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7784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250637.1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一种拖轮牵引船舶成组过闸的定位及助航系统,该系统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用于采集成组船舶进厢和出厢的姿态和位置数据;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均连接岸基服务器,岸基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激光雷达点云、以及毫米波雷达的报文数据,并对激光雷达点云实时处理,获取成组船舶在闸室内的位置、艏向角、航速等信息,同时对毫米波雷达报文解析并通过局域网将上述信息发送给船端服务器。船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激光雷达、惯导系统以及差分北斗基站的数据,并通过局域网接收岸端服务器发送的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数据,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生成电动拖轮的精确定位信息。本发明实行牵引船舶成组方式进闸,可缩短船舶进闸时间,提高船闸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8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46558.3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航槽双船组合电动助推被助推船进出船厢试验装置,包括操纵水池以及设置于操纵水池中的船舶模型和助推船船模,还包括浮桥、牵引轨道、轨道小车和轨道小车的动力装置;浮桥设置有两座,两座浮桥的一端与操纵水池的一端相接,形成船厢结构,另一端开口设置;牵引轨道设置有两条,两条牵引轨道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浮桥上,且长度方向与浮桥的长度方向相同;轨道小车设置有两个,两个轨道小车一一对应的设置于牵引轨道上,轨道小车通过牵引绳与助推船船模相连;本发明可用于模拟并展示狭长水域船舶助推进出船厢船间效应、浅水与岸壁效应、大变幅水位与盲肠航道效应,为创建面向三峡升船机非线性船舶水动力学理论体系与方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5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46606.9
申请日:2022-11-18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大变幅长隧道双船组合船舶水动力实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被推船船模及助推船船模、长方体形的透明水池、水池支架、高跌差生成系统、船模系缆系统以及测量系统,测量系统包括流速测量仪、浪高仪、六分力测力天平、高速摄像机和水面高度标尺,所述流速测量仪用于测量透明水池中水的流速,所述浪高仪用于测量透明水池中的水位波动,所述六分力测力天平设置于被推船船模及助推船船模上,所述高速摄像机用于拍摄被推船船模及助推船船模,所述水面高度标尺用于测量透明水池的水位高度;本发明可对船舶进出船厢过程中的船舶阻力、船舶姿态和运动响应进行系统性研究。
-
-
-
公开(公告)号:CN11832338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611412.2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船舶船体型线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长江中下游货船型线谱及其应用。本发明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第一,本型线谱适用船型及各类主尺度构造参数和参数范围;第二,不同方形系数下,最优船体型线的主要参数(浮心纵坐标XCB、尾轴间距b/B、尾鳍内侧肥大度inskeg_b、隐形球首水线宽度收缩比ydwl_ratio)随主尺度参数L/B、B/T的变化曲线及本型线谱使用方法;第三,应用上述型线谱进行型线设计时的实船阻力快速预报方法。本发明对于长江绿色智能中下游直首+双尾鳍货船型线的标准化、系列化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在船型设计及后续动力设计配置中快速提供性能参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49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018910.6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7/1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值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维及三维随机浮冰场数值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选定某海域浮冰尺寸统计分布参数和目标浮冰场密集度;根据确定的概率分布、目标密集度和浮冰场尺寸,采用均匀抽样算法和二分法确定浮冰尺寸抽样数组,以满足密集度要求;根据抽样数组,通过结合随机多边形构建算法、背景网格和重叠检查,以满足随机分布要求。本发明选取浮冰形状和尺寸两个典型的浮冰局部特征,用于指导浮冰场建模,有效消除共边、均匀和规则假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52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875258.5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服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设计知识的采样方法、系统、设备及终端,包括:对给定的问题若存在专家知识(如公式型知识、图像型知识、描述型知识等)或数据库知识,可以通过上述知识确定先验参数分布的参数;利用迭代过程中的数据更新参数分布中控制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使得最佳性能的方案被选中的概率越来越高,从而实现知识指导采样的“按需分配”。本发明将专家知识或数据库知识与Beta分布进行融合,实现了性能指导下的样本点生成,解决了传统基于几何距离的采样方法未能利用设计知识进行采样的问题,实现了优化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79298.2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B63B7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型线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特定航线江海直达集装箱船型线谱系生成方法及系统,通过分析江海直达集装箱船典型特征,构建全参数化模型;结合实验设计和全粘性流水动力计算方法,得出各样本船阻力结果;最后,采用近似模型及多目标综合优化算法,对各尺度系列下的船体模型进行以总阻力性能最优为目标的优化研究,最终获得长江内河江海直达集装箱船优良型线及系列图谱。本发明能够在规定的尺度范围内,通过输入主要素,插值得到具有球鼻首‑双尾的江海直达集装箱船在不同方形系数、船长船宽比和船宽吃水比下的阻力性能最优的船型方案,同时输出基于近似模型的总阻力预报结果,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