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6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80632.X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于模拟和监测往复流条件下沙纹形态演变及近底水动力特征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水槽组件、在水槽组件内制造往往复流的动力组件,水槽组件包括左右两顶端开口、内部连通的U型水槽,水槽中部上端设有排除气泡的开口及与开口匹配的密封顶盖,开口的下方设有用于铺设沙床的沉槽;动力组件包括位于沉槽一侧的推波板,推波板由传动杆推动在水槽内往复运动制造往复流,从而带动沙床形态发生变化;该方法包括构建模拟海岸床面的环境;造往复流;采集水流和沙床变化图像,并进行沙纹形态演变及近底水动力特征分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长直波浪水槽中进行实验难以准确地获取沙纹形态演变及近底水动力特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9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8410.3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岸滩涂高程实时监测的系统,包括架设在滩面测量点的测量杆、实时捕捉测量杆与滩面交界图像的监测设备和测量测量杆顶部高程的RTK设备,所述测量杆表面有多种颜色均匀相间的涂层,涂层所述监测设备通过信号发射器将拍摄的图像实时传送给客户端进行滩涂高程计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滩涂高程观测方法难以同时满足高精度和高效的要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354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20788.1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空间点云数据的潮滩沙纹微地貌形态特征提取方法:获取潮滩沙纹微地貌形态三维空间点云数据,建立空间网格,将三维点云插值至各网格,进行坐标转换、数据平滑处理;使用平面拟合点云数据,建立旋转矩阵对数据点云进行旋转;再将数据结果插值至网格及平滑处理;对数据结果进行FFT分析,计算主导波长和主导方向;提取沙纹微地貌形态的峰和谷位置,划分各沙纹段以及响应的上坡段和下坡段,计算特征值;提取最大频率分布对应特征值作为沙纹微地貌形态的特征参数。本发明实现了潮滩沙纹微地貌形态特征的自动提取,准确性高、效果佳、计算效率高,为潮滩沙纹微地貌形态演变及近底水动力特性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95430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485703.8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专用吊装促淤围堤用中空六面体的吊具。一种用于吊装中空六面体的悬吊用具包括连接块、索环、绳索和绳钩;在连接块的下方设置有圆形或椭圆的索环,在索环内穿有闭合的绳索,在绳索的一端活动设置有绳钩,绳钩能够在绳索上转动,绳索的另一端有闭合结构从而与绳钩对应。所述的绳钩为J形的绳钩,在绳钩高度的中间处设置有转轴点,并将绳钩分为带钩的下半部和不带钩的上半部,在转轴点内穿有绳索,从而能够围绕转轴点转动;在绳钩的上半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下半部,从而使得绳钩的重心点位于绳钩的上半部,在绳钩由受力状态转为松弛状态时,绳钩由于偏心作用能够将钩子向上翻转,避免人员的靠近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09570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104926.7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南京长瑞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Inventor: 彭陵生 , 刘奇 , 郭长在 , 相福治 , 戴广辉 , 李晶晶 , 于涛 , 王立东 , 程东 , 尤巍巍 , 余学渊 , 徐景欣 , 余钢 , 程婷 , 阎成栋 , 谢金超 , 刘枫 , 武鹏 , 叶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疏浚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疏浚砂净化及高浓度装驳系统,包括装驳平台、进泥管、进泥支管、水力旋流器、溜砂槽、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及控制装置;所述进泥管沿装驳平台纵向排布,进泥支管有多根安装于进泥管上,进泥支管分别朝向装驳平台的两舷,进泥支管上设有控制阀,出口连接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进口安装有控制阀和压力传感器;溜砂槽置于水力旋流器出砂口下方,一端伸出舷外,倾斜设置;水力旋流器溢流管出口至装驳平台船底;控制装置与压力传感器、控制阀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平台适用范围广;实现环保作业;装驳疏浚砂的含泥量小于3%,提高疏浚砂的质量;通过溜泥槽装驳的疏浚砂浓度达到60%‑80%,提升深舱驳的装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721611U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20289856.4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灌注桩用牛腿支撑平台,包括:底桶,底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底桶与灌注桩固定连接,底桶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底桶底端固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排沙管;移动桶,移动桶与容纳腔相匹配,所述移动桶安装于底桶的内侧,所述移动桶与容纳腔底端之间设有颗粒物;插杆,所述插杆的外侧壁上固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排沙管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用于封闭排沙管的出口。