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510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64294.4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22F10/28 , B22F10/64 , B22F5/10 , B22F9/08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80/00 , B33Y70/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1D9/00 , C21D6/00 , C21D1/18 , G01C19/66 ,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的激光陀螺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零件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轻量化的精密激光陀螺壳体制备周期长、工艺条件高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所述激光陀螺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合金粉末;将壳体三维设计图导入SLM打印设备,并将所述合金粉末置于SLM打印机粉缸内,设定工艺参数,打印合金部件;将合金部件进行热处理。本发明制备方法在保证激光陀螺壳体良好性能的同时,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工艺条件要求和生产成本,促进激光陀螺壳体在航空航天、航海、军事领域、地球科学研究、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领域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63884.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室温铁磁性的TiO基稀磁半导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半导体薄膜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具有室温铁磁性的TiO基稀磁半导体薄膜,以过渡金属离子为施主掺杂的方式,以陶瓷靶材为基础,采用激光脉冲沉积技术,制得具有室温铁磁性的TiO基稀磁半导体薄膜;半导体薄膜的化学成分符合化学通式Ti1‑xMxO2,M为过渡金属,选自ⅦB和Ⅷ族,其中0<x≤0.1;并且在控制衬底材料的加热温度、激光的功率和氧分压等参数,提高金属和半导体之间的自旋注入效率,保证所得稀磁半导体薄膜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880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61935.1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磁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膨胀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001~0.2,Ni 30~34,Co 2~6,Nb 0.05~0.5,Mo 0.1~0.5,Cu 0.05~0.5,Si<0.2,Mn<0.2,P<0.020,S<0.015,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软磁合金采用如下步骤制备:配料→真空感应熔炼电极棒→真空自耗重熔→开坯、锻造、机加工→分级热处理;该软磁合金在‑50~100℃膨胀系数α≤1.0ppm/℃。该合金具有较高最大磁导率和低的膨胀系数的组合,适用于制作有低膨胀性能和高软磁性能要求的零部件,特别是石英加速度计轭铁。
-
-
公开(公告)号:CN112853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21372.2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2C38/30 , C22C38/22 , C22C38/06 , C21D8/12 , C21D1/773 , C21D1/04 , H01F1/147 , F02M61/18 , F16K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蚀性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电阻率的软磁合金,该合金的化学成分按重量%为:Co 9.0‑19.0,Cr 4.0‑12.0,Mo 1.0‑3.0,Al 1.0‑3.0,La 0.1‑0.3,C≤0.02,P≤0.02,S≤0.02,其余为Fe。本发明的软磁合金通过采用相应的处理工艺,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耐蚀性的组合:合金饱和磁感应强度最高可达1.95T,电阻率可达0.8μΩm,为常规FeCo27软磁合金电阻率的5倍以上;耐腐蚀性能优异,腐蚀率和腐蚀深度仅为硅钢产品的1/44。与现有软磁合金相比,该合金的综合性能有明显改善,适应现代化器件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电阻率强耐腐蚀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满足了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56427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327256.9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FeNi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可用作互感器叠片铁芯、电子通讯设备用磁屏蔽件、磁芯以及螺线管磁芯、继电器等。该合金的化学成分(重量%)为Ni 47.0-48.0%,Si 0.25-0.40%,Mn 0.30-0.50%,C≤0.02,P≤0.02,S≤0.02,余为Fe。本发明通过采用相应的合金处理工艺,合金饱和磁感应强度最高可达1.58T,初始磁导率可保持在10.6mH/m以上,最大磁导率可保持在168mH/m以上,比常规FeNi50软磁合金的室温磁性能提高近三倍,且成本更低;合金加工性能好,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合金的综合性能有明显改善,适应现代化器件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进一步满足了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97010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10348103.6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硬磁合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使用温度高饱和半硬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表示为:Co 47.5~51.0%、Ni 0.5~3.5%、V 1.0~2.5%、Nb 0.1~0.8%、Si<0.1%、Mn<0.1%、C<0.05%、P<0.02%、S<0.02%,余量为Fe;采用熔炼浇铸→真空自耗重熔→开坯锻造→热处理工艺步骤制备。本发明合金在保持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前提下,具有合适的矫顽力及力学性能,适用于制作高灵敏磁滞电机用转子、定子。
-
公开(公告)号:CN10420094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12075.0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密合金功能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磁致伸缩系数高塑性易加工的FeAl软磁合金,可用作高频变压器、磁头以及磁致伸缩换能器、水声和超声加工用的振荡器部件等。该合金的化学组成成分(重量%)为Al 11.6-16.3%,Mg 0.002-0.010%,Tb 5.0-6.8%,Mn≤0.10,Si≤0.15,C≤0.03,P≤0.010,S≤0.010,余为Fe。通过Tb、Mg元素的添加以及采用相应的合金处理工艺,合金磁致伸缩系数最高可达52,室温延伸率和面缩率最高可提高1倍,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提高18-20%。合金磁致伸缩性能优异,塑性好易加工,又具有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抗硫化及耐腐蚀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FeAl软磁合金的综合性能有明显改善,加工性能的提高促进了现代化器件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进一步满足了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28803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0361935.1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磁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膨胀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001~0.2,Ni 30~34,Co 2~6,Nb 0.05~0.5,Mo 0.1~0.5,Cu 0.05~0.5,Si<0.2,Mn<0.2,P<0.020,S<0.015,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软磁合金采用如下步骤制备:配料→真空感应熔炼电极棒→真空自耗重熔→开坯、锻造、机加工→分级热处理;该软磁合金在‑50~100℃膨胀系数α≤1.0ppm/℃。该合金具有较高最大磁导率和低的膨胀系数的组合,适用于制作有低膨胀性能和高软磁性能要求的零部件,特别是石英加速度计轭铁。
-
公开(公告)号:CN11449776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004044.6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态金属电池领域,涉及一种液态金属电池可移动界面稳定装置,所述装置由导电或者不导电的材料构成,为一个或多个可悬浮的单体;该装置悬浮于液态金属电池的阳极(4)与电解质(3)之间的第一界面处和/或悬浮于电解质(3)与阴极(2)之间的第二界面处。本发明的装置增强了液态金属电池界面的稳定性,避免了内部限域分割造成的电池性能变化,并有利于减少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固相难熔金属间化合物,增加了液态金属电池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