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656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489251.6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充填方法,包括:通过制备固碳充填材料,对二氧化碳进行固定,随后将二氧化碳充填材料送至井下采空区;其中,二氧化碳充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直接湿法矿化法与间接矿化法;直接湿法矿化法包括:向搅拌罐中输送矿化原料、胶凝材料与煤基骨料进行搅拌混合,并向搅拌罐中泵入二氧化碳与水,制得二氧化碳充填材料,将二氧化碳充填材料通过充填工业泵送入井下采空区;间接矿化法包括:将胶凝材料、煤基骨料输送至搅拌罐,将矿化原料进行矿化后输送至搅拌罐,搅拌制得二氧化碳充填材料,将二氧化碳充填材料泵入井下采空区。本发明提供了突破煤炭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89251.6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充填方法,包括:通过制备固碳充填材料,对二氧化碳进行固定,随后将二氧化碳充填材料送至井下采空区;其中,二氧化碳充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直接湿法矿化法与间接矿化法;直接湿法矿化法包括:向搅拌罐中输送矿化原料、胶凝材料与煤基骨料进行搅拌混合,并向搅拌罐中泵入二氧化碳与水,制得二氧化碳充填材料,将二氧化碳充填材料通过充填工业泵送入井下采空区;间接矿化法包括:将胶凝材料、煤基骨料输送至搅拌罐,将矿化原料进行矿化后输送至搅拌罐,搅拌制得二氧化碳充填材料,将二氧化碳充填材料泵入井下采空区。本发明提供了突破煤炭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832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01106.3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明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割大肠积液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从三维肠道影像中提取骨架体积最大的目标骨架,并将其作为初始分割区域;基于所述初始分割区域,使用主动轮廓模型进行轮廓提取,以获得肠部分割结果;计算所述肠部分割结果在截面区域的最小包围圆;使用高斯混合模型在所述最小包围圆内拟合大肠区域的概率分布和大肠积液区域的概率分布;以及将拟合结果输入至图割算法模型进行积液分割,以从大肠区域中分割出大肠积液区域。利用本申请的方案,可以准确提取大肠积液区域,后续通过将大肠积液区域与大肠区域结合,可以分割出完整的大肠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40151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29638.9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9D161/00 , C09D109/06 , C09D107/00 , C09D109/00 , C09D167/06 , C09D161/06 , C09D7/61 , C09D7/65 , C09D111/00 , C09D163/00 , C09D181/04 , C09D109/02 , C09D175/04 , C09D195/00 , C09D4/06 , C09D4/02 , C09D161/28
Abstract: 一种沥青路面修复材料,其属于工程材料领域,该沥青路面修复材料包括包括热固性聚合物的单体和/或热固性聚合物的预聚体20-60份,抗氧化剂2-8份,促进剂1-8份,掺合料10-30份,热塑性聚合物5-60份,引发剂10-40份,增强剂10-20份,稀释剂1-60份,集料10-40份。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路面修复材料具有凝结速度快,30min内即可修复路面恢复交通,强度高,高密水性,耐磨性以及施工简易等优点。通过该沥青路面修复材料修复的路面抗压强度可达100MPa,湿轮磨耗值小于800 g·m-2,负荷车轮粘附砂量浸水1d小于450 g·m-2。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20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94019.8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12N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甲烷产聚‑β‑羟基丁酸酯的甲烷氧化菌‑异养菌混合菌群的驯化方法,属于生物可降解塑料合成和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利用富含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为原料,在以甲烷为碳源,以氮气为氮源,向培养基中添加铜元素以提高MMO活性的条件下,进行甲烷氧化菌‑异养菌混合菌群的富集驯化,最终获得稳定的高效利用甲烷生产PHB的甲烷氧化菌‑异养菌混合菌群。该方法利用甲烷氧化菌‑异养菌混合菌群以甲烷为底物进行PHB合成,在降低PHB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获得的PHB产品在废弃不用时可以在厌氧条件下再次降解为甲烷,实现底物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60702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033773.4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吸收结合厌氧好氧转化同步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属于工业烟气治理领域。吸收SO2产生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的溶液进入厌氧生物反应器,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将硫酸盐和亚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含有硫化物的溶液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吸收NOx产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溶液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微生物将硫化物转化为单质硫,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为N2。将好氧生物反应器产生的含单质硫混合液经硫回收系统处理得到含量较高的硫磺回收利用,硫回收系统得到的碱性溶液返回脱硫和脱硝吸收塔循环。该工艺合理、能耗低、投资运行费用少和二次污染小,同步烟气脱硫脱硝并回收单质硫,是一种理想的烟气脱硫脱硝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3771798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10001641.9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砒砂岩改性材料,属于建筑材料领域。该材料包括砒砂岩或砒砂岩原岩、具有火山灰活性或潜在水硬性的成岩掺合料、通用硅酸盐水泥和水;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具有火山灰活性或潜在水硬性的成岩掺合料:0.5%-60%;砒砂岩或砒砂岩原岩:40%-90%;通用硅酸盐水泥:0.5%-10%;成岩剂:0.5%-15%;水:5-20%。该砒砂岩改性筑坝材料具有材料强度高、干缩变形小、耐水性强、易于取材制作、施工方式简便等优点。本发明的改性砒砂岩材料90天抗压强度可达3MPa-25MPa,浸水软化系数可达0.7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607029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33773.4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吸收结合厌氧好氧转化同步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属于工业烟气治理领域。吸收SO2产生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的溶液进入厌氧生物反应器,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将硫酸盐和亚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含有硫化物的溶液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吸收NOx产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溶液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微生物将硫化物转化为单质硫,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为N2。将好氧生物反应器产生的含单质硫混合液经硫回收系统处理得到含量较高的硫磺回收利用,硫回收系统得到的碱性溶液返回脱硫和脱硝吸收塔循环。该工艺合理、能耗低、投资运行费用少和二次污染小,同步烟气脱硫脱硝并回收单质硫,是一种理想的烟气脱硫脱硝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3771799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01710.6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性砒砂岩免烧砖,属于建筑材料领域。该免烧砖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具有火山灰活性或潜在水硬性的成岩掺合料:10%-50%;通用硅酸盐水泥:10%-15%;成岩剂:0.5%-40%;水:8%-12%;砒砂岩:45%-70%。按上述比例混合,对上述各组分压力成型,进行自然养护、在温度为30℃-60℃的条件下大棚养护、在温度为20-30℃湿度大于90%的条件下标准养护或在温度为60℃~210℃蒸汽养护,得到改性砒砂岩免烧砖。砒砂岩免烧粘土砖在当地将会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加之其价格低廉,原材料获取方便,适合在当地推广,有助于推动国家的新农村政策。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22150.1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强非均质条件下地下水污染源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地下水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合理概化水文地质条件,构建地下水溶质运移概念模型;采用随机采样方法生成表征污染源排放强度的若干组工况、通过序贯高斯模拟生成含水层渗透系数场;基于含水层渗透系数场,构建地下水溶质运移‑双域基准模型;将若干组工况逐一输入地下水溶质运移‑双域基准模型,由此形成“模型输入‑模型响应”的样本并构成训练样本集和检验样本集;采用深度学习‑CNN算法,基于训练样本集构建地下水污染源识别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可精准识别污染源位置及排放强度,有效提高了污染源识别效率和精度,可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