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的调节方法、座椅的控制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3229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037164.0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椅的调节方法、座椅的控制装置及车辆,所述座椅包括:坐垫发泡层、气囊和气泵,所述气囊容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且与所述气泵相连接;所述调节方法包括:获取车内人员的驾乘信息;判断所述车内人员是否处于驾乘疲劳状态;若是,控制所述气泵对所述气囊充放气,直至所述气囊达到预设状态。由此,本发明通过判断车内人员在驾乘时的身体疲劳状态,自动控制气囊进行充放气达到预设状态,无需用户手动调节座椅软硬度达到减弱疲劳感的效果,可以提高驾驶人员在处于疲劳状况下的安全性,为用户带来便利,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车辆的智能性和科技感。

    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8513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07227.0

    申请日:2014-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板材包括:第一无纺布层;第一玻纤毡层,所述第一玻纤毡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上表面;第一泡沫板层,所述第一泡沫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纤毡层的上表面;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泡沫板层的上表面;第二泡沫板层,所述第二泡沫板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上表面;第二玻纤毡层,所述第二玻纤毡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泡沫板层的上表面;以及针织料层,所述针织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玻纤毡层的上表面。该复合板材具有较高的强度、耐高温和吸音隔音性能。

    集成式儿童座椅及汽车座椅

    公开(公告)号:CN11311981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047974.0

    申请日:2020-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儿童座椅及汽车座椅,本发明的集成式儿童座椅安装于车辆的座椅靠背骨架上,其包括上部与座椅靠背骨架枢转连接儿童座椅靠背骨架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以及传动连接于驱动部和儿童座椅靠背骨架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承接于所述驱动部的驱使,动力传递机构驱使儿童座椅靠背骨架相对于座椅靠背骨架转动,而构成儿童座椅靠背骨架的倾斜角度的调节。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式儿童座椅,将儿童座椅集成于汽车座椅上,并经由驱动部驱使儿童座椅靠背骨架相对于座椅靠背骨架旋转,而调节儿童座椅靠背骨架的倾斜角度,可有效提高儿童乘坐的舒适性。

    零重力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722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24417.2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零重力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目标座椅的零重力模式一键开启指令时,获取目标座椅的前后排座椅信息;根据前后排座椅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预设开启条件;若不满足预设开启条件,则保持目标座椅的当前姿态不变;若满足预设开启条件,则对目标座椅的前后排座椅进行避让调节,并在避让调节之后,调整目标座椅的姿态以进入零重力模式。本发明能够保证座椅的零重力模式正常开启,且更方便智能。

    座椅的调节方法、座椅的控制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322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034933.1

    申请日:2023-01-10

    Inventor: 刘阳 郑志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椅的调节方法、座椅的控制装置及车辆,所述座椅包括:坐垫发泡层、气囊和气泵,所述气囊容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且与所述气泵相连接;所述调节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气囊的使用信息;根据所述使用信息,判断所述气囊是否满足更换条件;若是,控制车辆的提醒器发出更换提醒。由此,本发明通过判断出气囊是否满足更换条件后,控制车辆的提醒器是否发出更换提醒,用户可以极其直观地观察到气囊需要更换的信息,方便用户后续对气囊的更换,从而为用户带来便利,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车辆的智能性和科技感。

    车辆座椅及其靠背组件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4074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37549.1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部件,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及其靠背组件和车辆,其中,所述靠背组件包括上总成和下总成,所述下总成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辆座椅的座垫部座椅位置和床椅位置之间转动,所述上总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总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上总成的前表面与所述下总成的前表面平滑连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上总成相对于所述下总成的后表面凸出。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座椅的靠背组件,靠背组件设置为能够向前转动为向前伸出的形式,可以利用座椅前部的空间而形成支撑床结构,特别的,充分利用车辆内部的有限空间,形成尺寸更大的床体,为使用者提供了更为舒适的休息环境,提升了使用者的用车体验。

    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8513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307227.0

    申请日:2014-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板材包括:第一无纺布层;第一玻纤毡层,所述第一玻纤毡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上表面;第一泡沫板层,所述第一泡沫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纤毡层的上表面;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泡沫板层的上表面;第二泡沫板层,所述第二泡沫板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上表面;第二玻纤毡层,所述第二玻纤毡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泡沫板层的上表面;以及针织料层,所述针织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玻纤毡层的上表面。该复合板材具有较高的强度、耐高温和吸音隔音性能。

    零重力座椅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7223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24397.9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零重力座椅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目标座椅的零重力模式一键开启指令时,获取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判断运行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零重力模式安全开启条件;若满足,则控制目标座椅进入零重力模式;在目标座椅进入零重力模式之后,若任意时刻运行状态信息不满足预设的零重力模式安全开启条件,则控制目标座椅退出零重力模式。本发明能够更方便、更安全地使用座椅的零重力模式。

    座椅的调节方法、座椅的控制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3229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034958.1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椅的调节方法、座椅的控制装置及车辆,所述座椅包括:坐垫发泡层、气囊和气泵,所述气囊容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且与所述气泵相连接;所述调节方法包括:获取车内人员的指令;判断所述指令为充气指令或放气指令;若所述指令为充气指令,控制所述气泵给所述气囊充气;若所述指令为放气指令,控制所述气泵给所述气囊放气。由此,本发明通过判断出车内人员的充气指令或放气指令,控制气泵对与其相连的气囊进行充放气,用户可以极其方便地调节气囊充放气直至实现自身喜好的座椅软硬度的效果,可以避免驾乘人员分散注意力,为用户带来便利,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车辆的智能性和科技感。

    座椅系统以及车辆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22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034950.5

    申请日:2023-01-10

    Inventor: 刘阳 郑志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椅系统以及车辆,该座椅系统包括充气装置;排气装置;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坐垫发泡层和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所述气囊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充气装置,所述气囊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排气装置;以及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连接于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气囊的一端之间。由此,通过将换热模块连接在充气装置与气囊的一端之间,可以根据用户体感需求调节座椅的温度,从而提高座椅的实用性与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