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8 , F28D15/0233 , F28F2245/02 , F28F2245/04 , H01L2924/0002 , Y10T29/4935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器、电子装置和散热器制造方法,该散热器包括蒸发部、第一冷凝器部、工作流体和第一流动路径。蒸发部配置在第一位置。第一冷凝器部配置在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是比第一位置高且与第一位置分开的位置。工作流体在蒸发部中从液相蒸发为气相,且在第一冷凝器部中从气相冷凝为液相。第一流动路径由纳米材料制成、表面上具有疏水性,且使在第一冷凝位置中冷凝为液相的工作流体流动到蒸发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047045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710091439.X
申请日:2007-03-28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6 , F28D15/0233 , F28D15/046 , F28F3/048 , H01L23/427 , H01L2924/0002 , H01L2924/12044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板式热输送装置包括吸收因为工作流体蒸发产生的热的吸热面,与吸热面相对并散发因为工作流体冷凝产生的热的散热面,和二维地布置在吸热面和散热面之间从而与吸热面和散热面并列的流道,该流道使得工作流体从中流过以改变工作流体的相,并且该流道能够通过在冷凝的工作流体内产生毛细力使得工作流体二维地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1738117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10226489.3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27 , F28D15/0233 , F28D15/0266 , F28D15/046 , F28F3/12 , F28F13/187 , F28F21/02 , F28F2245/02 , F28F2245/04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热装置、电子设备和传热装置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该传热装置包括蒸发部分、流路、冷凝器部分和工作流体。蒸发部分由纳米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在表面上形成的V形槽。流路与蒸发部分连通。冷凝器部分通过流路与蒸发部分连通。工作流体在蒸发部分中从液相蒸发为气相,并且在冷凝器部分中从气相凝聚为液相。
-
公开(公告)号:CN101738117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26489.3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27 , F28D15/0233 , F28D15/0266 , F28D15/046 , F28F3/12 , F28F13/187 , F28F21/02 , F28F2245/02 , F28F2245/04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热装置、电子设备和传热装置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该传热装置包括蒸发部分、流路、冷凝器部分和工作流体。蒸发部分由纳米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在表面上形成的V形槽。流路与蒸发部分连通。冷凝器部分通过流路与蒸发部分连通。工作流体在蒸发部分中从液相蒸发为气相,并且在冷凝器部分中从气相凝聚为液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