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4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2840.4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田轻质油密闭装车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设置在运输车底部的输油口、顶部的排气口和下装装车鹤臂,下装装车鹤臂通过鹤管与运输车的输油口相连,排气口通过管道与鹤管相连,下装装车鹤臂通过凝析油装车鹤管液相管线与上游储油装置相连,下装装车鹤臂通过凝析油装车鹤管气相管线连接有油气回收单元,油气回收单元通过油气回收单元出口管线连接至下游去凝析油稳定装置,油气回收单元还连接有排污管线,凝析油装车鹤管液相管线上连接有轻质油装车泵,通过底部装车的方式,油堆积在运输车下部,气体则处于运输车上部,油对下部的进液口形成了液封,减少了油气挥发。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09405.1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气田采出液密闭输送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筛选出采出液量小于P的集气站,记录为集气站X,其余记录为集气站C;每个集气站C分离出采出液并输送至对应的采出液处理单元C;所有采出液处理单元C通过若干管道串接;所有集气站X分离出采出液并输送至对应的采出液处理单元X;每个采出液处理单元X通过管道并联接入任一采出液处理单元C;按照介质流向,最终所有采出液被输送至水处理厂。本发明采取大液量集气站站间接力、小液量集气站局部插输的管道输送方式,将采出液密闭泵送至处理厂或水处理站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站间相互影响及VOCs排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04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893731.3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田采出水输送一体化集成装置,包括上游集气站来液、本站采出水来液、放空总管、采出液外输和缓冲闪蒸系统,所述的缓冲闪蒸系统上端进口与上游集气站来液连接,上端出口与放空总管连接;所述的缓冲闪蒸系统侧边进口与本站采出水来液连接;所述的缓冲闪蒸系统下端中部出口与通过泵送系统与采出液外输连接;所述的缓冲闪蒸系统下端一侧出口与采出液应急拉运连接,所述的缓冲闪蒸系统下端另一侧出口设有排污闸阀,本发明为具有采出水缓冲、储存和输送的新型集成装置。本发明采用工厂预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至集气站,经法兰与管网连接后,即可投入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0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219734.8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0 , G06F30/28 , F17D5/02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管道漏磁内检测器设计优化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实体数据;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和所述实体数据构建油气管道‑漏磁内检测器数字孪生平台,以实现漏磁内检测器所受摩擦力与驱动力的三维可视化;对所述摩擦力与驱动力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基于分析判断的结果对所述实体数据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数据;基于所述优化后数据对漏磁内检测器的结构参数进行设计调整。本发明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管道与漏磁内检测器的基本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后,能够可视化出漏磁内检测器的受力情况,将内检测器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或者输出,工作人员根据优化结果对内检测器参数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583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200065.X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23/00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T19/00 , G01D21/02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漏磁内检测器运动可视化方法和系统,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漏磁内检测器运动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实体数据,所述实体数据包括油气管道的基本数据、漏磁内检测器的基本数据以及漏磁内检测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和所述实体数据构建油气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孪生体平台,以实现漏磁内检测器运动可视化;基于所述油气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孪生体平台和所述实体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漏磁内检测器的工作状态,并对所述漏磁内检测器进行调整。本发明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管道与漏磁内检测器的基本数据进行虚拟仿真,使漏磁内检测器在管道的运行状况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99859.7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辽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辽河油田(盘锦)储气库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气库注采井环空泄漏的模拟设备,涉及储气技术领域,包括:模拟井,包括水泥环、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内层套管嵌套设置在外层套管内,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水泥环嵌套在环形空间内;供气装置,向储气腔和环形空间内输送高压气体;换向阀,用于控制供气装置输送出的高压气体的流向;检测组件,包括多个检测头,用于检测环形空间和储气腔内的温度和气体压力;检测仪,用于监测储气腔内的气体的声波震动频率。该储气库注采井环空泄漏的模拟设备和检测方法,方便后续工作人员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气体压力和声波震动频率指导仪器进行数据校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储气库注采井发生环空带压现象后泄漏数据采集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0212860.0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弯管漏磁场虚拟检测及磁路优化方法和系统,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弯管漏磁场虚拟检测及磁路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相关数据,所述相关数据包括实体数据、仿真与试验数据;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和所述相关数据构建数字孪生仿真平台,以实现漏磁内检测器运动可视化;基于所述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漏磁场数据;基于所述漏磁场数据判断管道被近饱和磁化的情况,并对所述漏磁场数据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漏磁场数据;所述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基于所述漏磁场数据和所述优化后漏磁场数据进行虚拟仿真,使优化前后的漏磁内检测器对管道的磁化效果可视化,并对漏磁内检测器的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73481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753655.0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质性砂泥岩储层的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系统,基于油田开发井有限的井信息资料,对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先进行标准化,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再计算两者之间的包络面积,最后结合岩心分析渗透率采用数学拟合方法建立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从而实现连续深度快速定量计算预测井的渗透率。本发明方法简单,普适性强,预测精度高,满足油田生产需求,一般解释人员均可操作,有利于生产上的快速规模应用。同时为在准确计算渗透率的基础上进行流体识别和优选压裂施工方案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92627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69991.9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致密砂岩储层产水率预测模型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岩心分析气‑水相对渗透率实验计算气‑水相对渗透率比值,构建包含含水饱和度变量的新参数,建立气‑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包含含水饱和度变量新参数的拟合模型,再代入简化的分流量方程,构建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新的预测模型。经实际资料的分析,新的模型比传统油层物理学方法预测的产水率精度高,且适用于不同的油气藏(不同的油气藏具有不同的油/气‑水粘度比),具有良好的普适性,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2627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110069991.9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致密砂岩储层产水率预测模型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岩心分析气‑水相对渗透率实验计算气‑水相对渗透率比值,构建包含含水饱和度变量的新参数,建立气‑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包含含水饱和度变量新参数的拟合模型,再代入简化的分流量方程,构建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新的预测模型。经实际资料的分析,新的模型比传统油层物理学方法预测的产水率精度高,且适用于不同的油气藏(不同的油气藏具有不同的油/气‑水粘度比),具有良好的普适性,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