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打开排管下端的挡板,容纳腔内的沙子的流出,消除工字钢与平台之间的应力,拆卸工字钢后,隔断连接板拆卸支撑平台,提前消除了消除工字钢与平台之间的应力,使拆卸过程更加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4819757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1595807.6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用泵料机构,包括出料罐体和设置于出料罐体上的除尘罐体,出料罐体的内部设有螺旋输送装置,螺旋输送装置的进料口与除尘罐体底部的开口相连接,螺旋输送装置的下方设有分离装置,出料罐体的两侧壁设有出料管,除尘罐体的内部设有喷水器,喷水器的喷头固定于除尘罐体的一侧内壁,除尘罐体的下方设有引风机,通过使用该装置,达到了能对混凝土的输出量进行控制的目的,且避免了混凝土颗粒从泵料装置溢出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13572127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296383.5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南京长瑞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Inventor: 彭陵生 , 刘奇 , 郭长在 , 相福治 , 戴广辉 , 李晶晶 , 于涛 , 王立东 , 程东 , 尤巍巍 , 余学渊 , 徐景欣 , 余钢 , 程婷 , 阎成栋 , 谢金超 , 刘枫 , 武鹏 , 叶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疏浚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疏浚砂净化及高浓度装驳系统,包括装驳平台、进泥管、进泥支管、水力旋流器、溜砂槽、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及控制装置;所述进泥管沿装驳平台纵向排布,进泥支管有多根安装于进泥管上,进泥支管分别朝向装驳平台的两舷,进泥支管上设有控制阀,出口连接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进口安装有控制阀和压力传感器;溜砂槽置于水力旋流器出砂口下方,一端伸出舷外,倾斜设置;水力旋流器溢流管出口至装驳平台船底;控制装置与压力传感器、控制阀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平台适用范围广;实现环保作业;装驳疏浚砂的含泥量小于3%,提高疏浚砂的质量;通过溜泥槽装驳的疏浚砂浓度达到60%‑80%,提升深舱驳的装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932897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21898504.5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专用吊装促淤围堤用中空六面体的吊具。一种用于吊装中空六面体的悬吊用具及吊装系统,其中用于吊装中空六面体的悬吊用具包括连接块、索环、绳索和绳钩;在连接块的下方设置有圆形或椭圆的索环,在索环内穿有闭合的绳索,在绳索的一端活动设置有绳钩,绳钩能够在绳索上转动,绳索的另一端有闭合结构从而与绳钩对应。所述的绳钩为J形的绳钩,在绳钩高度的中间处设置有转轴点,并将绳钩分为带钩的下半部和不带钩的上半部,在转轴点内穿有绳索,从而能够围绕转轴点转动;在绳钩的上半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下半部,从而使得绳钩的重心点位于绳钩的上半部,在绳钩由受力状态转为松弛状态时,绳钩由于偏心作用能够将钩子向上翻转,避免人员的靠近操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2009657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20289849.4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横梁安装用桩帽导向装置,包括;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的内径与立桩的外径相匹配;导向框架,所述导向框架可以移动地连接于定位框架,所述导向框架上端的外径小于导向框架下端的外径,所述导向框架底端固设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外径大于预制梁安装孔的内径,所述挡环的内径与立桩的外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导向框架与定位框架的偏心距离可调节,不用根据立桩的偏移距离制作不同的导向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宽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