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811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93234.6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嵩山实验室 ,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 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克服太赫兹IRS通信中波束色散的联合波束设计方法,其步骤为:首先,搭建一个IRS辅助的太赫兹多用户通信系统,在IRS应用时延对齐调制,引入额外的延时,计算用户在子载波上接收到的信号;其次,根据用户在子载波上接收到的信号计算用户在子载波上的信干燥比,并根据信干燥比计算用户的可达和速率;最后,以用户的可达和速率的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再利用交替优化算法将目标函数分解为多个子优化目标,并分别利用SDR和MM算法对多个子优化目标进行求解,得到用户的可达和速率的最大值。本发明通过在IRS上引入延时可以克服由IRS反射单元频率独立特性引起的波束色散问题,提升多用户的和速率,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393233.1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嵩山实验室 , 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对齐调制和有源RIS的太赫兹ISAC系统设计方法,其步骤为:首先,搭建一个有源RIS辅助太赫兹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系统,并基于太赫兹ISAC系统计算用户接收到的信号和信号信噪比;其次,采用非相干积累计算静态目标处的照明功率,同时基于有源RIS计算静态目标处接收到热噪声和有源RIS消耗的功率;最后,通过联合设计有源RIS的反射系数和DFBS处的发射波束成形向量来最大化目标的照明功率,并通过半定程序松弛技术求解。本发明优化了DFBS发射波束成形向量和有源RIS的反射系数,提高了感知性能并保证了通信质量;太赫兹ISAC系统利用RIS和DAM的独特优越性,在传感和通信性能方面提供无与伦比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3631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77753.1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 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郑州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郑州海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7/04 , H04B7/06 , H04B7/08 , H04W28/084 , H04W2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感知通信计算一体化资源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全双工集成感知通信计算一体化系统,并将一个本地缓存通过回程链路与全双工基站连接;确定信号模型、通信模型、感知模型、计算模型和缓存模型,根据模型建立系统效用最大化的优化问题;根据优化问题,首先设计最优缓存策略,接着通过联合优化发射波束形成器、接收波束形成器、计算用户本地计算频率、计算用户传输功率和智能反射面被动反射单元相移,最大化通信吞吐量和总计算位(卸载和本地计算位)之和。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本发明的有效性和相比于其他基准算法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46421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54662.X
申请日:2020-03-0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B7/0426 , H04B7/0452 , H04W72/04 , H04W7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规模MIMO的移动边缘计算时延最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信道状态信息计算出每个用户的信道增益,并作归一化处理,得到数据迁移速率;步骤二:考虑到实际中存在的最大功率和能量约束以及各用户之间的公平性,在满足最大能量约束的情况下,得到实际最大传输功率,之后得到最优解;步骤三:根据最优解,进行无线资源分配,为每一个用户分配,让所有用户实现相同的整体延迟。本发明,可以在进行大量用户任务迁移计算的同时,通过无线和计算资源的联合分配,在最大传输功率和能耗约束的情况下,利用有限的计算资源最小化时延,另外使用本发明也能保证稳定的迁移速率和更少的信号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0933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911151608.3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郑州海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大唐伊川新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4W28/14 , H04W4/06 , H04W12/03 , H04W12/122 , H04B7/06 , H04B7/08 , H04B7/024 , H04L67/5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传输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边缘缓存的安全低时延毫米波的传输方法,包括前向传输阶段、接入传输阶段、监听者Eve拦截来自RRH的执行器信息、Eves截获用户k的容量;本发明提高传波速度,低时延,提高了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9091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1151610.0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B7/0413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层安全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NOMA系统下混合预编码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一个单小区第g个波束中第m个用户的信号;当用户的数量可以大于RF链的数量时,对用户进行分组,每组用户包含在一个波束内接收数据,信道状态信息计算出每个用户的信道增益,将其中信道增益最大的用户作为第一组波束的簇头,多余的用户分别计算与各个簇头用户的相关性,选择与之相关性最大的簇头为同一分组;成后我们可以根据簇头所在的信道状态信息生成模拟预编码A和数字预编码dk。本发明高效的完成了用户分组,对后续的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75642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149997.2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B7/06 , H04B7/024 , H04B7/0426 , H04W4/06 , H04W52/14 , H04W52/26 , H04W52/32 , H04W52/34 , H04W52/42 , H04W72/04 , H04W7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安全传输的毫米波云无线接入网络波束设计方法,包括第一步:系统模型建立,第二步:模拟波束设计,第三步:保密速率传输问题;通过各个步骤的设计,达到最大化信息传输的保密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6495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54655.X
申请日:2020-03-0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前向链路组播传输的C-RAN联合波束和功率分裂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首先定义半定波束成形矩阵,并且引入第一辅助变量,得到第一约束条件;步骤S2:通过第一体系对非凸约束继续进行凸优化,引入第二辅助变量,将第一约束条件分为第二约束条件;步骤S3:将第一约束条件转换为第三约束条件;步骤S4:引入第三辅助变量,将第一约束条件分为第四约束条件,并通过一阶泰勒近似技术,将第四约束条件转化第五约束条件;步骤S5:通过引入第四辅助变量,将第一约束条件分为第六约束条件;步骤S6:通过第二体系,完成优化,并通过CVX优化技术迭代求解,直到收敛为止。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解决了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854966.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80 , G06T7/00 , G06T17/0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T7/10 , G06T5/20 , G06V10/8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与深度学习的绞线缺陷检测方法,包括步骤一:硬件实验平台搭建,具体的,将工业相机、投影仪、计算机和标定板固定设置在支架;步骤二:获取相机的参数、图像的单帧位移量,光平面标定,并提取激光线,利用相机拍摄多帧电缆绞线图像,并进行三维重建;步骤三:对三维重建的数据进行图像分割、滤波处理,获取电缆绞线缺陷凸出的三维点云信息,并对三维点云信息进行处理后得到缺陷数据集;本发明能在三维层面观测电缆绞线的深度信息,抓取更多细节,而且融合了FPGA硬件加速深度学习卷积层的训练方法,使得检测效率更高,同时也降低的成本,除此之外,还利用点云数据测量了绞线截矩与线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55578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154661.5
申请日:2020-03-0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B7/0452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用户毫米波MIMO-OFDM系统的混合预编码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MIMO-OFDM系统模型;每一个用户都共用所有M个子载波,一个基站拥有NTX个天线和NRX个射频链,一共有K个单天线用户,其中NRF≤NTX、K≤NRF;第二步:建立宽带毫米波信道模型;考虑到毫米波的信道特点,采用拥有L条散射路径的几何信道模型,每一个用户和基站之间拥有一条散射路径;第三步:多用户毫米波MIMO-OFDM系统的混合预编码。本发明中采用的基于码本的全连接和部分连接混合预编码在性能上很好的实现了向全数字预编码性能的逼近,很大程度上发挥出了毫米波的通信优势和降低系统硬件成本和能源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