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1967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1536613.1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及其车身骨架,车身骨架包括两个前后方向延伸的顶纵梁,两个顶纵梁后端连接有后横梁,顶纵梁上连接有从后向前间隔布置的末封闭环和末二封闭环,末封闭环包括末顶横梁,末二封闭环包括末二顶横梁,顶纵梁上部且位于末二封闭环与末封闭环之间连接有横垫梁,横垫梁不高于末二顶横梁、高于末顶横梁,横垫梁、末顶横梁以及后横梁高度依次降低而使三者的上端部连线构成从前到后逐渐向下倾斜延伸的帽檐安装轮廓线,将车顶后端设置为类似于楔形下压的结构,从而使客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体的后方形成的负压区范围减小,相应的车体受到来自负压区的吸附力减小,客车所受风阻有效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31967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811536613.1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及其车身骨架,车身骨架包括两个前后方向延伸的顶纵梁,两个顶纵梁后端连接有后横梁,顶纵梁上连接有从后向前间隔布置的末封闭环和末二封闭环,末封闭环包括末顶横梁,末二封闭环包括末二顶横梁,顶纵梁上部且位于末二封闭环与末封闭环之间连接有横垫梁,横垫梁不高于末二顶横梁、高于末顶横梁,横垫梁、末顶横梁以及后横梁高度依次降低而使三者的上端部连线构成从前到后逐渐向下倾斜延伸的帽檐安装轮廓线,将车顶后端设置为类似于楔形下压的结构,从而使客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体的后方形成的负压区范围减小,相应的车体受到来自负压区的吸附力减小,客车所受风阻有效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12692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0135551.7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骨架及低风阻客车。低风阻客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车身骨架以及包覆在车身骨架外侧的蒙皮,车身骨架包括侧围,侧围的尾部内收而使客车的尾部从前向后宽度逐渐减小。客车在行驶过程中,气流沿车身向后流动而在车体后方形成负压区,负压区给车体向后的吸附力,吸附力大小与负压区大小相关,车身骨架的侧围的尾部内收而使客车的尾部从前向后宽度逐渐减小,客车的尾部形成类似于楔形的结构,从而使客车在行驶过程中负压区范围减小,从而减小了负压区对车体的吸附力,使客车所受风阻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87176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010234.9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及其后保险杠组件,客车用后保险杠组件包括用于与舱门和舱体合围成后置发动机舱的后保险杠,所述后保险杠上设有用于连通后置发动机舱内外的泄流孔,所述后保险杠上对应于所述泄流孔布置有或泄流孔自身具有用于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空气朝向客车尾部负压区域进行导向的导流结构。通过在后保险杠上开设泄流孔,能够在客车高速行驶时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气流向后引出,减小后置发动机舱内的气流集聚而导致的气压阻力。由于客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在客车尾部形成负压区域,而导流结构可以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空气朝该负压区域所在的方向进行导向,增加负压区域的气压值,减小负压拖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955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339816.7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格栅结构及车辆。车辆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前保险杠,前保险杠中部设有格栅结构,格栅结构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设有前后间隔的固定格栅和进气格栅,固定格栅由多个间隔的固定格栅叶片组成,进气格栅由多个间隔的进气格栅叶片组成,进气格栅叶片和固定格栅叶片前后对应,进气格栅叶片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装配在固定框架上,进气格栅叶片上具有在转动到开启位置处时与对应的固定格栅叶片贴合的第一贴合面。当进气格栅叶片转动到开启位置时与固定格栅叶片贴合,从而避免了在固定格栅叶片与进气格栅叶片之间形成低压区,使空气能够一次性通过固定格栅叶片和进气格栅叶片的外表面,避免了进气格栅叶片对空气造成阻挡。
-
公开(公告)号:CN10938321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81672.7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7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风挡起雾识别系统及方法;还涉及车用玻璃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用于起雾识别的车用玻璃。该车辆风挡起雾识别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处理系统和靶图,该识别系统通过对靶图图像的实时采集、实时处理和比对分析的方法,判断风挡表面是否起雾及起雾的程度,该车用玻璃上设置了靶图,可以用于起雾判断,具有实时性、准确性,避开了实时采集前挡风玻璃图像信息造成的图像内容较大且比较杂乱的现象,而改为对靶图进行图像采集,提高了灵敏度,解决了起雾时刻的判定不精确问题,减少了能源浪费,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826178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21743695.8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格栅结构及车辆。车辆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前保险杠,前保险杠中部设有格栅结构,格栅结构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设有前后间隔的固定格栅和进气格栅,固定格栅由多个间隔的固定格栅叶片组成,进气格栅由多个间隔的进气格栅叶片组成,进气格栅叶片和固定格栅叶片前后对应,进气格栅叶片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装配在固定框架上,进气格栅叶片上具有在转动到开启位置处时与对应的固定格栅叶片贴合的第一贴合面。当进气格栅叶片转动到开启位置时与固定格栅叶片贴合,从而避免了在固定格栅叶片与进气格栅叶片之间形成低压区,使空气能够一次性通过固定格栅叶片和进气格栅叶片的外表面,避免了进气格栅叶片对空气造成阻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441896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1726058.9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风道系统及车辆。空调风道系统包括在乘用车厢的顶部设置的回形风道,回形风道与乘用车厢的长和宽相匹配设置,从而使得回形风道沿乘用车厢的长与宽方向更加均匀的布置,同时沿回形风道设有风道出风口,风道出风口与乘用车厢的两侧围和前侧围、后侧围相间隔,从而使得风道出风口的位置能够更加靠近乘用车厢的中部;当空调出风口相回形风道内供风时,回形风道能够将冷风均匀的送到车厢的长度和宽度的各个区域,而且回形风道上的风道出风口能够向相应边的下方两侧送风,从而使得乘用车厢内的侧围与中部位置均能够被均匀的送风,从而使得乘用车厢内的冷风均匀的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209126673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1423480.2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及其后保险杠组件,客车用后保险杠组件包括用于与舱门和舱体合围成后置发动机舱的后保险杠,所述后保险杠上设有用于连通后置发动机舱内外的泄流孔,所述后保险杠上对应于所述泄流孔布置有或泄流孔自身具有用于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空气朝向客车尾部负压区域进行导向的导流结构。通过在后保险杠上开设泄流孔,能够在客车高速行驶时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气流向后引出,减小后置发动机舱内的气流集聚而导致的气压阻力。由于客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在客车尾部形成负压区域,而导流结构可以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空气朝该负压区域所在的方向进行导向,增加负压区域的气压值,减小负压拖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126839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1423488.9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及其后舱门组件、后保险杠组件,客车用后舱门组件包括后舱门,所述后舱门上设有用于连通后置发动机舱内外的泄流孔,所述后舱门的外侧于泄流孔的上方设有可遮挡泄流孔的封板,所述封板的上端连接于后舱门上,下端为自由端,所述封板为在封板内外压差达到临界值时绕上端朝外摆动以让开泄流孔、内外压差小于临界值时在自重作用下绕上端朝内摆动以遮挡泄流孔的翻转封板。通过开设泄流孔并设置翻转封板,既降低了客车行驶过程中的风阻,也有效实现了对后置发动机舱的防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