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0559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90840.0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1D13/1153 , A41D31/0016 , A62B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结构具有过滤和吸附双重功能的防雾霾口罩,包括面罩主体和可更换的滤层材料。其中,面罩主体四角处设有系带,顶部中央缝制塑性鼻梁压条,由棉质的外层和内层构成,外层和内层三边缝合,上端开口,由粘扣带连接,形成内部容纳腔,内置可更换滤层材料。通过内外层上端开口,可以方便地更换滤层材料,利于口罩的清洗。可更换滤层材料包括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过滤膜和碳纳米空心格子吸附膜,可同时实现对PM2.5细颗粒物的过滤和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吸附,发挥双重防护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滤效率高,能有效阻挡PM2.5颗粒物,且透气性好,可更换滤材,可反复清洗和使用的防护口罩。
-
公开(公告)号:CN1171375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12061.7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T引导下肺穿刺机器人的穿刺针夹持装置,属于放射治疗机器人技术领域,该CT引导下肺穿刺机器人的穿刺针夹持装置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后壁固定连接有气压缸。该CT引导下肺穿刺机器人的穿刺针夹持装置,通过保护箱、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电路控制板的设置,当需要进行穿刺夹持时,气压缸带动气压杆上的调节锥在调节口内前进,推动调节钮,使得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在支撑杆上相离运动,从而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的前端夹紧,在同一个电路控制板的作用下,还可以控制同侧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进行同步高度调节,实现角度的调节,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该夹紧结构可以适用不同尺寸的穿刺工具的夹持,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440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18914.X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0023 , A61M1/0009 , A61M31/00 , A61M2205/7545 , A61M2210/1025 , A61M2210/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吸痰给药一体化装置,包括储痰罐、气筒和储药罐,所述储痰罐的两侧上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和抽吸管,第一连接管上连接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空心椭球状吸痰头,抽吸管的另一端与气筒的一侧底部连接,气筒的另一侧底部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水平部从储药罐的一侧上部伸入到储药罐内,排气管的竖直部下端安装有气体分割喷头,储药罐的另一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上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给药管。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同时具有吸痰和给药两种功能,方便呼吸科医护人员使用,利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09173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0876073.5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M1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辅助呼吸系统,包括机箱、安装在机箱内的控制器以及对称设置在机箱两侧的履带行走模块,机箱内底部安装有一供氧模块,其上端一侧开设有一输氧管出口和一机械手出口,还包括一输氧管和一蛇形机械臂,输氧管一端螺纹连接有一输氧罩,所述蛇形机械臂一端安装有一夹持臂,夹持臂上安装有一双目视觉传感器,其内安装有一三维数字罗盘,蛇形机械臂基于双目视觉传感器以及三维数字罗盘将输氧罩输送到对应的目标位置,所述输氧管的内壁上间隔黏贴安装有若干薄膜压力传感器。本发明通过机器视觉和机械手的协同工作,实现了输氧罩的随动,从而可以很好的避免输氧罩的偏离;使得整个装置便于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48096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00048.9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B1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呼吸科用胸腔穿刺引导定位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的上部之间设有螺杆二,螺杆二上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螺套,螺套的下端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安装有插针和引流管,固定杆的下端外侧安装有绑带,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之间还设有用于带动移动板和插针左右移动的移动机构。该呼吸科用胸腔穿刺引导定位装置通过插针、导向盘、移动板、转轴、旋钮二、螺杆二、螺套、滑套和滑杆的配合,通过转动旋钮二,可以调节插针的位置,位置调节好后,再将插针插入患者胸腔,方便医务人员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51449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438586.8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G13/0018 , A61B1/00142 , A61B1/00147 , A61B1/2676 , A61G1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防污染多功能气管镜操作工作台,包括床体、框架、让位孔、固定板、弹簧、滑板、连接套、夹板、空气净化器、第一管道、排气扇、制氧机、第二管道、手套,该防污染多功能气管镜操作工作台,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将患者呼出的气体与医护人员进行隔离处理,还可将患者呼出后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有效的防止患者呼出后的气体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等现象的发生,对医护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2955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0143117.0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B1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呼吸科重症用胸腔穿刺引导定位装置,包括卡板、螺栓、升降机构、移动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导向管,该呼吸科重症用胸腔穿刺引导定位装置,医护人员先通过对该装置的升降机构以及移动机构的配合使用,将导向管移至患者所需穿刺部位的上方位置,医护人员再通过对该装置的角度调节机构,将导向管在患者穿刺部位的上方进行角度调节处理,医护人员再将穿刺针先穿过导向管再穿刺至患者体内,由上述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还提高了穿刺针穿刺至患者体内的定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09173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76073.5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M1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6/0051 , A61M2016/0027 , A61M2205/33 , A61M2205/35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辅助呼吸系统,包括机箱、安装在机箱内的控制器以及对称设置在机箱两侧的履带行走模块,机箱内底部安装有一供氧模块,其上端一侧开设有一输氧管出口和一机械手出口,还包括一输氧管和一蛇形机械臂,输氧管一端螺纹连接有一输氧罩,所述蛇形机械臂一端安装有一夹持臂,夹持臂上安装有一双目视觉传感器,其内安装有一三维数字罗盘,蛇形机械臂基于双目视觉传感器以及三维数字罗盘将输氧罩输送到对应的目标位置,所述输氧管的内壁上间隔黏贴安装有若干薄膜压力传感器。本发明通过机器视觉和机械手的协同工作,实现了输氧罩的随动,从而可以很好的避免输氧罩的偏离;使得整个装置便于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53073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47342.4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气管患者内镜检测用辅助器,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解决了支气管患者内镜检测时患者头部的快速定位,头部定位网罩定位力度的调节,患者嘴部快速支撑的问题,包括内镜检测床体,所述内镜检测床体的外侧安装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由第一定位杆、第一锁定板和第二锁定板共同组成;所述安装架安装在第一定位杆的上方位置,安装架的内侧安装有一个连接螺母。通过头部定位网罩和弹簧相配合实现了患者头部的快速定位,通过头部定位网罩起到支气管患者内镜检测辅助的效果,将头部定位网罩设置为弹性连接,实现了头部定位网罩对患者头部的柔性定位,解决头部定位网罩对头部夹紧力度调节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295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43117.0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B1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呼吸科重症用胸腔穿刺引导定位装置,包括卡板、螺栓、升降机构、移动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导向管,该呼吸科重症用胸腔穿刺引导定位装置,医护人员先通过对该装置的升降机构以及移动机构的配合使用,将导向管移至患者所需穿刺部位的上方位置,医护人员再通过对该装置的角度调节机构,将导向管在患者穿刺部位的上方进行角度调节处理,医护人员再将穿刺针先穿过导向管再穿刺至患者体内,由上述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还提高了穿刺针穿刺至患者体内的定位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