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淋滤与水热合成回收电镀污泥重金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132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88937.9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淋滤与水热合成联合回收电镀污泥重金属的方法,首先利用特异化能自养型嗜酸性硫杆菌的酸化及络合作用降低反应体系pH,然后投入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壤,使难溶性重金属从固相溶出进入液相,进而以淋滤液中溶解态重金属为反应物,采用水热法合成金属硫化物纳米粉体。本发明利用基于特异化能自养型嗜酸性硫杆菌的生物淋滤技术,达到去除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目的;成本低、去除率高、无二次污染风险,不仅可有效地去除电镀污泥中重金属,且对病原体、挥发性悬浮固体的降低效果也较好,脱毒后污泥脱水性能好,用途广泛,同时可发挥肥料功能,实现变废为宝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一种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92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022981.1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实验原料、实验方案、微电解的方法、化学沉淀的方法、化学沉淀的影响因素和鸟粪石产品回收步骤,实验原料包括以下步骤:实验用水为某制药厂的生产废水,由于出水有机物浓度过大,原水需稀释后进行实验,铁屑来自金工实习机械工厂内的废铁刨花,含有润滑油类物质,活性炭采用山东淄博市周村区裕源试剂厂生产的柱状活性炭。本发明采用铁炭微电解—化学沉淀法处理制药厂高有机废水效果较好。在原水COD为8000mg/L时,经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后的废水,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93%,可显著提高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

    一种生物淋滤与水热合成回收电镀污泥重金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13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088937.9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淋滤与水热合成联合回收电镀污泥重金属的方法,首先利用特异化能自养型嗜酸性硫杆菌的酸化及络合作用降低反应体系pH,然后投入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壤,使难溶性重金属从固相溶出进入液相,进而以淋滤液中溶解态重金属为反应物,采用水热法合成金属硫化物纳米粉体。本发明利用基于特异化能自养型嗜酸性硫杆菌的生物淋滤技术,达到去除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目的;成本低、去除率高、无二次污染风险,不仅可有效地去除电镀污泥中重金属,且对病原体、挥发性悬浮固体的降低效果也较好,脱毒后污泥脱水性能好,用途广泛,同时可发挥肥料功能,实现变废为宝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一种黑曲霉、胞外分泌产物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16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095046.6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外分泌体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黑曲霉、胞外分泌产物及应用,黑曲霉为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80,菌种保藏号为CGMCC4533。黑曲霉分泌胞外产物即黑曲霉ECP,所述黑曲霉ECP包括胞外多糖、蛋白质、脂肪、草酸以及黑色素。本发明进行了黑曲霉真菌的筛选,利用其ECP对重金属的良好络合作用,将其用于重金属废水污染治理与修复,通过研究ECP的提取方法、产量影响因素、组成和结构,探讨其对重金属的微观分子作用机制,为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工程化应用和重金属污染废水的生物修复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取得污水废物资源利用与环境生态修复的双赢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蜈蚣草快培的土壤、培育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68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79948.5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蜈蚣草快培的土壤、培育方法及应用,所述蜈蚣草快培的土壤由土壤、腐殖质、石英砂按体积比2‑3:1‑2:1的比例混合而成。本发明通过添加碳酸钙提高土壤碱度,添加石英砂提高孔隙度,补充适量氮磷钾肥,控制最适温度湿度,创建一种高效快速培育和繁殖蜈蚣草的土壤和环境条件参数,解决蜈蚣草培育耗时长、成苗率低的困难,为获得优质壮苗提供重要土壤,形成批量生产蜈蚣草的培养方法。同时,本发明可提高土壤pH、增加孔隙度、保持适当肥力,促进蜈蚣草孢子快速萌发和幼苗健康生长、提高幼苗成活率,降低蜈蚣草的种植难度和植物修复材料准备的时间成本,提高植物修复技术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种黑曲霉生产胞外多聚物的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0856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095946.0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黑曲霉生产胞外多聚物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黑曲霉生产胞外多聚物(ECP)的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所述黑曲霉生产胞外多聚物的优化培养方法,包括:选择一株高产ECP的黑曲霉为实验材料,制备孢子悬液,并进行菌株发酵培养;提取、纯化、分析不同生长阶段产生ECP的数量、化学成分与结构,探析其与重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及机理;通过响应曲面法对生产ECP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无菌操作台上,用定量无菌水冲洗平板培养基表面菌落,将洗脱孢子转移至灭菌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十二烷基硫酸钠摇匀,即得到孢子悬浮液。本发明为深入了解水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进一步为揭示生物膜吸附重金属的机理提供重要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