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边坡排水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04896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270024.2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边坡排水系统,包括边坡,边坡设有坡面排水单元和横向排水单元,边坡的坡脚处设有排水沟,排水沟设有若干进水口,排水沟设有阻隔单元,阻隔单元将排水沟分为顶部排水沟和底部排水沟,顶部排水沟和底部排水沟相连通;横向排水单元包括若干横向排水管,各横向排水管沿边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横向排水管的一端位于边坡内,各横向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边坡的坡面,各横向排水管远离边坡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密封组件。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在发生滑坡后坡体上游的积水可以通过底部排水沟快速排出,并且密封组件可以及时打开,及时排出坡体内的积水,降低了边坡发生滑坡的几率,适用于岩土边坡排水。

    黄河上游多灾种预警数据仓库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499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78924.6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河上游多灾种预警数据仓库,包括从后到前依次设置的四层:数据源层、后端层、仓库层和前端层;数据源层提供数据仓库所需要的基本数据,根据对象划分为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监测数据;后端层是数据的ETL,对来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加载;仓库层用于存储处理后的数据,并进行分类;前端层提供数据分析页面,对数据实时展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对空间数据的组织与存储,能够快速定位和检索空间数据,提高数据的查询效率;多维数据的分析,提升灾害预警的效率;空间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不锈钢筋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292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910634917.X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不锈钢筋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不确定不锈钢筋混凝土细观结构组成、各细观结构的模型建立、各细观组分的本构关系及细观材料参数的确定,在确定粗骨料、砂浆、砂浆‑粗骨料界面、钢筋‑砂浆粘结界面的细观材料参数的条件下展开不锈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细观有限元分析;本发明通过基于细观力学理论,从细观结构组成、各细观组分本构关系、细观参数的确定及边界约束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表述,拟定出了二维实体建模中不锈钢筋实体结构的简化方法,研究了不锈钢筋‑砂浆基体粘结层细观材料的参数赋值方法,分析了界面性能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结合计算结果确定粘结层抗拉强度的建议取值范围。

    一种混杂纤维和纳米材料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047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68837.0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杂纤维和纳米材料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将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纤维、减水剂与碱激发剂混合均匀;再加入偏高岭土、粉煤灰、细骨料和粗骨料,搅拌均匀,即制得混杂纤维和纳米材料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本发明针对地聚合物混凝土易开裂、韧性低等缺陷,开发了一种混杂纤维和纳米材料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通过在地聚合物混凝土中掺入增强纤维和纳米材料,有效地提高了所制得混杂纤维和纳米材料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冲击性。

    一种碎石增强高聚物复合材料的细观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34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89546.2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石增强高聚物复合材料的细观分析方法,获取碎石增强高聚物复合材料SRP中碎石的结构特征的参数值和统计模型,建立随机碎石数值模型和结构模型,经过网格单元剖分,并建立SRP各组成单元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在建立SRP数值模型边界条件后,根据本构关系、破坏准则和SRP各组成单元的材料属性,计算SRP力学性能。本发明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反映真实界面中的碎石形貌,计算方法能够较好的预测和揭示SRP承受外部荷载作用时的弹性模量、强度变化和破坏过程,同时也证明了本数值模型的准确性、适用性和稳定性,为建立更加完善的SRP细观数值模型、找到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技术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