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1033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039057.2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地质信息化工作系统,包括:工程地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用于存储工程地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地质数据;外业工作平台系统,用于野外地质勘察工作及绘制材料图;地质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对数据库中地质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三维地质建模系统;用于根据工程地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地质数据动态的生成地质体三维模型;工程地质绘图系统,用于以地形图、正射影像图为背景,根据地质数据生成各种规程、规范要求的标准地质图件。本信息化系统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且是可扩展功能的信息化工作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可给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大大提高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30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39112.8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ndows的平板式施工地质可视化快速编录方法,包括:在施工开挖面上布设控制点;测量控制点三维坐标;根据控制点及设计方案分析确定施工地质编录平面,建立编录坐标系;将控制点三维坐标换算为编录坐标,在ACAD中绘制地质编录图边框;用数码相机拍摄施工开挖面;根据控制点的编录坐标,对拍摄到的数码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处理;在ACAD中自动插入校正后的图像作为地质编录图的背景;现场编辑处理地质编录图并进行地质信息数字化采集。本方法提高了地质编录图的精度,优化了施工地质编录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9352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03094.8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华 , 廖立兵 , 段建肖 , 陆胜军 , 张春芳 , 朱志宏 , 康双双 , 刘承新 , 陈长生 , 王旺盛 , 李银泉 , 杨静 , 宋华波 , 曹伟轩 , 胡振柱 , 张传健 , 苏利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判断的隧道地质岩溶风险评估方法,对岩溶洞穴突水评分标准和风险等级划分进行量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隧洞地质勘察,获取隧洞及其附近围岩的地层岩性信息;2)若岩性为包括灰岩、白云岩类、膏盐类或可溶砾岩的可溶岩类或其与非可溶岩类接触带附近;且水位低于地下水位且高于岩溶发育下限,则将隧道地质岩溶风险评估为高风险;3)采集隧洞及其附近围岩的水文地质信息,建立指标层次表,根据指标层次表与模糊数学法获得的因素权值,计算出风险等级值;4)根据风险等级值,确定岩溶洞穴突水等级。本发明对岩溶洞穴突水评分标准和风险等级划分进行量化,直观可见,根据分数能清晰判断影响因素的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30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39114.7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ndows系统的便携平板式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方法,包括:收集野外工作区测量控制点坐标信息并保存;用GPS卫星接收记录器现场实测测量控制点的经纬度数据和海拔数据;并换算为直角坐标;将测量控制点的换算直角坐标与搜集到的坐标信息进行分析,进行误差校正;在ACAD中打开工作区地形图,启动GPS定位系统,跟踪行走线路,自动绘制材料图;自动加载影像图作为工程地质图的背景,现场勾画地质现象,完成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数字化成图;对地质点进行拍照和综合描述,按标准格式记录各类地质信息。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定位准确,不重复录入数据,且节约测绘现场与数据中心往复时间与次数,在野外地质现场即可完成所有工作,测绘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629821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063469.9
申请日:2009-08-0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C11/00 , G03B37/00 , F21V14/02 , F21Y1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断面地下硐室数字图像采集和处理方法,它采用360°全景数码摄像设备,配置计算机;沿小断面硐室的硐底纵向轴线安设可前后衔接的活动轨道并配置小车,小车上安设摄像设备的支架,使得摄像镜头位于硐室断面的中心,且镜头的中心线与硐室纵向轴线相平行;调整摄像镜头的焦距,确定摄像设备的纵向移动步长,配置相应照明灯具;移动小车按步长对硐室进行分段拍摄,前后各分段采集的数字图像相互衔接,直至拍摄完毕;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的硐室图像进行校正、展开和拼接,最后用图像解释软件对图像进行解释。本发明解决了小断面硐室近景摄影的问题;提高了图像拼接质量和效率,图像质量好,编录处理的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680894B8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10093956.4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信达软件技术(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S架构的隧洞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对隧洞地质灾害风险进行预测,各参建单位在统一平台上协同工作,在隧洞施工过程中以地质勘察资料为基础,综合隧洞施工中的各种监测数据、物探及勘探成果进行分析判断,生成风险评估报告,指导隧洞施工规避风险,同时以图形图表的方式对风险源进行展示。同时,在隧洞岩溶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定量化判断标准上,采用模糊数学和专家调查法,不仅使其能直观的评价灾害风险,也能更加方便于计算机风险评估系统的集成,并以此进行隧洞岩溶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这一方法对隧洞地质超前预报有着重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90711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08494.5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难以近观的结构面空间展布及性状的多角度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结构面范围;2)利用无人机对确定范围的结构面进行拍照;3)利用Smart3DCapture软件形成三维实体影像图;4)对三维实体影像图进行地质解译,确定结构面空间出露位置、长度、产状及性状该方法通过无人机对结构面进行多角度拍摄,结合测量控制坐标网络,利用Smart3D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形成三维实体影像图,对三维实体影像进行地质解译,识别结构面空间展布及性状。本发明解决了难以近观结构面空间展布及性状无法识别的问题,为研究高边坡及大跨度高边墙洞室岩体稳定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306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039112.8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ndows的平板式施工地质可视化快速编录方法,包括:在施工开挖面上布设控制点;测量控制点三维坐标;根据控制点及设计方案分析确定施工地质编录平面,建立编录坐标系;将控制点三维坐标换算为编录坐标,在ACAD中绘制地质编录图边框;用数码相机拍摄施工开挖面;根据控制点的编录坐标,对拍摄到的数码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处理;在ACAD中自动插入校正后的图像作为地质编录图的背景;现场编辑处理地质编录图并进行地质信息数字化采集。本方法提高了地质编录图的精度,优化了施工地质编录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3328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100460.1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05 , G06T17/20 , G06T220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建立地质临空面GOCAD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目标对象范围;对目标范围进行拍照;建立Smart3DCapture三维实体影像图;将Smart3DCapture三维实体影像图的点云数据转化为DXF格式高程点云数据;建立地质临空面GOCAD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方法通过使用无人机、相机、测量仪器建立目标Smart3DCapture三维实体影像图,然后在三维影像图中提取点云坐标,将提取的点云数据导入Global Mapper软件生成高程点,把高程点数据导入GOCAD中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较传统单一现场测量地形,测量数据生成地形图,再将地形图导入建立模型的方法效率更高,精度更高,内业工作量小,关键是能有效避免传统测量方法中遭遇测量死角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68089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93956.4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信达软件科技技术(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S架构的隧洞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对隧洞地质灾害风险进行预测,各参建单位在统一平台上协同工作,在隧洞施工过程中以地质勘察资料为基础,综合隧洞施工中的各种监测数据、物探及勘探成果进行分析判断,生成风险评估报告,指导隧洞施工规避风险,同时以图形图表的方式对风险源进行展示。同时,在隧洞岩溶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定量化判断标准上,采用模糊数学和专家调查法,不仅使其能直观的评价灾害风险,也能更加方便于计算机风险评估系统的集成,并以此进行隧洞岩溶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这一方法对隧洞地质超前预报有着重大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