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侧围总成及车辆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54093U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20458140.2

    申请日:2017-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车身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辆的侧围总成及车辆,所述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外板、侧围内板以及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侧围外板和所述侧围内板之间,其中,所述侧围总成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加强板,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通过弹性减震部抵压于所述侧围外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围总成中,在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之间的加强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弹性减震部支撑于侧围外板,弹性减震部可以消除一定的安装误差,保证支撑板能够稳定地支撑侧围外板,避免支撑力度不足或支撑力度过大导致侧围外板出现鼓包。

    车身安装限位装置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0063127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607409.8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安装限位装置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车身安装限位装置包括支架及限位块;限位块包括圆柱形本体及对称设置在本体的侧壁上的两个卡位部,本体沿其轴向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支架包括底板、顶板以及连接底板与顶板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顶板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底板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底板设置有第一支撑条及第二支撑条,限位块穿过第二定位孔并插入支架内,且本体套接在第一定位孔内,卡位部的顶面与顶板抵接,卡位部的底面分别抵接在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上;限位块旋转预设角度后从支架上脱离,并位于在第一支撑条及第二支撑条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限位安装装置及汽车,能够提升了零部件的安装效率。

    安装组件及汽车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938731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610465.7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组件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支架及活动安装板;支架包括底板,活动安装板设置在底板的背侧;活动安装板设置有螺母及第一调节安装孔,螺母位于活动安装板背离底板的一侧,且活动安装板设置有与螺母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底板设置有定位孔及与第二调节安装孔;定位孔与第一调节安装孔内插装有弹性卡扣,且弹性卡扣的端部与活动安装板背离底板的一侧抵接;移动弹性卡扣在第一调节安装孔内的位置,可调整螺母相对第二调节安装孔的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组件及汽车,能够对凸焊螺母的位置进行调整,以消除车身与零部件之间的安装误差,可将零部件快速安装至车身。

    行李箱锁扣加强安装结构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7439758U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21455978.3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李箱锁扣加强安装结构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后围外板、锁扣加强支架、后围内板,锁扣加强支架连接于后围外板朝向车内的一侧,并与后围外板共同构成后围外腔结构,锁扣加强支架上具有锁扣安装位;后围内板连接于锁扣加强支架朝向车内的一侧,并与锁扣加强支架共同构成后围内腔结构,后围内腔结构位于锁扣安装位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箱锁扣加强安装结构,锁扣加强支架与后围内板在锁扣安装位下方构成后围内腔结构,锁扣加强支架与后围外板在锁扣安装位外侧构成后围外腔结构,后围内腔结构与后围外腔结构共同对锁扣安装位承力,提升了锁扣安装位的强度及刚度,能够避免行李箱下垂,保证车身后部间隙面差。

    侧气帘导向支架及汽车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30502U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20837125.3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气帘导向支架及汽车,本实用新型的侧气帘导向支架安装于汽车车身上,以对装设于汽车车身上的侧气帘的弹出进行导向,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导向支架本体,导向支架本体包括与车身的顶盖固连的支架上安装部,以及由连接部与支架上安装部相连、并与车身的侧围固连的支架下安装部;还包括与支架下安装部固连的导向部,且于所述导向部上构造有对所述侧气帘的弹出方向进行导向的导向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气帘导向支架,通过同时设置顶盖安装部和侧围安装部,不仅可以提高顶盖和侧围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还可在侧碰过程将来自侧围的载荷传递至顶盖,从而形成环形传力结构,提升整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