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518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72728.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陕西科技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危岩体风险源区识别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危岩体图像,生成危岩体点云数据,确定危岩体结构面的产状信息、迹长数据及结构面间距;将危岩体分为多个子区域,确定各子区域的控制型结构面;基于各形貌参数、壁面强度、粗糙系数、法向应力及基本摩擦角确定各控制型结构面的抗剪强度;确定各子区域内的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各子区域内的优势结构面组的半径和法向密度,确定各子区域的完整性系数;基于各子区域内的最大迹长、结构面最小间距、抗剪强度、单轴抗压强度以及完整性系数确定各子区域的危岩敏感性指标,基于各子区域的危岩敏感性指标确定危岩体的风险源区。本发明提高了危岩体风险源区识别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32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00603.1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见光与红外热成像融合的危岩体轨迹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时间段的危岩区域的红外热成像视频和可见光视频,基于红外热成像视频和可见光视频得到融合视频;将融合视频输入训练好的危岩体崩滑识别模型,基于融合视频中的当前图像帧及前一图像帧确定当前图像帧对应的落石位置数据,基于当前图像帧得到第一特征向量,对第一特征向量进行嵌入操作得到嵌入向量,将嵌入向量输入下采样模块得到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图像特征向量,将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图像特征向量及落石位置数据输入至上采样模块预测得到下一图像帧对应的落石位置数据。该方法可精确的识别落石及可提高落石轨迹的预测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783510.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岩体质量分级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分级方法包括:获取岩体升温过程中的温度云图;确定升温过程中岩石的平均吸热系数,基于岩石的平均吸热系数,确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基于岩体三维点云模型,获取结构面几何信息;获取岩体三维点云模型中预设数量的岩体均质区的体积节理数的平均值,确定完整性指数;基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完整性指数,确定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基于温度云图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确定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确定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基于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确定岩体质量分级结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分级方法,可实现岩体质量的无损、灵活、便捷、快速分级,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45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81025.7
申请日:2023-04-28
IPC: G06V20/10 , G06T17/00 , G06V10/26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窟风化裂隙智能识别和三维重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通过近景摄影获取的影像图像基于运动恢复结构技术生成密集三维点云数据;利用动态聚类算法对其进行聚类,基于聚类结果对每个风化裂隙面所在的平面进行分割,并基于此识别损伤区域的风化裂隙;通过平面拟合算法表征风化裂隙几何特征参数;统计风化裂隙几何特征参数并得到其概率分布模型;将密集三维点云数据利用几何拓扑信息封装形成三维实体模型,并基于各风化裂隙几何特征参数的统计结果和概率分布模型在封装形成的三维实体模型中分区构建得到矩形的风化裂隙网络。本发明能够真实反映损伤区中风化裂隙的几何形貌、尺度、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8208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68765.4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声波探头的钻孔内软弱界面参数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架;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端;上充气橡胶和下充气橡胶,分别设置在上支撑座上和下支撑座上,上充气橡胶和下充气橡胶均具有输气管,输气管用于与气泵连接,以通过气泵实现上充气橡胶和下充气橡胶的充气放气;两个探头固定座,分别设置在支架的靠近于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的端部;第一声波探头和第二声波探头,分别设置在两个探头固定座上,且第一声波探头和第二声波探头均用于与钻孔外部的信号采集装置连接;探头移动装置,设置在支架上,探头移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声波探头和第二声波探头沿水平方向移动。该装置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及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98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65178.2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构造活动区岩石微观结构信息解译及三维建模方法,包括采集岩样制作不同方向正交薄片,在偏光显微镜下提取并统计微观结构在平面方向上的方位角和长度,依据统计的角度将微观结构划分优势组,计算出微观结构的空间优势产状,并统计分析各优势组微观结构长度的概率密度分布模型以及体积密度,从而构建反映岩石微观结构的三维模型。本发明利用强构造活动区岩石偏光显微薄片中二维微观结构图像解译其三维产状信息,进而构建三维模型表征微观结构空间分布状态,对分析岩体内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关联性、强构造活动区的成岩机理及环境地质灾害评估等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64560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481025.7
