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9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42997.1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双边牵引供电所组潮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潮流控制单元。第一潮流控制单元包括左侧多绕组变压器、右侧多绕组变压器、双向DC/DC变流器和储能设备,还包括多个背靠背变流器;左侧多绕组变压器的原边连接到第一牵引变电所左供电臂,右侧多绕组变压器的原边连接到第一牵引变电所右供电臂;左侧多绕组变压器每个次边分别连接到一个背靠背变流器的左侧输出端,右侧多绕组变压器每个次边分别连接到一个背靠背变流器的右侧输出端;所有背靠背变流器的输入端并联后,通过双向DC/DC变流器连接到储能设备;背靠背变流器的输入端还设置稳压电容。本发明实现对两所各供电臂再生工况、牵引工况不同组合情况下潮流的合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20413983U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21403017.2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永华 , 臧晓秋 , 孙明德 , 牛斌 , 石龙 , 陈胜利 , 曹志峰 , 班新林 , 许见超 , 高策 , 王凯林 , 白鸿国 , 苏伟 , 刘清江 , 严爱国 , 吴延伟 , 张景利 , 蔡超 , 陈天地 , 杨喜文 , 杨永明 , 黄毅 , 徐建华 , 温桂生 , 王勇 , 潘湘文 , 陈杰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用柔性防落梁装置,包括桥底连接组件、墩顶连接组件和若干对柔性防落梁组件,桥底连接组件设置于桥梁底面,墩顶连接组件设置于墩顶,柔性防落梁组件上端设置于桥底连接组件底端,柔性防落梁组件下端设置于墩顶连接组件顶端,成对的柔性防落梁组件柔性部相对或相反设置,各对柔性防落梁组件在桥底连接组件和墩顶连接组件并列设置。本实用新型的U型钢的结构与梁底预埋钢板和墩顶过渡钢板通过螺栓套筒连接固定,可便于拆卸替换,梁底锚固结构通过增设钢筋,加强防落梁梁底的锚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9297965U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21236528.X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永华 , 臧晓秋 , 孙明德 , 牛斌 , 石龙 , 陈胜利 , 曹志峰 , 班新林 , 许见超 , 高策 , 王凯林 , 白鸿国 , 苏伟 , 刘清江 , 严爱国 , 吴延伟 , 郑继平 , 蔡超 , 向律楷 , 杨喜文 , 陈海涛 , 胡玉珠 , 黄毅 , 范金涛 , 贺英阁 , 潘湘文 , 陈杰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用具有防落梁功能的一体化支座结构,包括上支座、球冠衬板、下支座、梁底预埋钢板、侧连接板和防落梁装置,下支座固定设置在墩顶位置,梁底预埋钢板预埋在梁底位置,上支座板与梁底预埋钢板紧固,防落梁装置连接上支座一侧边下表面和下支座的对应侧边上表面,球冠衬板设置于上支座与下支座之间,球冠衬板为未过最大直径球缺结构,球冠衬板球形面为下表面,下支座上表面设置有配合球冠衬板下表面的凹槽,防落梁装置为履带式耗能结构,侧连接板为L型结构板,侧连接板连接下支座和上支座。本实用新型防落梁支座损坏可以局部更换,无需更换支座,进而达到在保证具有可靠的减震和防落梁功能时,降低维修施工难度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420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03873.X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J3/46 ,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28 , H02J9/06 , H02J3/26 , H02J3/24 ,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系统运行评估及优化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实测数据,构建系统运行评估模型;采集运行数据,输入系统运行评估模型,对系统运行品质进行评级,得到系统当前运行品质;如系统当前运行品质为品质高,则系统保持当前模式运行;如系统当前运行品质为品质中等,则优化系统运行;如系统当前运行品质为品质低,则系统停运检修。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系统的系统能效、电能质量、稳定性及可靠性等多维运行性能指标,可实现系统的整体性能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系统运行,以实现系统运行的安全、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428888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1420256.X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应急牵引供电方法,所述电气化铁路包括多个供电区段,每个供电区段设置有地面源储系统,行驶在供电区段的列车设置有车载储能系统。应急牵引供电方法包括步骤:根据故障供电区段的故障类型,选择应急运行模式;生成列车自应急模式、协助越区供电模式或车所协同应急模式的应急控制指令;车载储能系统和地面源储系统根据应急控制指令控制。