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118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590868.0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西旬邑青岗坪矿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风险矩阵法的应力、瓦斯复合灾害分区分级协同治理方法,该基于风险矩阵法的应力、瓦斯复合灾害分区分级协同治理方法,通过应力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井下采掘过程中工作面的应力演化情况,自动生成应力等值线,并有效划分低应力区域、中应力区域和高应力区域;通过瓦斯地质可视化系统将工作面区域瓦斯赋存情况可视化,有效提高工作面瓦斯赋存的评估精度,准确划分低瓦斯区域、中瓦斯区域和高瓦斯区域,并结合现场情况考察不同瓦斯赋存区域的有效抽采半径;在瓦斯地质可视化系统与应力监测系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风险矩阵法对工作面区域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判定和风险评估,有效划分出低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高风险区域和重大风险区域,并针对不同风险区域差异化采取差异化治理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6771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86862.6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西旬邑青岗坪矿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掘进式的煤层卸压增透装置,属于煤矿开掘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壳、破岩刀具组件、微型动力供应组件、动力传送组件、行走组件、钻屑排送组件和控制组件,安装壳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环形安装架、安装柱、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安装柱固定焊接于环形安装架的内侧,环形安装架的内部固定焊接有两个定位板,安装柱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通过外界驱动机构插入孔带动调节钮旋转,从而主动锥齿轮通过从动锥齿轮带动双向螺纹杆旋转实现两个连接柱靠近,直至连接柱脱离连接孔即可将破岩刀片取下,拆卸方便快捷,便于后期将钝化的刀片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6480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24371.7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西旬邑青岗坪矿业有限公司 ,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文彬 , 牛永寿 , 张书金 , 李青松 , 关景顺 , 衡献伟 , 侯宝林 , 左金芳 , 郭健 , 付金磊 , 陈蒙磊 , 耿文博 , 尧春洪 , 林华颖 , 龙杰 , 李辉勤 , 孟家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距离煤层群增、抽、固一体化快速消突揭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现场煤层赋存情况,合理设计水力割缝钻孔,结合水力割缝钻孔的影响范围合理布置水力压缝钻孔位置;S2,按照施工顺序逐一施工水力割缝钻孔;S3,按照施工顺序逐一施工水力压缝钻孔;S4,对揭煤区域煤层进行逐一消突验证。本发明利用水力割缝钻孔和水力压缝钻孔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水力化措施,对揭煤区域煤层群进行扰动,改良煤体透气性,提高煤层透气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能够实现煤层群透气性的整体提升,加大揭煤区域煤层群的瓦斯抽采效率,固化揭煤区域煤岩体,提高煤岩体的整体性,保证了揭煤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69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07724.1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复杂地质条件瓦斯防控机器人集群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煤矿采集过程中地质勘探、巷道掘进以及抽采钻孔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建立实时三维地质模型;根据利用采掘工作面的实时数据,建立采掘工作面的精细化模型;根据瓦斯分布历史数据以及抽采钻孔布设数据,结合神经网络训练瓦斯突出与机器人采集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异常检测与自适应算法,建立自适应智能预警模型;根据实时三维地质模型、采掘工作面的精细化模型、瓦斯突出神经网络模型以及自适应智能预警模型,实现复杂地质条件瓦斯防控机器人集群控制。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确保安全高效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662420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22729.7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瓦斯抽采的智能设计与审查方法及其装置,包括:瓦斯抽采泵,其一端设置有抽采主管,抽采主管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抽采分管;抽采分管的一端设置有支管机构,支管机构包含固定管、多个管套、抽采连接管、多个抽采支管、多个固定盘和多个进料孔,多个抽采支管等距设置于抽采连接管的底部,固定盘固定于管套的内壁,多个进料孔开设于管套的外壁底部,固定管上设置有防护机构,管套的内腔设置有防堵机构。本发明利用支管机构、防护机构和防堵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便于防护机构和防堵机构能对管套底部的进料孔进行防护,降低地质层上的土块或煤渣块对进料孔造成堵塞,提高瓦斯开采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52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05956.4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量数据融合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判识综合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可定量表征的常规指标对煤层工作面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价,并对常规指标进行权重系数分配,再引入用于定性表征的基础信息作为综合指标系数,将定量表征的常规指标和定性表征的多参量基础信息相互融合进而实现综合预警,本发明的预警方法能够对监测区域真实情况的一致性进行描述,以更真实、更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弥补了常规指标预警的不足,为煤矿现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判识提供更精准的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8360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19767.8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低值瓦斯分级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煤矿安全领域,包括采集煤矿瓦斯监控数据,并对瓦斯监控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根据所述煤矿历史数据计算并分析瓦斯浓度波动特征,并根据所述瓦斯浓度波动特征计算当前瓦斯浓度偏离系数;动态调整预警阈值,并根据调整后的阈值设置三级预警系统的各级阈值;根据实时瓦斯浓度数据与预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当前的预警级别,并执行各级预警应对策略和措施。本发明通过建立低值瓦斯预警机制,将瓦斯治理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全面提升了煤矿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远程监察监管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31063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0606149.4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瓦斯含量快速测定方法及便携式装置,包括计算机处理系统、解吸、加热、粉碎、数据传输等多功能可解吸煤样罐组成,将解吸量筒、感应秤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处理系统中,瓦斯含量求解过程在计算机处理系统中完成,并且需要进行体积标定,根据第一次解吸试验求解了自然解吸瓦斯含量,利用#imgabs0#法求解损失的瓦斯含量,利用多功能煤样罐自身可粉碎加热功能,求解了煤样粉碎前后解吸的瓦斯含量,利用公式求解了常压未解吸的瓦斯含量。本发明能有效实现井下一体化获取煤层瓦斯含量,为煤矿企业瓦斯防治提供重要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3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23261.3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5/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瓦斯地质可视化的预测方法及其装置,包括承载箱和透明板,透明板固定连接于承载箱的正面,承载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模拟煤矿的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隧洞组件,其设置于承载箱的内部,隧洞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多个换气组件,用于模拟隧洞内壁的纸板组件,纸板组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外部,点火组件。本发明利用承载箱、透明板、隧洞组件、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的配合使用方式,在承载箱、隧洞组件、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的作用下可以模拟煤矿矿洞场所,然后根据需求对其内部进行不同浓度的瓦斯进行爆炸试验,并且可以通过透明板观察模拟煤矿矿洞场所内部瓦斯爆炸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41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605958.3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同地质条件下液态CO2致裂增透方法,该方法从解决现场实际应用问题思路出发,可以根据工况不同确定最优的钻孔间距、布孔方式和致裂器装液量等,进而完成液态CO2致裂增透工序,通过致裂半径影响范围评价其致裂增透的效果,进一步为技术人员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开展CO2致裂增透应用,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致裂增透方法更加客观、科学且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