申请日:2023-04-28
IPC: G06V20/10 , G06T17/00 , G06V10/26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窟风化裂隙智能识别和三维重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通过近景摄影获取的影像图像基于运动恢复结构技术生成密集三维点云数据;利用动态聚类算法对其进行聚类,基于聚类结果对每个风化裂隙面所在的平面进行分割,并基于此识别损伤区域的风化裂隙;通过平面拟合算法表征风化裂隙几何特征参数;统计风化裂隙几何特征参数并得到其概率分布模型;将密集三维点云数据利用几何拓扑信息封装形成三维实体模型,并基于各风化裂隙几何特征参数的统计结果和概率分布模型在封装形成的三维实体模型中分区构建得到矩形的风化裂隙网络。本发明能够真实反映损伤区中风化裂隙的几何形貌、尺度、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70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76214.5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17 , G06V20/69 , G06T7/62 , G06F111/10 , G06F111/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矿物识别技术的含片理面岩石建模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制作岩样薄片;观察岩样薄片,获取能够清晰观察到片理面的岩样薄片的偏光显微镜图像;对偏光显微镜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各类矿物的区域面积图像;对各类矿物的区域面积图像进行矢量化处理,以获得完整的岩石区域边界矢量图;将岩石区域边界矢量图导入到颗粒流软件,将导入的岩石区域边界矢量图所对应的Geometry与岩石数值模型相重合;通过对岩石内部矿物颗粒进行分组,对不同组份的矿物颗粒设置不同的几何、物理力学和接触参数;通过在颗粒流软件中对不同矿物微观参数取值的变化,获得含片理面岩石数值模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模拟自然界中岩石真实的片理面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98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665178.2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构造活动区岩石微观结构信息解译及三维建模方法,包括采集岩样制作不同方向正交薄片,在偏光显微镜下提取并统计微观结构在平面方向上的方位角和长度,依据统计的角度将微观结构划分优势组,计算出微观结构的空间优势产状,并统计分析各优势组微观结构长度的概率密度分布模型以及体积密度,从而构建反映岩石微观结构的三维模型。本发明利用强构造活动区岩石偏光显微薄片中二维微观结构图像解译其三维产状信息,进而构建三维模型表征微观结构空间分布状态,对分析岩体内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关联性、强构造活动区的成岩机理及环境地质灾害评估等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12723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1457096.5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体损伤状态测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被测岩体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一级子单元;分别对每块一级子单元的岩体进行热激励,获取不同加热时间下的各一级子单元的温度云图;对各一级子单元的温度云图进行划分,共划分为m个二级子单元;获取每个二级子单元内的温度参数,温度参数包括平均温度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和温度变i化率B ;获取每个二级子单元内的裂隙参数,裂隙参数包括裂隙条数oi、裂隙迹长li、裂隙隙宽di、裂隙深度hi和裂隙面积ψi;基于温度参数和裂隙参数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获得岩体损伤指数iS。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测评方法,可实现岩体损(56)对比文件高祥;吴贤振;尹丽冰;刘建伟;刘祥鑫.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砂岩加载过程中AIRT演化特征研究.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5,第6卷(第2期),第67-68页.Zhijun Wu等.Investigation of thermal-induced damage in fractured rock mass bycoupled FEM-DEM method.ComputationalGeosciences.2020,(第第24期期),第1833-1843页.杨更社;申艳军;贾海梁;魏尧;张慧梅;刘慧.冻融环境下岩体损伤力学特性多尺度研究及进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第37卷(第03期),第545-563页.徐赔;陈有亮;王苏然;李晓鹏;杨振坤.单裂隙岩石高温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分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6,第27卷(第02期),第216-222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