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磁声磁粒子浓度成像的锥形磁芯线圈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0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11693.4

    申请日:2024-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在感应式磁场磁粒子浓度成像(MACT‑MI)中的锥形磁芯线圈设计方法。目前MACT‑MI采用的梯度磁场激励模块是麦克斯韦线圈或矩阵式线圈,为解决所需的磁声信号需要借助高幅值的激励源装置来产生,设备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在MACT‑MI中的锥形磁芯线圈设计方法,将梯度磁场激励改为锥形磁芯线圈。首先根据成像区域设定Maxwell‑Helmholtz线圈参数,确定磁芯位置;其次选择符合锥形磁芯设计标准的软磁性材料,最后通过参数化扫描磁芯的结构参数,计算成像区域磁通密度和磁力的表面平均值,进而确定锥形磁芯的几何尺寸。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设计了专用于MACT‑MI的锥形磁芯线圈,对降低MACT‑MI设备的电磁激励有显著效果,便于设备临床应用。

    一种磁声磁粒子浓度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550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911067260.X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声磁粒子浓度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包括:梯度磁场激励单元,产生梯度磁场并作用于含有超顺磁纳米粒子的成像体;磁声信号采集与显示单元,用于采集磁声信号,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调理和显示;机械驱动扫描单元,驱动磁声信号采集与显示单元进行环形扫描接收超声信号;智能中央控制单元,为梯度磁场激励单元和机械驱动扫描单元提供控制信号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存储与成像单元,将采集到的磁声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对磁粒子浓度进行图像重建。本发明利用声压信息计算出超顺磁纳米粒子浓度矩阵,通过超声探头的环扫来记录每个点声源发出的超声信息,从而求解出不同位置的超顺磁纳米粒子浓度,进而实现整个空间成像。

    一种露天矿用电缆卷放车智能追踪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499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1192550.7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矿用电缆卷放车智能追踪装置及方法,包括:智能图像检测与处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电铲的图像信息,得到前方目标电铲的图像数据;智能目标辨识处理器,计算电缆卷放车相对于目标电铲中心位置的偏移量以及二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将控制信号发送给行走马达驱动模块;行走马达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智能目标辨识处理器发来的控制信号,再将控制命令下发给驱动器,实现电缆卷放车跟随目标电铲同步行进。本发明采用智能追踪技术,实现电缆卷放车随电铲自动匹配行走的功能,使纯机械式的拖拽电缆引发的安全问题得以解决,切实改善采装环节电缆移设作业流程,保障电缆卷放作业中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推动矿山机电设备的智能化发展。

    一种基于电磁超材料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无线供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83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25527.9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超材料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无线供能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发射模块、电磁超材料、接收模块和负载,电源模块与发射模块之间电性连接,发射模块的输出端还信号连接有连接发射线圈,发射线圈将产生的交变电磁场传递给电磁超材料,利用电磁超材料汇聚后的交变电磁场传递给接收线圈;接收线圈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接收模块,接收模块信号连接有负载,通过接收模块传递给负载,完成供能作用。本发明通过电源模块、发射模块、电磁超材料、接收模块和负载的相互配合,既可以在线圈中心对准的情况下提高传输效率,又可以在线圈发生横向偏移的情况下保证传输效率,有效地减少漏磁,防止泄漏的的电磁场对人体造成伤害。

    智能矿用煤层振动预测辨识仪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624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90840.7

    申请日:2013-03-2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智能矿用煤层振动预测辨识仪及方法,属于矿井煤层振动灾害信息预警领域,该装置包括振动信号采集模块、振动传感器驱动模块、智能集成振动传感器和人机界面交互集成显示终端模块,还包括智能振动信号检测处理器、智能振动信号预警辨识处理器和智能数据处理软件模块;本发明借助振动信号检测技术、集成智能传感器技术、高阶次信号采集滤波处理技术、高集成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软件模型辨识技术等手段,将煤层振动信息作为灾害信息源,完成了从检测到处理再到预警辨识的过程。

