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可变气门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90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236642.1

    申请日:2014-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可变气门发动机,包括具有进排气道的气缸,在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活塞的底端连接曲柄连杆机构,在气缸内还设有火花塞,在进气道上设置有节气门和喷油器,在排气道上设置有尾气处理单元,在进排气道与气缸的连通处分别设置有全可变气门机构,在进气道与排气道之间连接设有带有冷却器的EGR通道,所述EGR通道上设置有EGR阀门;还包括可控制所述火花塞、喷油器、EGR阀门以及全可变气门机构,以使发动机运转的ECU控制单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全可变气门发动机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可解决现有电控液压及电控磁力驱动形式的弊端,可控制发动机于多种燃烧模式下运行,可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

    全可变气门增压柴油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9661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70920.2

    申请日:2014-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 Y02T10/144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可变气门增压柴油机,包括具有进气道和排气道的气缸,设置在气缸内的喷油器,在进气道上设置有节气门,在排气道上设置有尾气处理单元,在进排气道与气缸的连通处分别设置有全可变气门机构,在进气道与排气道之间连接设有使排气道中气体导入进气道内的EGR机构以及在排气道内排气驱动下对进气道中气体进行增压的涡轮增压机构,还包括可控制所述喷油器、全可变气门机构,EGR机构以及涡轮增压机构,以使发动机运转的ECU控制单元。本全可变气门增压柴油机可实现多种燃烧模式下的运行,提高了柴油发动机的综合性能。

    全可变气门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90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36642.1

    申请日:2014-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可变气门发动机,包括具有进排气道的气缸,在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活塞的底端连接曲柄连杆机构,在气缸内还设有火花塞,在进气道上设置有节气门和喷油器,在排气道上设置有尾气处理单元,在进排气道与气缸的连通处分别设置有全可变气门机构,在进气道与排气道之间连接设有带有冷却器的EGR通道,所述EGR通道上设置有EGR阀门;还包括可控制所述火花塞、喷油器、EGR阀门以及全可变气门机构,以使发动机运转的ECU控制单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全可变气门发动机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可解决现有电控液压及电控磁力驱动形式的弊端,可控制发动机于多种燃烧模式下运行,可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

    一种减振消声汽车发动机油底壳

    公开(公告)号:CN204436516U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20865339.3

    申请日:2014-12-31

    Abstract: 一种减振消声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它包括相互连接的深腔体和浅腔体,在油底壳的上部设有曲轴箱连接平台,油底壳一端设有变速器连接平台,特别之处是:所述深腔体和浅腔体的底部内侧分别设有加强筋,所述油底壳底部外侧包覆阻尼层,阻尼层外侧包覆吸声层,吸声层外侧包覆复合层,复合层由一体结构的隔声层和辅助层构成,其中辅助层位于最外层,所述吸声层、复合层由油底壳底部向油底壳侧壁和曲轴箱连接平台延伸。本实用新型依据结构模态分析结果,采用了在振动剧烈部位设置加强筋和包覆结构的手段,使其具有阻尼消声、吸声、隔声的多重功能。经测试,本实用新型所述油底壳抗振动性能提高,近场噪声可降低3dB。

    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及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140158U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20215538.X

    申请日:2014-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包括连接设置在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本体内分为深度不同的深底部和浅底部,在所述深底部中设置有多块挡板,所述挡板将深底部分割为包含主储油部在内的多个储油部,所述主储油部与浅底部相连通,在相邻储油部间的挡板上均设有使两个储油部间可控导通的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结构的油底壳的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本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对油底壳内参与润滑的机油量进行选择,有利于机油加热或冷却效率的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