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卷管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06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03713.4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卷管机,包括车架、卷盘装置、卡管装置以及刹车机构;在车架的两侧顶部分别设有一支架;所述卷盘装置包括卷筒和支撑轴,在卷筒上绕设有软管;所述卷筒通过支撑轴与两支架转动连接,在卷筒与支撑轴之间还设有卷簧;所述卡管装置位于卷筒的一侧,用于控制卷筒转动或固定;所述刹车机构位于卷筒的另一侧,用于控制卷筒的转动速度。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在有限的甲板空间中实现快速充气作业,并可在充气操作完成后自动回收充气软管,体积小,设备占用空间少,避免甲板杂乱对其他作业的干扰。

    一种多功能速度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550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888476.6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速度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伺服电机和旋转变压器均固定在安装壳体内,旋转变压器与伺服电机轴连接,通过安装壳体一侧的固定件连接外部载体的转轴,启动外部载体,外部载体的转轴带动安装壳体整体转动;2)断开伺服电机,MCU以第一方波为输出信号,并产生励磁信号触发旋转变压器,通过第一定时器对多通道AD采样模块定时采集旋转变压器的数据并传给MCU,经MCU计算获得安装壳体整体的速度和角速度并上传至上位机;3)改变MCU发送的第二方波的占空比,使得伺服电机转动;4)根据多通道AD采样模块反馈的转动角度累加量调整第二方波的占空比,直至调整正确后,停止转动。

    一种惯性导航设备的航姿数据同步误差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29290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56099.5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惯性导航设备的航姿数据同步误差补偿方法,其根据最近时段的导航解算周期载体航姿角速率以及同步时刻与当前导航解算时刻之间的时差,对当前导航解算时刻的载体航姿信息进行补偿。具体包括:计算最近时段的导航解算周期载体航姿角速率;在同步时刻,计算同步时刻与当前导航解算时刻之间的时差;根据当前导航解算时刻的载体航姿信息,最近时段的导航解算周期载体航姿角速率,以及同步时刻与当前导航解算时刻之间的时差,计算得到同步时刻载体航姿信息。本发明中的航姿数据同步误差补偿方法能够实现同步时刻与导航解算时刻实时性同步,从而能够提升惯性导航设备的航姿信息输出实时性和可靠性。

    一种光纤陀螺寻北仪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7400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670430.X

    申请日:2013-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陀螺寻北仪,包括基座、传动装置、转轴、分度盘、支架和电缆I,还包括空心杯电机、电机外座、电机底座、轴承部件、轴承外圈压环、轴承内圈压环和碳膜部件,支架设置有支架底盘和支架体,支架底盘和支架体连为一体,支架体垂直于支架底盘,支架底盘固定在分度盘上;支架体固定设置有检测系统和电路板,检测系统包括一个加速度计和一个光纤陀螺,检测系统用于检测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自转水平分量;电缆I依次经过支架底盘的凹槽、转轴的缺口、转轴的通孔和基座的电缆孔穿出基座。本发明不采用防线缆缠绕结构,简化了结构,采用空心杯电机,减少了构件,大大减小了系统体积,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寻北精度高的优点。

    一种光纤环绕环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5778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85761.8

    申请日:2014-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环绕环装置,包括固定环、光纤环骨架、定位环以及调整环;所述固定环包括圆形板状架体,所述光纤环骨架呈环形,所述定位环为一圆形板体,该定位环通过连接螺栓与架体相连,所述调整环为环体结构,其外径与固定环的外径一致,其内侧侧壁与定位环的侧壁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调整环通过锁紧结构进行定位及固定。本发明能够绕制不同宽度的光纤环,并且提高绕制效率,从而降低加工成本。

    一种基于MEMS器件的惯性测量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745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61644.2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EMS器件的惯性测量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呈圆柱形,沿壳体轴向从前往后依次设有惯组腔、电机腔和控制腔,控制腔内设有控制组件;电机腔内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惯组腔;惯组腔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沿壳体轴向设置且在旋转轴两端设有轴承,旋转轴后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旋转轴上设有IMU组件,IMU组件包括三轴MEMS陀螺仪、三轴MEMS加速度计;IMU组件和电机之间对应的旋转轴上设有导电滑环,在旋转轴前端设有编码器,编码器与控制组件连接,便于控制组件根据惯性数据、反馈的旋转角度和位置信息对电机发送控制指令。本发明所述惯性测量装置具有小型化、轻量化和高可靠性等优点,能满足陆用导航和矿井测斜等技术领域的应用需求。

    一种惯性导航设备振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494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1008036.5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惯性导航设备振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立方体结构的壳体,至少在壳体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安装有减震器,当惯性导航设备安装于壳体中时,惯性导航设备的各外侧面与壳体的侧壁之间均具有间隙;对应的,至少在壳体竖向的一侧侧壁上安装有两个位移传感器,并两个位移传感器的采集端能够正对于所述惯性导航设备,且位移传感器的采集端与惯性导航设备之间具有间距,用于采集惯性导航设备转动时,惯性导航设备与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本发明能够准确测量惯性导航设备在振动时的附加位移,便于评估导航设备及减震装置的性能。

    巷道掘进机自动找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476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53599.9

    申请日:2016-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掘进机自动找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巷道的初始校准点安装两反射面F1和F2;2)在掘进机上对应两反射面F1和F2分别安装激光测距仪A和激光测距仪B;3)建立三维坐标;4)掘进过程中,实时监测掘进机的掘进距离D,激光测距仪A与反射面F1之间的距离为LA,以及激光测距仪B与反射面F2之间的距离为LB;5)掘进机控制器根据步骤4)测得的偏移方向和偏移距离进行实时自动修正轨迹。本发明能够保正工作面沿直线前进,减少工作面连续生产中断的影响,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矿用电子设备设定多个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755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078056.9

    申请日:201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电子设备设定多个参数的方法,需要配置旋钮式电位器、显示器和单片机。具体设定如下:1)将旋钮式电位器旋钮调至底端或顶端,使得电位器中芯输出电压进入死区,保持设定时间后进入参数设定状态;此时显示器会自动循环显示可以设定的不同参数;2)当需要设定的参数出现时,将电位器旋钮调整到死区之外,显示器就会显示被设定的参数以及该参数的即时值;此时转动电位器旋钮即可调整至目标值,停留设定时间后,该参数设定完成;3)然后回到步骤1),重复其它参数设定即可。本发明大大简化了人机交互平台的硬件构成,有利于增强矿用设备防静电和防爆性能,使得井下电子设备使用安全性较大提高,且操作动作简单。

    巷道掘进机自动找正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5476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253599.9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掘进机自动找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巷道的初始校准点安装两反射面F1和F2;2)在掘进机上对应两反射面F1和F2分别安装激光测距仪A和激光测距仪B;3)建立三维坐标;4)掘进过程中,实时监测掘进机的掘进距离D,激光测距仪A与反射面F1之间的距离为LA,以及激光测距仪B与反射面F2之间的距离为LB;5)掘进机控制器根据步骤4)测得的偏移方向和偏移距离进行实时自动修正轨迹。本发明能够保正工作面沿直线前进,减少工作面连续生产中断的影响,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