本发明可有效提升故障状态下的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的应急供电能力,进一步保障铁路的安全可靠、稳定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4288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420256.X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应急牵引供电方法,所述电气化铁路包括多个供电区段,每个供电区段设置有地面源储系统,行驶在供电区段的列车设置有车载储能系统。应急牵引供电方法包括步骤:根据故障供电区段的故障类型,选择应急运行模式;生成列车自应急模式、协助越区供电模式或车所协同应急模式的应急控制指令;车载储能系统和地面源储系统根据应急控制指令控制。本发明可有效提升故障状态下的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的应急供电能力,进一步保障铁路的安全可靠、稳定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65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62916.6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铁路设备设施自动化变形监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如下:S1在测量机器人中设置探测系统;S2测量机器人中的红外发射和接收装置发射红外激光,激光光束通过棱镜反射并被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形成照准光斑;计算照准光斑与目标棱镜的偏离量、校准水平角及垂直角参数;S3测量机器人通过CCD相机识别固定在轨道基床上的监测点;S4数据采集终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汇总与处理,进行自动化数据分析;S5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库服务器,数据由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S6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的监测数据,计算沉降量,分析高度差以判断沉降情况;S7计算时间序列的变化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636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3950.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武汉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海涛 , 聂逸杰 , 葛银波 , 李朝阳 , 王科 , 黄毅 , 王翼云 , 刘冰瑞 , 张立志 , 胡安富 , 吴荣超 , 王威 , 栾小勇 , 孙春晖 , 金舟 , 曹玉恒 , 李顺成 , 何明全 , 陈珊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交流融冰、防冰方法,基于牵引变电所自身有两套牵引变压器(主变压器和备用变压器),利用两变压器一次侧接头的配合(即主变压器连接主接头而备用变压器连接分接头,或者主变压器连接分接头而备用变压器连接主接头,或者主变压器和备用变压器连接不同的分接头)改变输出电压使主牵引变压器二次侧电压与备用牵引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存在电压差,以此实现融冰、防冰,不需要额外投入融冰、防冰设备,节省了投资成本;并且,机车也可以在融冰、防冰的牵引网区段内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53335.6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沿线光伏分布式并网系统,系统包括:处于供电臂末端区域的光伏阵列PV1、PV5通过两级式并网变流器与变压器后并联接入位于供电臂末端分区所AT变压器的接触线T与钢轨R间;处于供电臂中间区域的光伏阵列PV2、PV4通过两级式并网变流器与变压器后并联接入位于供电臂中间AT变压器的接触线T与钢轨R间;处于牵引变电所处的背靠背变流器交流侧通过变压器分别接在牵引变压器左右两侧的次边出口;处于牵引变电所区域的光伏阵列PV3经过DC/DC升压变换器、储能装置经过双向DC/DC变换器后接入背靠背变流器中间直流环节引出的直流母线。
-
公开(公告)号:CN112406636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1216587.1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所协同的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左、右四象限变流器共直流环节构成的潮流控制设备I、潮流控制设备II和潮流控制设备III;其中,潮流控制设备I的左交流端口和右交流端口分别连接到分区所I处的右供电臂I和左供电臂II,潮流控制设备II的左交流端口和右交流端口分别连接到变电所II处的左供电臂II和右供电臂II,潮流控制设备III的左交流端口和右交流端口分别连接到分区所II处右供电臂II和左供电臂III;还包括连接到潮流控制设备II的直流环节的储能系统。本发明利用潮流控制设备进行功率转移,使多个变电所之间可进行功率交换,增加了再生制动能量利用路径;对不同的模式进行功率潮流规划,可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