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66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33996.X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重力耦合原位有机蒸汽汽提强化离子液体捕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方法,属于二氧化碳捕集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离子液体解吸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将离子液体、有机溶剂和汽提溶剂混合配制非水离子液体吸收剂;将原料气与非水离子液体吸收剂通入吸收装置中逆流接触,非水离子液体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碳排出非水离子液体富液,非水离子液体富液加热至解吸温度送至解吸装置中分离得到二氧化碳、汽提蒸汽和非水离子液体吸收剂剩余液,汽提蒸汽冷凝后得到高纯二氧化碳气体。本发明的方法在降低系统能耗、提升捕集效率、简化操作流程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多种场合的CO2捕集,如燃煤电厂烟气、工业排放尾气和油田伴生气等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512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07514.9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离子液体改性的有机气体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气体分离与净化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低浓度含氯有机物的分压低、传质动力小、捕集难的问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有机气体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离子液体与有机溶剂混合配制浸渍液;将分子筛加入到浸渍液中,采用超声辅助溶剂热法进行负载,反应结束后加热浸渍液将有机溶剂蒸发,最后进行干燥。本发明离子液体高度分布在SBA‑15表面,形成含氯有机物选择吸附层,同时通过调控离子液体的负载量,使离子液体在SBA‑15的孔道内部设计和构筑新型微孔,甚至形成独特的超微孔,离子液体与含氯有机物的多重氢键及卤键作用与微孔‑超微孔结构的耦合效应,可协同强化低浓度含氯有机物的捕集。所述吸附材料原料丰富易得,合成过程简单,便于规模化制备,且对低浓度含氯有机物的吸附容量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在低浓度含氯有机物捕集和净化分离方面应用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027316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71800.1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B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芳香酯类离子液体体系中电化学还原CO2制草酸的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分别与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磷、十四烷基三己基氢氧化磷合成的芳香酯类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及催化剂,Pb为工作电极、Pt为对电极、Ag/Ag+为参比电极,在H型电解池中进行电化学还原CO2制草酸。该方法具有电流密度大、草酸生成速率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8671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62773.6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离子液体回收有机废气中含氯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通过设计具有氢键‑卤键作用的离子液体吸收剂,吸收剂经过吸收‑闪蒸‑气提耦合,对含氯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高效、高选择性吸收,用以解决有机废气中含氯挥发性有机物在回收过程中存在的吸收能力低、产生废水的问题。本发明所提出的离子液体吸收剂经再生后可重复使用,吸收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回收的含氯挥发性有机物纯度大于99%,含氯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率大于99%,不仅实现了绿色高效回收、无废水排放,而且尾气满足排放要求,是替代传统技术的绿色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电池、医药、农药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1027316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571800.1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B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芳香酯类离子液体体系中电化学还原CO2制草酸的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分别与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磷、十四烷基三己基氢氧化磷合成的芳香酯类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及催化剂,Pb为工作电极、Pt为对电极、Ag/Ag+为参比电极,在H型电解池中进行电化学还原CO2制草酸。该方法具有电流密度大、草酸生成速率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577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175105.7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负载型离子液体高选择性吸附分离极低浓度CO2的方法,属于气体分离与净化技术领域。所述的多孔负载型离子液体是以具有微‑介孔或介孔结构的固体材料为载体,通过氨基酸类功能离子液体负载改性的吸附剂,不仅原料丰富易得,合成过程简单,便于规模化制备,而且离子液体中氨基基团和氧负基团与CO2分子间的多位点作用与微‑介孔或介孔效应,可协同强化极低浓度CO2捕集或脱除。同时,采用加热或减压方式可将CO2完全解吸,再生后负载型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且吸附性能保持稳定。该方法具有吸附剂合成简单、极低浓度下CO2容量和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在CO2捕集和净化分离方面应用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0604031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413058.8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35/10 , B01J23/889 , B01J23/888 , B01J23/887 , B01J27/199 , C07C47/22 , C07C45/35 , C07C57/055 , C07C51/2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涂层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涂层催化剂的方法是将含活性组分的催化剂粉体在离子液体的作用下涂覆到惰性载体上,得到的涂层催化剂的外层活性组分含有钼、铋等氧化物,内层是氧化铝、氧化硅等惰性载体。催化剂制备时,可将催化剂粉体、离子液体一同(或分别)分散在乙醇中,并(同时)喷涂到惰性球形载体上,得到涂层催化剂。该催化剂经干燥、焙烧等处理后形成特定分布的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且在丙烯氧化制备丙烯醛、(甲基)丙烯醛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酸和异丁烯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时具有优良的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07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00671.1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一种疏水性离子液体萃取分离甲基丙烯酸(MAA)-水体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273.15-353.15K温度下,用疏水性离子液体为萃取剂,采用间歇或者连续萃取的方法将甲基丙烯酸从其水溶液中分离出来,其中甲基丙烯酸水溶液中甲基丙烯酸的质量分数为0.1%-50%,萃取剂离子液体用量为甲基丙烯酸水溶液质量的10%-100%。作为萃取剂的离子液体为疏水性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和胺类离子液体。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离子液体萃取剂萃取能力强且分离过程不需要调节体系pH值及添加有机溶剂,操作简单;离子液体不易挥发,对环境和人体危害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27272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1584230.3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混合基质膜高效分离含氨气体的方法,属于气体分离与净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中的离子液体混合基质膜由质子型离子液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聚合物制备而成,将所制膜材料置于气体分离评价装置的膜池中,在膜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开放金属位点及质子型离子液体的质子氢位点的协同作用下,氨气优先由离子液体混合基质膜的一侧渗透至另一侧,从而实现氨气的高效分离与回收。该方法具有流程简单、高效绿色、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化学气相沉积炉尾气、氨基酸尾气、合成氨驰放气、钼酸铵尾气等含氨气体的分离,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高效氨分离回收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389370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175166.3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膜分离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属于气体分离与净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中的离子液体膜由离子液体与聚合物制备而成,置于膜分离器中,气体经膜分离器一侧与离子液体膜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氢键及络合作用使氨气优先渗透通过至膜的另一侧,实现氨气和二氧化碳的高效分离。该方法具有流程简单、高效环保、易于放大、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氨碳分离回收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