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2369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47077.0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脚锚管支护下隧道拱脚地基荷载传递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法通过搭建锁脚锚管支护下对隧道拱脚地基进行加载的模拟试验平台,一方面能够避免隧道现场试验环境复杂、干扰因素众多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能够确保整个加载过程中荷载始终保持竖直向下,从而可实现对隧道竖向荷载的真实模拟;另一方面,钢架与锁脚锚管、拱脚地基之间的连接条件未作任何的简化和假定,完全与隧道现场实际情况一致,确保了模拟加载试验过程中钢架与锁脚锚管、拱脚地基之间荷载传递的真实性。此外,利用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可以分析不同锁脚锚管支护参数、不同加载条件下隧道拱脚地基荷载的传递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88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1147393.8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锁脚锚管的模拟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所述模拟加载装置,包括:型钢钢架、锁脚锚管、千斤顶、反力架、堆载箱;所述型钢钢架和所述锁脚锚管之间借助连接件进行焊接连接;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型钢钢架的顶部,所述型钢钢架的底部悬空,未与地面接触;所述反力架放置于地面上,所述堆载箱放置于所述反力架上;所述千斤顶的上部顶在所述反力架靠近锁脚锚管一侧的横梁下缘的中心处。所述方法采用该锁脚锚管模拟加载装置,能够实现加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向加载,能够确保钢架与锁脚锚管之间荷载传递的真实性,因而能够得到锁脚锚管的真实承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69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1147077.0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脚锚管支护下隧道拱脚地基荷载传递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法通过搭建锁脚锚管支护下对隧道拱脚地基进行加载的模拟试验平台,一方面能够避免隧道现场试验环境复杂、干扰因素众多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能够确保整个加载过程中荷载始终保持竖直向下,从而可实现对隧道竖向荷载的真实模拟;另一方面,钢架与锁脚锚管、拱脚地基之间的连接条件未作任何的简化和假定,完全与隧道现场实际情况一致,确保了模拟加载试验过程中钢架与锁脚锚管、拱脚地基之间荷载传递的真实性。此外,利用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可以分析不同锁脚锚管支护参数、不同加载条件下隧道拱脚地基荷载的传递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888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47393.8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锁脚锚管的模拟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所述模拟加载装置,包括:型钢钢架、锁脚锚管、千斤顶、反力架、堆载箱;所述型钢钢架和所述锁脚锚管之间借助连接件进行焊接连接;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型钢钢架的顶部,所述型钢钢架的底部悬空,未与地面接触;所述反力架放置于地面上,所述堆载箱放置于所述反力架上;所述千斤顶的上部顶在所述反力架靠近锁脚锚管一侧的横梁下缘的中心处。所述方法采用该锁脚锚管模拟加载装置,能够实现加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向加载,能够确保钢架与锁脚锚管之间荷载传递的真实性,因而能够得到锁脚锚管的真实承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06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916129.5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支梁结构的水平层状围岩隧道临界开挖跨度计算方法,将施工阶段的隧道顶板力学计算模型等效为开挖扰动后的简支梁模型,同时提出了水平层状围岩层间粘聚力的计算模型及粘聚力的具体计算公式;通过在传统的开挖宽度模型中植入水平层状围岩层间粘聚力的理论模型,得到了与实际施工相一致的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顶板临界开挖跨度,对于指导水平层状围岩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06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810916129.5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支梁结构的水平层状围岩隧道临界开挖跨度计算方法,将施工阶段的隧道顶板力学计算模型等效为开挖扰动后的简支梁模型,同时提出了水平层状围岩层间粘聚力的计算模型及粘聚力的具体计算公式;通过在传统的开挖宽度模型中植入水平层状围岩层间粘聚力的理论模型,得到了与实际施工相一致的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顶板临界开挖跨度,对于指导水平层状围岩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0252689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872268.2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静电除尘净化装置,包括负极板、集尘板、阴极针、绝缘板和集尘箱;负极板和集尘板相对设置,两者上部盖有绝缘板,底部设有集尘箱;负极板和集尘板相对的表面为蜂窝状,两者之间间距为15-25cm;负极板蜂窝状的表面上设有阴极针,阴极针与集尘板的蜂窝状表面之间有间隙;当通电时,进入两者之间的空气能够被电离,尘粒和离子带上负电,能够在集尘板上放电沉积;当断电时,沉积在集尘板上的物质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落入集尘箱内。风流中的灰尘经过本装置除尘以后,大部分灰尘被吸附在集尘板上,使隧道空气更加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207419326U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21403447.9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隧道智能滚筒式防撞栏,包括若干相连在一起并且结构相同的滚筒,若干滚筒间隔设置,每个滚筒包括固定轴与抗冲击结构体,固定轴固定在检修道边缘,抗冲击结构体套装在固定轴上;抗冲击结构体由内部结构筒体与设置在内部结构筒体外部的外部弹性防护体组成,内部结构筒体套装在固定轴并能够沿固定轴旋转。本实用新型能够极大地降低事故车辆损坏程度,修正车轮导向,有效防止侧翻,保护隧道边墙与生命财产安全;综合利用率较高,可适应不同的隧道环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易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208858359U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21611727.3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21D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围岩蠕变条件下隧道缓冲结构,包括由外到内依次支撑在隧道下的初期支护、保护层、缓冲气垫层和二次衬砌;初期支护厚度为20-25cm;保护层为双层土工布,固定在初期支护形成的基面上;缓冲气垫层气压为0.1-0.5MPa,缓冲气垫层固定在保护层形成的基面上;二次衬砌为厚度为48-52cm的钢筋混凝土层。在隧道周边设置缓冲气垫层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缓冲气垫层介于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能够释放一部分蠕变应力,减小了二次衬砌受力,使二次衬砌受力均匀。由于pvc高分子材料的气垫层密封性能好,能代替隧道中使用的一般防水层,减少了建设费用,工艺经济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9277908U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822220685.7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二次衬砌预警冷却装置,装置中测温电缆沿二次衬砌表面纵向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测温电缆上;测温电缆的输出端与主机的输入端连接;主机设置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温度传感器采集仪设置在二次衬砌的断面内部并设置无线信号发送器;冷却水管设置在与一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采集仪相同的二次衬砌的断面内部,冷却水管的进水口与水箱的出口连通,冷却水管的出水口与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水箱的进口连通,其中循环泵设置电磁阀,电磁阀上安装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信号发送器和无线信号接收器分别与无线信号收发装置交互。能够实时监测二次衬砌混凝土外部与内部的温度,确保施工质量,除去了安全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