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7812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971000.0
申请日:2022-08-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8L7/00 , C08L23/22 , C08L11/00 , C08L83/07 , C08L63/00 , C08L79/08 , C08L61/06 , C08K3/22 , C08K3/24 , C08K3/06 , C08K5/14 , C08K3/08 , C08K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辐照磁流变弹性体,所述磁流变弹性体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橡胶基体20~40份、磁性耐辐照增强颗粒60~70份、活性剂2~3份、防老剂1.2~3.7份、补强剂4~8份、软化剂0.8~1.2份、促进剂0~0.2份、硫化剂0.5~1.2份,耐辐照剂0~0.5份,所述磁性耐辐照增强颗粒由磁性颗粒与耐辐照颗粒粘结成颗粒团簇;克服室温硫化橡胶强度低,且不耐辐照的问题,充分发挥橡胶在辐照环境下的减振降噪优势,具有耐辐照、拉伸强度高、耐老化、耐疲劳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82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867231.2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风洞飞机尾撑模型半主动减振装置,包括尾撑支杆、励磁线圈以及MRE层,所述MRE层包裹于尾撑支杆上,所述励磁线圈套于尾撑支杆上用于调节MRE层的自身参数。本发明中半主动减振装置不仅在无输入能量的被动状态下实现一定的支杆振动抑制效果,拥有被动控制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还能够实现不同工况下的参数主动调控,使得支杆固有频率移动避开共振区,达到共振频率移动与阻尼耗能的效果,实现多维振动的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85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34842.X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剪切速率下磁敏智能材料多物理量测试装置,包括装料组件、测试组件和箱体,所述装料组件安装于箱体内并有一腔体用于装盛待测磁敏智能材料,所述测试组件安装于装料组件腔体内并在腔体内形成磁场,所述箱体具有动力输出功能,能够在一定磁场条件下,对待测磁敏智能材料施加旋转剪切作用,然后通过测试组件接收此过程中的多物理量测试信号。本发明可以测试速度、磁场和温度场下磁敏智能材料的力学参数,同时装置的测量范围能覆盖低剪切速率区域和高剪切速率区域,有助于研究磁敏智能材料在不同温度、磁场及高剪切速率下的非线性流变特性与机理,进而为其在装备智能缓冲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762153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1064993.8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压电自供电的阻尼可调电流变液减振器,涉及振动隔离与抑制技术领域,包括外筒、内筒、活塞、线圈、两个活塞杆、两个面弹簧、两个端盖、两个电路系统和多个压电片,外筒和内筒之间填充有电流变液,活塞滑动安装于内筒内部,线圈缠绕于活塞上,活塞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活塞杆,各活塞杆穿过一个端盖并安装有一个面弹簧,各面弹簧上贴设有多个压电片,一个电路系统一端与一个面弹簧上的压电片连接,另一端与线圈连接;另一个电路系统一端与另一个面弹簧上的压电片连接,另一端与外筒和内筒连接。该装置将压电转换的能量用于线圈和电流变液的供电中,能极大地提升能量的利用率,并提升装置的减振性能,具有自适应阻尼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5871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02941.2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8L67/04 , C08L71/02 , C08K13/04 , C08K3/18 , C08K3/38 , C08K7/26 , C08K3/22 , C08K5/378 , C08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热耦合可调谐吸波材料,所述吸波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热塑性粉末47‑67份、磁性颗粒30‑50份、补强颗粒0.4‑0.9份、防老剂1.6‑2.1份;通过将热塑性粉末与磁性颗粒熔融共混,并将该材料置于磁场下并进行加热处理,其热塑性基体会熔融,磁性颗粒会在磁场作用下产生重构,实现磁‑热耦合可调谐吸波特性,且磁性颗粒能够均匀分布于吸波材料中。该吸波材料具有较高力学强度及韧性,宽频、能够根据温度以及磁场变化自主调节吸收频带,可满足结构功能一体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455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92895.2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柔性夹具,包括若干个阵列排布的电磁锁紧装置,所述电磁锁紧装置包括缸筒组件、密封滑动配合安装于缸筒组件内的滑移组件、设置于缸筒组件上的励磁线圈、连接于滑移组件上并伸至缸筒组件外的夹持部以及填充于缸筒组件内的磁流变液,所述滑移组件将缸筒组件内沿滑移方向至少分隔为两个腔室,所述滑移组件上开设有供磁流变液在各个腔室流动的过流通道,所述励磁线圈控制磁流变液的粘度可使得滑移组件形成锁止状态或者滑移状态。本发明的夹具利用磁流变液设计成电磁锁紧装置,并组合成阵列式夹具,对具有复杂曲面轮廓的精密工件进行夹持,且自适应于各种复杂曲面轮廓。
