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等效刚度法的SSS离合器动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629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0375167.X

    申请日:2017-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刚度法的SSS离合器动力学建模方法,通过对SSS离合器进行三维建模和有限元网格划分,得到SSS离合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其施加边界条件进行计算,得到SSS离合器轴心位置上各位置点的横向位移,并做出挠度曲线。保留SSS离合器主体三维模型不变,去掉中间轴和输出轴的啮合齿,在中间轴外侧面和输出轴内侧面上选取对应的节点间建立矩阵单元,设置相同的边界条件进行有限元计算并采用优化算法对矩阵单元中刚度元素进行优化,直到挠度曲线拟合程度达到收敛标准,输出矩阵单元各元素。本发明建立了SSS离合器的动力学模型:即在保证SSS离合器主体不变的基础上,去掉轮齿,以优化后的矩阵单元连接中间轴和输出轴,代替轮齿啮合接触。

    一种通过调整轴承标高控制联合循环机组振动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1288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409043.9

    申请日:2017-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整轴承标高控制联合循环机组振动的优化方法,包括1)子结构划分;2)轴承标高变化后的系数求解;3)利用系统矩阵快速算法确定建立任意转速下的运动方程;4)利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进行自由度缩减;5)进行系统综合,建立缩减后的运动方程;6)针对缩减系统进行稳态响应求解;7)建立优化模型;8)采用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开发了任意转速下的系统矩阵的快速算法,采用差分模型计算轴承参数,利用模态综合法进行自由度缩减,减少了对计算机资源的需求,同时提高了求解速度,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该发明具有计算速度快、节约计算资源等优点。

    一种基于等效刚度法的SSS离合器动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629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375167.X

    申请日:2017-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刚度法的SSS离合器动力学建模方法,通过对SSS离合器进行三维建模和有限元网格划分,得到SSS离合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其施加边界条件进行计算,得到SSS离合器轴心位置上各位置点的横向位移,并做出挠度曲线。保留SSS离合器主体三维模型不变,去掉中间轴和输出轴的啮合齿,在中间轴外侧面和输出轴内侧面上选取对应的节点间建立矩阵单元,设置相同的边界条件进行有限元计算并采用优化算法对矩阵单元中刚度元素进行优化,直到挠度曲线拟合程度达到收敛标准,输出矩阵单元各元素。本发明建立了SSS离合器的动力学模型:即在保证SSS离合器主体不变的基础上,去掉轮齿,以优化后的矩阵单元连接中间轴和输出轴,代替轮齿啮合接触。

    一种通过调整轴承标高控制联合循环机组振动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128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10409043.9

    申请日:2017-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整轴承标高控制联合循环机组振动的优化方法,包括1)子结构划分;2)轴承标高变化后的系数求解;3)利用系统矩阵快速算法确定建立任意转速下的运动方程;4)利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进行自由度缩减;5)进行系统综合,建立缩减后的运动方程;6)针对缩减系统进行稳态响应求解;7)建立优化模型;8)采用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开发了任意转速下的系统矩阵的快速算法,采用差分模型计算轴承参数,利用模态综合法进行自由度缩减,减少了对计算机资源的需求,同时提高了求解速度,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该发明具有计算速度快、节约计算资源等优点。

    一种适用于泵和水力透平的物理场和性能协同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960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1479710.3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泵和水力透平的物理场和性能协同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泵和水力透平模型几何参数并将其编码;2)分别获取泵和水力透平两种模式下的工况参数并获得数值模拟结果;3)泵和水力透平输入输出参数归一化;4)针对泵和水力透平模型数据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5)分别构建泵和水力透平两组物理场和性能的协同预测点云卷积网络;6)训练泵和水力透平两组点云卷积神经网络;7)性能预测信息后处理。本发明实现从泵模式下的相关性能参数到水力透平模式下相关性能参数的直接映射,解决了传统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数据量大,计算时间较长的缺点,具有数据易更改,获得所需性能参数较及时的优势。

