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二异辛酯的合成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26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14084.2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磷酸二异辛酯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二异辛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搅拌异辛醇并向异辛醇中分批加入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加毕后得到反应体系Ⅰ,反应体系Ⅰ反应2~12h;向反应体系Ⅰ中加入过量碱后加入卤代异辛烷,得到反应体系Ⅱ,反应体系Ⅱ反应40~60h,得到磷酸二异辛酯。本发明以五氧化二磷、异辛醇和卤代异辛烷为原料合成磷酸二异辛酯,只产生少量卤盐和少量水,克服了三氯氧磷对环境影响大的问题,以及混合磷酸酯或者磷酸三异辛酯成本高的问题,具有生产指标稳定、工艺控制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优点。

    2-羟基-5-甲氧基苯乙酮的微波合成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95697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699196.2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产品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2‑羟基‑5‑甲氧基苯乙酮的微波合成工艺,包括合成步骤:酚酯在微波辐射作用下,在碱性环境中反应生成邻羟基苯乙酮。本方案创新地采用绿色有机合成技术—微波合成,避免了使用路易斯酸,解决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本方案还克服常规Fries重排需要高温的条件的问题,在较低温度下可以较快反应,选择性良好并且更安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具有反应时间短、收率高、副反应少、操作简单和环境友好等优势的2‑羟基‑5‑甲氧基‑苯乙酮及同位置取代基酮的合成工艺的技术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萃取技术制备锂电池三元前驱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365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458875.0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萃取技术制备锂电池三元前驱体的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使用萃取有机相萃取料液中的镍、钴和锰离子,获得负载有机相;用特定反萃水相来反萃该负载有机相,控制好反萃条件,使镍、钴、锰的反萃过程与前驱体结晶过程同步进行,前驱体形核与生长被限制在反萃过程中形成的超细液滴内,实现对晶粒粒径的有效控制和三种元素在原子水平上的均匀混合,进而获得超细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本技术方案融合萃取与超细粉体制备等技术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备方法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方案在实际生产中便于操作控制,非常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具有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利用萃取技术制备锂电池三元前驱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365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58875.0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萃取技术制备锂电池三元前驱体的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使用萃取有机相萃取料液中的镍、钴和锰离子,获得负载有机相;用特定反萃水相来反萃该负载有机相,控制好反萃条件,使镍、钴、锰的反萃过程与前驱体结晶过程同步进行,前驱体形核与生长被限制在反萃过程中形成的超细液滴内,实现对晶粒粒径的有效控制和三种元素在原子水平上的均匀混合,进而获得超细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本技术方案融合萃取与超细粉体制备等技术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备方法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方案在实际生产中便于操作控制,非常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具有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同时处理不同浓度料液的铜萃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36761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610828070.5

    申请日:2016-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处理不同浓度料液的铜萃取工艺,工艺中采用的铜萃取系统包括两级萃取单元和反萃设备,所述萃取单元包括萃取设备和储罐,所述萃取设备连接有进液管道和排液管道,萃取设备和所述储罐通过水相进管和水相出管连通形成一个循环,萃取设备中的水相通过水相进管进入储罐中,储罐中的水相通过水相出管回到萃取设备中;两级萃取单元的萃取设备和反萃设备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循环;利用该萃取系统进行铜萃取。使用本发明工艺,相对于传统两级萃取一级反萃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铜回收率可以提高超过30%,回收率提高非常明显,效果显著,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一种硝酸废液资源化处理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37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1388.3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萃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硝酸废液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第一次分离步骤和第二次分离步骤,第一次分离步骤采用四级以上错流萃取工艺,单级萃取得到负载有机相,最后一次萃取得到的萃余液待用,将单级萃取得到的负载有机相混匀后得到负载有机相Ⅰ,使用反萃剂Ⅰ反萃负载有机相Ⅰ,获得反萃液Ⅰ;在第二次分离步骤中,使用碱性物质调整萃余液的pH值至2.5~3,再使用磷酸类萃取剂萃取,获得负载有机相Ⅱ,再使用反萃剂和反萃剂Ⅲ分步反萃负载有机相Ⅱ,获得反萃液Ⅱ和反萃液Ⅲ。如此,反萃液Ⅰ和反萃液Ⅲ中富集铁,反萃液Ⅱ中富集铜,从而实现铜铁与硝酸废液的分离以及铜与铁的分离,进而实现硝酸废液的资源化利用。

    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929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588573.5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钴萃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深度除铜;步骤二、深度除铁铝:向深度除铜液A中加入氧化剂和沉淀剂除铁、铝,搅拌后过滤,得到含钴溶液C;步骤三、深度除杂:向含钴溶液C中加入磷类萃取剂,除杂后得到除杂后液D;步骤四、协同萃取剂萃钴:将协同萃取剂与稀释剂配制成萃钴有机相,将萃钴有机相与除杂后液D进行萃取,萃取完成后,形成负钴有机相和萃余液,负钴有机相经酸洗涤、反萃钴、纯水洗涤后形成再生有机相。本发明采用氧化剂和沉淀剂协同作用,并增加了深度除杂步骤,以确保溶液中的铜、铁、铝等杂质不进入后续回收钴步骤中,保证含钴反萃液的纯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