    基于磁负超材料的矿井下电缆故障检测探头组件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17783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02036.7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磁负超材料的矿井下电缆故障检测探头组件,属于电缆故障探测系统设计领域,电缆故障检测探头组件包括:检测探头,多磁负超材料和近零磁负超材料阵列板和镍铁合金外壳。探头一端为平面螺旋线圈,另一端连接着故障显示装置,多磁负超材料阵列放置在探头和电缆中间凹槽处,外壳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的矩形凹槽,近零磁负超材料阵列板放置在其中。多磁负超材料和近零磁负超材料阵列通过过孔连接贴片电容来调整超材料的谐振频率,探头及超材料板利用外壳包裹住。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超材料谐振耦合方式,矿井下复杂电磁波环境的严重干扰导致信号微弱的问题得以解决,保障探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推动矿用井下电缆故障检测的发展。

    矿用井下电缆探伤系统及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386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21431.8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矿用井下电缆探伤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时谐电场发生源、磁电谐振接收智能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时谐电场发生源,连接于被测电缆的一端,用于发出频率幅值可调的时谐电场信号;所述被测电缆的另一端悬空;所述磁电谐振接收智能处理装置,放置于所述被测电缆的旁侧,用于对被测电缆进行探测,并产生同频时谐信号;根据所述同频时谐信号对应的峰峰值沿线变化趋势,确定所述被测电缆是否存在故障。从而能够实现在煤矿井下的电缆故障点的安全检测。在煤矿井下电缆探伤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低压无公害及检测效果更佳的特点,更适用矿用井下电缆实际检测工程应用的需要。

    一种磁声耦合的磁性纳米粒子浓度图像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0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911020966.0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声耦合的磁性纳米粒子浓度图像重建方法,将原始声场信号p″(r)离散为规定声场数据矩阵,根据时间反演法推导式,将声场矩阵信号重建为磁性纳米粒子磁力声源的散度分布;依据麦克斯韦线圈磁特性进行散度逆运算,运用前向差分离散处理方式将磁性纳米粒子磁力声源的散度重建为磁性纳米粒子磁力声源f(r)分布;将磁场信号Bz按照原始声场信号相同的离散方式离散为规定磁密数据矩阵,结合求得的磁性纳米粒子磁力声源,代入利用郎之万理论推导公式重建得到磁性纳米粒子浓度N分布图像。本发明通过采取规定栅格的有限元法采样、选择脉冲基函数作为局部基函数、选择点匹配方式确定权函数的矩量法方式,提高数据的稳定性,具有很高应用前景。

    一种接地网状态电极聚焦式电阻抗成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706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29013.3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一种接地网状态电极聚焦式电阻抗成像系统及方法,其聚焦式电极阵列均匀分布在三维接地网周围,利用同相电流相斥的原理,使得聚焦式电极阵列的上、下聚焦电极输入的恒定电流信号对主电极输入的同相恒定电流信号产生排斥和挤压,使主电极的电流聚焦到接地网场域检测的断面上,实现三维接地网问题二维化处理,并运用牛顿‑拉夫逊电极聚焦式接地网场域电阻率分布重建算法对逆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接地网场域的电阻率分布,从而从图像上反映接地网的腐蚀状态,实现腐蚀状态的诊断,将原有的三维接地网状态电阻抗成像问题转化为研究较为成熟、深入的二维接地网状态电阻抗成像问题,检测效率较高,更接近于实际工程检测应用的需要。

    一种应用于人体植入式设备的超声耦合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1143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50259.1

    申请日:2019-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人体植入式设备的超声耦合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发射端电源管理模块、发射端阻抗匹配模块、超声发射模块、超声接收模块、接收端阻抗匹配模块、接收端电池管理模块、植入式电池、接收端通信模块和发射端通信模块。本发明采用超声波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方式为植入式设备供电,减少了其他方式为人体植入式设备使用者带来的痛苦和危害,更便捷和更安全。采用阻抗匹配技术,降低负载电池阻抗变化对系统能量传输效果的影响,提高了系统能量传输的稳定性,对充电电池进行管理,实时采集电池电量信息,缩短了整个系统的充电时间,进一步减轻了因超声长时间工作对人体造成的潜在危害,保证电池处于正常的电能状态,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