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固化成型超高能量采集性能的多元系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546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92545.9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固化成型超高能量采集性能的多元系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压电陶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PIN‑PMN‑PZ‑PT纳米颗粒加入表面改性溶液中,经球磨处理,得到表面功能化的PIN‑PMN‑PZ‑PT纳米颗粒;设计三维周期复杂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将PIN‑PMN‑PZ‑PT基压电陶瓷浆料投入光固化打印机的料槽中,并将三维结构模型导入光固化打印机中,设定打印参数,进行打印获得坯体;将坯体经脱脂、烧结后,即得压电陶瓷。本发明通过配合不同的光固化单体树脂,所打印出的单层薄片强度高、韧性好,优化了最佳的光引发剂及其添加量。实现了压电陶瓷的轻量化制备,在能量收集领域有显著优势,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及理论价值。

    一种夹层闭孔隔热界面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0615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0596181.8

    申请日:2023-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层闭孔隔热界面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CVI工艺在编织的纤维布表面沉积一层SiCO界面层保护纤维免受后续工艺损伤和环境氧侵蚀,再将含Sc2SiO5的有机浆料通过真空浸渍的方法引入到含有SiCO界面层的SiC纤维布内,将纤维布叠层,加压升温固化,随后将其在管式炉内加压裂解,在SiCO界面层表面制备膜状多孔Sc2SiO5层,最后采用CVI工艺在膜状多孔Sc2SiO5层表面制备高晶化程度的SiBN界面层,由此形成SiCO‑Sc2SiO5‑SiBN夹层闭孔隔热界面相。三种界面层组合形成的夹层闭孔隔热界面相在保证SiC/SiC复合材料强韧性的前提下,将纤维所受实际温度降低100℃左右,有望解决现阶段国产纤维耐温性待提升的问题,进一步提高SiC/SiC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

    一种含有高低模量层状基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075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181893.5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高低模量层状基体的SiCf/((C‑SiC)m‑SiC)n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SiCf/((C‑SiC)m‑SiC)n复合材料由SiC纤维、BN界面和高低模量交替分布的层状基体组成,所述的低模量基体层为前驱体浸渍裂解法制备的C‑SiC层,所述的高模量基体层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SiC层。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包括:对碳化硅纤维预制体进行预处理,进行BN界面相的沉积,采用低浓度聚碳硅烷二甲苯溶液原位生成低模量C‑SiC层状基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技术沉积高模量SiC基体,交替制备高模量基体和低模量基体最终得到致密SiCf/((C‑SiC)m‑SiC)n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极其优异,弯曲强度最高可达1507±122MPa,断裂韧性最高可达58±3.5MPa·m1/2,拉伸强度最高可达889±71MPa。

    一种缺陷石墨烯/透波陶瓷复合吸波材料、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7333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184279.8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缺陷石墨烯/透波陶瓷复合吸波材料、方法及应用,属于吸波材料的领域;通过在透波纳米线上原位沉积缺陷石墨烯,再在缺陷石墨烯上原位沉积透波陶瓷,交替循环形成缺陷石墨烯/透波陶瓷多层结构,构筑多单元、大数量纳米尺度异质界面,在交变电场下产生丰富的界面极化,高效衰减、吸收电磁波,满足严峻的应用条件对材料宽频吸波、高温稳定的高性能要求。本发明工艺简单可控,各层材料厚度均在纳米尺度,因此制备周期短、成本低,具有有能力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有益效果;该材料基本不改变纳米线原有的柔韧性和强度,所以能够被制成柔性吸波薄膜、弹性吸波泡沫等特殊防护材料,具有广泛应用的有益效果。

    基于粉末3D打印和RMI工艺制备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169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32412.2