-
公开(公告)号:CN1087277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75821.6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8L23/16 , C08L91/06 , C08K13/06 , C08K9/10 , C08K3/18 , C08K3/36 , C08K5/378 , C08K3/22 , C08J3/28 , C08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耐热及拉伸特性的磁流变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密炼机中将改性羰基铁粉、硅烷偶联剂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均匀,使羰基铁粉表面包覆一层由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和硅烷偶联剂组成的聚合物,然后加入三元乙丙橡胶、增塑剂和补强颗粒进行充分混炼,制得混炼胶;b、将混炼胶置于开炼机中,加入防老剂和硫化剂进行开炼包辊,然后将得到的物料注入到模具中,在磁场下进行预结构处理,之后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成型,即可制得具有高耐热及拉伸特性的磁流变弹性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就能够克服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备磁流变弹性体所存在的技术难题,发挥其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534011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56688.6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刚度阻尼可调的永磁式磁流变隔振支座,由磁流变隔振器和升降台串联构成,属于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磁流变隔振器由上盖板、内套筒、磁流变弹性体、上永磁体、下永磁体、胶囊和磁流变胶构成;升降台由手柄、移动板、上固定块、上导轨组、滑块组一、X型剪式机构一、下固定块、固定板、双旋向丝杠、滑块组二、X型剪式机构二、轴承、下连接基座、上连接基座和下导轨组构成。上永磁体、磁流变弹性体和下永磁体构成刚度调节单元;上永磁体、磁流变胶和下永磁体构成阻尼调节单元。利用升降台改变上下永磁体间距,产生强度大小可调的磁场,进而实现隔振支座刚度和阻尼连续调节。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振动激励对隔振支座刚度和阻尼参数的要求,环境适应性强,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成本低、参数调节连续、无需外部电源供电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49820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810069551.8
申请日:2008-04-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60R21/0132 , B60R1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技术的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及缓冲吸能方法,缓冲装置包括汽车保险杠、通过法兰盘安装在保险杠与车架横梁之间的磁流变缓冲器以及反馈回路,其中磁流变缓冲器由螺旋弹簧、励磁铁心、活塞、活塞杆、缸筒、磁流变液、第一励磁线圈、磁流变弹性体以及第二励磁线圈组成,反馈回路由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组成,控制器在汽车碰撞发生的瞬间,判断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信号差值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并根据碰撞的速度不同,自适应调节输出至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的电流,改变汽车的碰撞缓冲系统的刚度和阻尼,从而降低碰撞对乘员损伤和汽车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1216371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710093252.3
申请日:2007-12-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控制模块环境耐久性测试通用平台由工业控制计算机、信号发生子系统、状态监测子系统、模拟负载子系统箱、环境实验箱、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组成。该系统建立在电喷发动机的控制技术,多层CAN总线网络通信技术,耐久性测试规范,PCM长期可靠性评估方法等关键技术之上,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能够提供汽车传感器模拟信号和执行机构的动作,实时控制环境变量和大功率直流电源,在线监测PCM运行状态,利用可靠性评价专家系统对PCM的耐久性做出评估。该平台兼容多厂家、多种型号PCM的环境耐久性测试,是个开放式的测试系统,并具有很强的升级拓展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