    一种结合空气分离技术的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61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79029.1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结合空气分离技术的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空气分离单元,用于将空气分离产生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污氮气;储能单元将二氧化碳作为储能单元的工质,在用电低谷时,将二氧化碳进行压缩,收集压缩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和压力能;释能单元在用电高峰时将储能收集的热能和压力能转化为电能,并供给空气分离单元和用电设备;其中,污氮气分别作为空气分离单元、储能单元和释能单元的热源用于提供热量,氮气/氧气分别作为空气分离单元、储能单元和释能单元的冷源用于提供冷量。本发明降低了电能消耗和运行成本,提升了系统效率,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的优点。

    一种可调峰储能的汽轮发电机组与燃氨燃气轮机联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633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860190.9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峰储能的汽轮发电机组与燃氨燃气轮机联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锅炉两出口与反应室的第一、二入口连通,反应室第二出口连通蒸汽透平高压缸入口,蒸汽透平高压缸出口分别经过蒸汽透平低压缸、第一换热器连通至冷凝器入口,冷凝器出口经水泵、第一换热器与锅炉入口连通;两蒸汽透平发电并传输至电解池,电解池连通反应室第三入口,反应室第一出口经氨冷凝器与储氨罐入口连通;储氨罐出口经液氨泵连通至燃烧室第一入口,压缩机出口经第二换热器连通至燃烧室第二入口,燃烧室出口连通燃气透平进口,燃气透平出口经第二换热器与脱硝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联合系统可提高机组效率及安全性,通过储氨及燃氨灵活实现调峰储能。

    生产工业蒸气的热电联产储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236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716409.7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产工业蒸气的热电联产储能系统,包括压气机、预冷器、冷却器与储气罐、低温熔盐罐;高温熔盐罐,进口与预冷器的第二出口连接,高温熔盐罐内用于储存高温熔融盐;中温水罐,出口与冷却器的第二进口连接,中温水罐内储存有中温高压水;工业蒸汽供给组件,分别与高温熔盐罐的出口、冷却器的第二出口连接,用于通过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热加热中温高压水,使中温高压水变为高温工业蒸气。本发明能够利用用电低谷期冗余电力驱动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热加热中温高压水,使中温高压水变为高温工业蒸气,向工业园区持续供给高温工业蒸气,避免在储能过程中能量转化较为单一,提高了系统能量利用率。

    生产工业蒸气的热电联产储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2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16409.7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产工业蒸气的热电联产储能系统,包括压气机、预冷器、冷却器与储气罐、低温熔盐罐;高温熔盐罐,进口与预冷器的第二出口连接,高温熔盐罐内用于储存高温熔融盐;中温水罐,出口与冷却器的第二进口连接,中温水罐内储存有中温高压水;工业蒸汽供给组件,分别与高温熔盐罐的出口、冷却器的第二出口连接,用于通过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热加热中温高压水,使中温高压水变为高温工业蒸气。本发明能够利用用电低谷期冗余电力驱动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热加热中温高压水,使中温高压水变为高温工业蒸气,向工业园区持续供给高温工业蒸气,避免在储能过程中能量转化较为单一,提高了系统能量利用率。

    基于轮盘应力快速评估的燃气轮机安全启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703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480843.0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盘应力快速评估的燃气轮机安全启动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启动燃气轮机的进气参数以及轮盘温度场向量;基于获取的进气参数以及轮盘温度场向量,采用预训练好的应力分析预测模型获得预出现的轮盘最大应力值;基于所述预出现的轮盘最大应力值和预设轮盘安全应力区间的比较结果,实现燃气轮机安全启动;其中,所述应力分析预测模型为神经网络模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构建了参数自动控制的燃气轮机快速安全启动方法,可实现对轮盘应力的控制,进而能够保障燃气轮机机组在启动过程中的运行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