    申请日:2022-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粉末3D打印和RMI工艺制备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的方法,先采用化学法将氮化硼界面包覆在碳化硅晶须表面,然后将包覆BN的SiCw与碳颗粒(碳源的一次引入)以及其他添加剂配制成有机浆料进行喷雾造粒,然后将得到的带有碳颗粒的SiCw球形颗粒再次与碳颗粒(碳源的二次引入)依据颗粒级配原则进行混合,将所得混合粉末送入粉末3D打印机进行涡轮转子素坯的打印,然后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进行碳源的三次引入,目的是在SiCw表面包覆碳并调控碳源的总含量,然后对所有碳源进行高温(1700℃)热处理得到高织构碳,最后采用渗硅工艺对涡轮转子进行致密化,得到SiCw/SiC复合材料的涡轮转子。该工艺路线具有快速、低成本、近净尺寸制造的优势。

    一种片状非晶Si-C-O气凝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101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40001.8

    申请日:2022-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状非晶Si‑C‑O气凝胶及制备方法,采用模板法结合先驱体浸渍裂解的制备方法,其技术特征在于步骤为(1)以GO作为溶质,PVA作为粘结剂,去离子水作为溶剂,配制一定浓度的GO水溶液,将其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通过冷冻干燥法得到GO气凝胶,将其作为模板;(2)以聚碳硅烷作为溶质,二甲苯作为溶剂,配制一定浓度聚碳硅烷先驱体溶液;(3)将步骤(2)配制的溶液置于坩埚下层,步骤(1)制备的GO气凝胶模板置于坩埚上层,经过一定的先驱体裂解工艺得到Si‑C‑O气凝胶。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制备出具有片状非晶Si‑C‑O气凝胶。

    一种SiC/SiC复合材料高致密多层基体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444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65251.4

    申请日:2021-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iC/SiC复合材料高致密多层基体及制备方法,将配置好的SiC颗粒(SiCp)浆料通过真空浸渍和压力浸渍的方法,引入到多孔SiC/SiC复合材料中,然后采用CVI法在多孔SiC/SiC复合材料中制备一定含量的热解碳,使其均匀包裹SiC颗粒,最后采用RMI法通过热解碳与熔融硅的反应完成SiC/Si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不同粒径SiC颗粒的依次引入,形成分层结构,对后续制备PyC和SiC基体产生遗传效应,获得了均匀高体积分数的SiC基体相,增加了复合材料致密度,增加了裂纹扩展的能量,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体积分数均匀分布的SiC基体相,高的力学性能和低的开气孔率,解决了目前RMI工艺方法制备SiC/SiC基体中SiC相含量低分布不均匀和强韧性不足的问题。

    一种3D打印高强连续流光催化体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472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30139.8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高强连续流光催化体系的方法,将催化剂搭载到高强度的3D打印结构表面,通过点光源获得稳定内通光,大幅度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突破高性能光催化的应用限制。光导纤维作为功能材料传输光线,同时起到了增强复合结构的效果,聚合物作为结构材料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同时约束光导纤维三维成型,二者具有协同增强作用。与无光导纤维增强的纯聚合物载体相比,压缩强度由21.27±3.19MPa提高至60.84±4.32MPa,力学性能提升近三倍。本发明实现一种适用于3D打印技术、微结构可调控、光源简单、结构强度高、可显著提高催化剂效率和稳定性的连续流光催化体系。

    CVD/CVI法制备透波型BN纤维增韧Si-B-N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561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711312460.8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VD/CVI法制备透波型BN纤维增韧Si‑B‑N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首先采用CVD/CVI法,在经过预处理的BN纤维预制体内制备一定厚度、均匀连续的BN界面;然后采用CVD/CVI法,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通过控制先驱体系统中Si源、B源和N源的反应气比例,在含有BN界面的BN纤维预制体内制备具有多层成分梯度结构的Si‑B‑N基体,每层基体的元素组成呈梯度变化,由近BN界面至复合材料表面Si含量逐渐提高、B含量逐渐降低;最后采用CVD/CVI法,在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一定厚度、均匀连续的Si3N4涂层。由此获得介电和力学性能可控的透波型BNf/Si‑B‑N复合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