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96631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421950.1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02C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涡轮增压进气道,包括进气道前段、涡轮发动机、进气道连接环、进气道后段,进气道采用具有嵌入式涡轮增压方式的S型进气道,涡轮发动机固定安装在进气道前段与进气道后段连接部位,进气道连接环与涡轮发动机外侧耳片固连,进气道连接环与进气道前段和进气道后段固定连接,进气道连接环对应进气口截面横向距离为进气道长度的44%。进气道内采用嵌入式涡轮发动机,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小空气的冲击;进气道可使单一驱动飞行器达到较高的速域,实现TBCC驱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动力转换上的平稳的无缝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196631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21950.1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02C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涡轮增压进气道,包括进气道前段、涡轮发动机、进气道连接环、进气道后段,进气道采用具有嵌入式涡轮增压方式的S型进气道,涡轮发动机固定安装在进气道前段与进气道后段连接部位,进气道连接环与涡轮发动机外侧耳片固连,进气道连接环与进气道前段和进气道后段固定连接,进气道连接环对应进气口截面横向距离为进气道长度的44%。进气道内采用嵌入式涡轮发动机,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小空气的冲击;进气道可使单一驱动飞行器达到较高的速域,实现TBCC驱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动力转换上的平稳的无缝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176234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06497.7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64C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升阻比滑翔特性的仿翼龙翼型,基于仿生学原理,通过仿生翼龙独特的翼的结构,研究翼龙的飞行特征和结构特征,探究翼型外形对于长距离飞行的技术支持,在气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结果对翼型进行反复迭代设计、计算,最终确定翼型的外形参数;翼型相对厚度为1.5%~3.75%,最大弯度位置为30%~36%,相对弯度为11%~15%,最大厚度位置为3%~4.5%。采用参考点方法模拟出翼龙翼的二维形状,通过改变参考点的位置改变其气动特性,并从改变结果中总结规律。实验表明,翼型可实现飞行过程中滑翔段大的升阻比的优良特性,从而获得很强的续航能力和良好的飞行特性,实现长距离飞行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2735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730010.0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航空器头部的偏转控制装置,由偏转机构、航空器头部、智能蒙皮、智能骨架、航空器机体组成;偏转机构安装在航空器头部与航空器机体之间,智能骨架两端分别与航空器机体和航空器头部连接,智能蒙皮固定在智能骨架上。偏转控制装置以航空器头部作为航空器控制面进行控制,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鸭舵,可避免头部与鸭舵的气流干扰造成负面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效应,由于头部与鸭舵相互偏转产生前端压力增量,在局部情况下沿鸭舵范围产生非均匀变化。同时控制面位于航空器前部,其操纵效率更高;在超声速情况下,航空器头部直接“扳动激波”获得气动力更大;气动布局结构简单、气动特性较好;航空器阻力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13985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98570.0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64C27/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升、增稳一体化的风动旋翼,包括中心轴、螺旋桨叶、质量环、小型翼,中心轴位于质量环的中心,螺旋桨叶两端分别与中心轴和质量环固连,质量环外环壁周向有多个小型翼;当旋翼置于垂直于中心轴的流场时,来流经过小型翼产生升力和阻力,在阻力作用下小型翼沿来流方向平动,小型翼的平动驱动质量环转动,且转动具有很强的自旋稳定性。质量环带动螺旋桨叶、小型翼二者转动,在螺旋桨叶的转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升力,而小型翼的转动也会产生较大的升力。风动旋翼利用风的驱动工作,在转动过程中为飞行器提供升力,同时增加其稳定性,无需消耗飞行器的能源。风动旋翼结构简单,特别适用于小型、微小型飞行器。
-
公开(公告)号:CN119811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20672.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1L21/02 , B81C1/00 , H10H20/01 , H10H20/812 , H10H20/825 , H01S5/34 , H01S5/343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形介质阵列InGaN量子点结构及制备方法,包括衬底、GaN模板层、锥形介质阵列层、第一InGaN量子点层、第一GaN势垒层、第二InGaN量子点层、第二GaN势垒层;GaN模板层生长在衬底上;锥形介质阵列层生长在GaN模板层上;第一InGaN量子点层生长在GaN模板层上;第一GaN势垒层均匀生长并完全覆盖在第一InGaN量子点层上;第二InGaN量子点层生长在第一GaN势垒层上;第二GaN势垒层均匀生长并完全覆盖在第二InGaN量子点层上;多个周期排列的InGaN量子点层、GaN势垒层,依次重复生长在第二GaN势垒层上,形成多层InGaN量子点结构。本发明可以实现对量子点的密度、尺寸、分布等的精确调节,生长的InGaN量子点具有工艺简单且晶体质量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76234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406497.7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64C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升阻比滑翔特性的仿翼龙翼型,基于仿生学原理,通过仿生翼龙独特的翼的结构,研究翼龙的飞行特征和结构特征,探究翼型外形对于长距离飞行的技术支持,在气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结果对翼型进行反复迭代设计、计算,最终确定翼型的外形参数;翼型相对厚度为1.5%~3.75%,最大弯度位置为30%~36%,相对弯度为11%~15%,最大厚度位置为3%~4.5%。采用参考点方法模拟出翼龙翼的二维形状,通过改变参考点的位置改变其气动特性,并从改变结果中总结规律。实验表明,翼型可实现飞行过程中滑翔段大的升阻比的优良特性,从而获得很强的续航能力和良好的飞行特性,实现长距离飞行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39854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398570.0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64C27/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升、增稳一体化的风动旋翼,包括中心轴、螺旋桨叶、质量环、小型翼,中心轴位于质量环的中心,螺旋桨叶两端分别与中心轴和质量环固连,质量环外环壁周向有多个小型翼;当旋翼置于垂直于中心轴的流场时,来流经过小型翼产生升力和阻力,在阻力作用下小型翼沿来流方向平动,小型翼的平动驱动质量环转动,且转动具有很强的自旋稳定性。质量环带动螺旋桨叶、小型翼二者转动,在螺旋桨叶的转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升力,而小型翼的转动也会产生较大的升力。风动旋翼利用风的驱动工作,在转动过程中为飞行器提供升力,同时增加其稳定性,无需消耗飞行器的能源。风动旋翼结构简单,特别适用于小型、微小型飞行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176238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20872.3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64C3/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轻质可控伸缩翼机构,通过编程控制智能材料形变实现驱动器伸缩,当各级驱动器收缩时,四连杆机构伸长,中间翼从固定翼内部伸出,外翼从中间翼内部伸出,实现整体机翼的伸长;当驱动器伸长时,四连杆机构缩短,外翼缩回中间翼内部,中间翼缩回固定翼内部,实现整体机翼的收缩。由于机构中部件均为刚性元件和刚性连接,传动稳定准确。伸缩翼在控制系统作用下精确伸出或收缩,机构质量轻、传动速度快、误差小。在满足飞行器不同阶段对于气动外形需求的同时,不会对飞行器的总体质量、安全方面产生很大影响;伸缩翼通过编程控制智能材料形变来实现机翼的任意展长高精度可控伸缩,还可起到控制元件的作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