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49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12027.X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公路超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TBM下部空间的排烟结构,包括排风竖井,隧道左洞和隧道右洞分别连通有排风主管和排风支管;隧道左洞和隧道右洞之间分布有排烟单元,排烟单元包括排烟通道和排烟联络通道,排烟通道的两侧均连接有两个隔离门;排烟联络通道的一端与排烟通道连通,排烟联络通道的另一端与隧道左洞或隧道右洞的下部空间连通;隧道左洞或隧道右洞上还连接有排烟管,排烟管的一端与排风主管或排风支管连通,排烟管的另一端与隧道左洞的下部空间或隧道右洞的下部空间连通;排烟通道、排烟联络通道和排烟管上均安装有第一风机。本发明能够针对现有的公路行业,提高TBM应用断面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7581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634364.X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环形滑轨自清理的智能被动柔性网防护系统及方法,涉及工程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柔性网,还包括环形滑轨;所述柔性网两端均设有基座,所述柔性网通过所述基座锚固于山体;所述环形滑轨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带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环形滑轨转动,所述环形滑轨可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柔性网的端部和所述环形滑轨连接;所述环形滑轨的旋转方向平行于所述柔性网的防护方向。采用本方案,将传统柔性网的立柱改为环形滑轨系统,通过控制滑块的滑动,能自动释放山体滑坡物,实现落石的自动化清零,大幅度降低了柔性网的更换频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875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34364.X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环形滑轨自清理的智能被动柔性网防护系统及方法,涉及工程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柔性网,还包括环形滑轨;所述柔性网两端均设有基座,所述柔性网通过所述基座锚固于山体;所述环形滑轨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带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环形滑轨转动,所述环形滑轨可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柔性网的端部和所述环形滑轨连接;所述环形滑轨的旋转方向平行于所述柔性网的防护方向。采用本方案,将传统柔性网的立柱改为环形滑轨系统,通过控制滑块的滑动,能自动释放山体滑坡物,实现落石的自动化清零,大幅度降低了柔性网的更换频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76108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1582002.8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F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棚洞结构,包括棚洞面板,所述棚洞面板的主体为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以波纹钢板为底膜,波纹钢板的底部焊接若干抗压弹簧;棚洞面板的边缘设置用于支撑的侧面排架,棚洞面板通过抗压弹簧与侧面排架对接;棚洞面板底部的波纹钢板与侧面排架的顶端之间留有空间;棚洞面板与侧面排架之间还设置用于实现两者固定的滑移式螺栓。混凝土面板底部的正弦波纹钢腹板提高了混凝土面板的整体抗拉强度和抗弯刚度,且在同等强度下,可以大大降低用钢量,减轻自重;同时利用抗压弹簧的形变能力,消耗掉部分冲击能量从而提高了面板的缓冲能力,降低整个结构的受力。在棚洞面板损坏时,还可以及时进行局部的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69821.8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具有岩溶发育段的超长隧道的联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岩溶发育段范围;在隧道A端的右洞洞口端开挖Y1#始发洞,再开挖Y1#拆卸洞;Y1#拆卸洞开挖结束后采用钻爆法开挖右洞的岩溶发育段爆破区域,开挖Z1#始发洞,再开挖Z1#拆卸洞;沿着右洞的轴线继续开挖Y2#始发洞;左洞的Z1#拆卸洞开挖结束后采用钻爆法开挖左洞的岩溶发育段爆破区域,再开挖Z2#拆卸洞;在隧道B端的右洞洞口端开挖Y2#拆卸洞,同时在隧道B端的左洞洞口端开挖Z2#始发洞;隧道左洞的TBM从Z2#始发洞开挖至Z2#拆卸洞时,隧道施工完成。本发明能够较好地发挥钻爆法和TBM法两种施工方法的优点,有效提高TBM法施工占比。
-
公开(公告)号:CN11453008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76064.1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隧道火灾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蛇型曲线公路隧道火灾模拟试验平台系统。用于研究典型火灾位置发生火灾时隧道内温度场分布规律、烟气扩散特性及对应的防灾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蛇型曲线公路隧道模型、火灾纵向通风系统和测试系统;火灾纵向通风系统为蛇型曲线公路隧道模型提供纵向通风的条件;测试系统布置于蛇型曲线公路隧道模型周围,用于采集一些相关的数据。通过实时监测得到的大量的数据,一方面可以直观的分析蛇型曲线隧道火灾烟气扩散特性及相应的防灾控制措施,另一方面可以为后续火灾人员疏散设计、隧道防排烟结构布置等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及科学支撑,对于该类隧道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74764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620167.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隧道岩爆段的储能装置及动态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监测超前导洞地应力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明确开挖技术对地应力的整体影响,选取合适的开挖时间;通过分级设计开挖进尺半径和深度,随着开挖进尺的逐渐深入,每级开挖的半径随着开挖的深入逐渐增大,每级的进尺深度随着开挖的深入逐渐降低;到达开挖时间后,在隧道掌子面中心处进行超前开挖,并使用储能装置进行储能、注水和地应力检测;随着超前开挖进尺,逐渐向前推进储能装置。采用本方案,能逐级释放地应力,将中等及强烈岩爆分解为可控式持续性轻微岩爆,并利用储能装置,吸收并储存岩爆能量,并进行高压注水,可对中等及强烈岩爆段的围岩应力进行极大的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2726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40771.9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F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转弯地带的棚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可供车辆和行人通过的棚洞子单元;棚洞子单元包括中部固定单元、左侧滑动单元和右侧滑动单元,左侧滑动单元和右侧滑动单元均与中部固定单元滑动连接,左侧滑动单元和右侧滑动单元的滑动方向相反,左侧滑动单元和右侧滑动单元滑动时可延长或收缩棚洞子单元的长度,左侧滑动单元与右侧滑动单元远离中部固定单元中心的一端均为斜面;棚洞子单元为多个,多个所述棚洞子单元的斜面沿道路方向可依次拼接为拱形棚洞。采用本方案,可以达到抢通、保通功能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快的灾害处理速度,在山区公路掉块或滑坡隐患的曲线路段,能够针进行快速拼装并适用于多种曲线半径路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74764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1620167.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隧道岩爆段的储能装置及动态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监测超前导洞地应力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明确开挖技术对地应力的整体影响,选取合适的开挖时间;通过分级设计开挖进尺半径和深度,随着开挖进尺的逐渐深入,每级开挖的半径随着开挖的深入逐渐增大,每级的进尺深度随着开挖的深入逐渐降低;到达开挖时间后,在隧道掌子面中心处进行超前开挖,并使用储能装置进行储能、注水和地应力检测;随着超前开挖进尺,逐渐向前推进储能装置。采用本方案,能逐级释放地应力,将中等及强烈岩爆分解为可控式持续性轻微岩爆,并利用储能装置,吸收并储存岩爆能量,并进行高压注水,可对中等及强烈岩爆段的围岩应力进行极大的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808865.5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落石冲击明洞结构响应力计算方法,涉及隧洞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多个明洞结构受落石冲击力响应值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正交仿真试验方法,进行多因素水平正交仿真实验;根据所述仿真实验的结果,通过曲线估计理论获得单一所述影响因素在各水平下指标的平均值,并对各所述影响因素进行曲线拟合;根据各所述影响因素在各水平下指标的平均值、各所述影响因素曲线拟合的结果,构建明洞受落石冲击响应力的计算模型。本发明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落石冲击力对明洞的影响,进而为山区高位崩塌落石设防提供借鉴与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