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剖地震数据采集辅助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8715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770726.9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浅剖地震数据采集辅助设备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辅助设备包括浮体和电缆搭载装置,浮体通过浮球缆绳与电缆搭载装置相连,浅地层剖面仪的电缆安装在电缆搭载装置上,通过调节浮球缆绳的释放长度实现电缆深度控制,利用浮体的浮力与电缆搭载装置的重力之间的平衡来实现对电缆深度的控制,并设计屏蔽罩衰减风浪噪音和虚反射,同时增强有效地层的反射;不仅实现对电缆深度的有效控制,而且采集效率和采集效果都得到极大的提升;无论顺流还是逆流,采集的浅剖地震数据面貌一致,极大降低了地震数据处理的成本,处理效率提高50%以上,且处理质量远远强于传统方法,该方案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一种浅剖地震数据采集辅助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871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70726.9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浅剖地震数据采集辅助设备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辅助设备包括浮体和电缆搭载装置,浮体通过浮球缆绳与电缆搭载装置相连,浅地层剖面仪的电缆安装在电缆搭载装置上,通过调节浮球缆绳的释放长度实现电缆深度控制,利用浮体的浮力与电缆搭载装置的重力之间的平衡来实现对电缆深度的控制,并设计屏蔽罩衰减风浪噪音和虚反射,同时增强有效地层的反射;不仅实现对电缆深度的有效控制,而且采集效率和采集效果都得到极大的提升;无论顺流还是逆流,采集的浅剖地震数据面貌一致,极大降低了地震数据处理的成本,处理效率提高50%以上,且处理质量远远强于传统方法,该方案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基于浅剖井震联合的地层结构识别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275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0424120.3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浅剖井震联合的地层结构识别分析方法,包括步骤:加载浅剖数据;确定钻孔位置并获得海底深度;确定钻孔数据类型,对钻孔数据进行格式整理以使钻孔数据的起始深度与海底深度相一致;钻孔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测年数据、粒度数据、有孔虫数据和古地磁极性数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将钻孔数据由深度转换为时间实现钻孔数据与浅剖的标定;实现测年数据粒度有孔虫丰度以及古地磁与浅剖数据进行联合分析与对比验证。本方案改变传统浅剖与钻井数据分开分析的方法,而是将两者联合起来,将多种钻井指标(粒度、有孔虫、测年和古地磁)与浅剖相互验证,以最大程度降低多解性,提高浅剖地层解释的可靠性。

    一种海底再悬浮沉积物原物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356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84775.X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积物取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海底再悬浮沉积物原物取样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下部的样品存储桶,箱体和样品存储桶之间设置连接通道结构,连接通道结构选择性连通;箱体内部设置限位机构、取样机构、移动机构和夹持机构,限位机构用于将取样机构连接于箱体内,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取样机构,移动机构用于带动夹持机构运动以使同步运动的取样机构通过连接通道结构进入样品存储桶内进行取样;样品存储桶包括定位主桶和定位副桶,定位主桶与箱体固定连接,定位副桶活动连接于定位主桶内侧,定位主桶和定位副桶相配合形成密封空间。本发明的原物取样装置可有效对再悬浮沉积物进行准确、高效的取样。

    一种海底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原位实验样本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0545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349461.5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底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原位实验样本采集装置,属于海底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采样技术领域,该海底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原位实验样本采集装置包括上固定盖,所述上固定盖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隔绝筒,所述第二隔绝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隔绝筒,所述第三隔绝筒的顶端同样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定位座的底端连接,所述定位座的内部设置有降温筒,所述降温筒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存储海水样本的存储安装框,所述存储安装框与所述第三隔绝筒之间设置有连通组件,本发明能够有效对海底沉积物孔隙水样本进行保护采集,保证采集到的样本对后续实验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低信噪比高密度海洋地震数据的解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7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02655.8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低信噪比高密度地震数据的解释方法,通过收集尽可能多的高密度地震数据,并对其进行统一的格式处理;然后消除测线之间的闭合差,实现全区海底闭合,将目标层位分为可靠段,待定段和不可靠段,所述可靠段,待定段和不可靠段根据目标层位信噪比的高低以及解释结果可靠性的高低进行划分,目标层位信噪比高、解释结果可靠性高的层段为可靠段;然后按照解释结果的可靠性,依靠交点闭合原则,依次解释三个段,并实现待定段和不可靠段向可靠段的升级,本方案结合高密度数据进行地震解释,实现最大程度利用低信噪比的地震剖面,达到充分挖掘已有“废弃资料”最大潜力的目的,充分发挥地震剖面数据价值,为海洋地震解释提供新的思路。

    一种消除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地层异常起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5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322128.X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消除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地层异常起伏的方法,包括:确定炮点位置坐标:基于每个炮点相对第一个炮点的相对距离,得到一维炮点位置坐标;拾取直达波时间:采用首道拾取,间隔拾取和关键点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直达波时间的拾取;计算海水表面的声速;确定系统延迟,获得修正后的偏移距数值;根据获得的系统延迟和偏移距建立观测系统,动校正叠加后即可消除地层异常起伏现象。本方案针对炮点位置和检波点位置坐标的准确拾取,通过确定系统延迟和偏移距数值,能够有效去除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地层异常起伏现象,方法可靠,数据处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消除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地层异常起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573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22128.X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消除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地层异常起伏的方法,包括:确定炮点位置坐标:基于每个炮点相对第一个炮点的相对距离,得到一维炮点位置坐标;拾取直达波时间:采用首道拾取,间隔拾取和关键点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直达波时间的拾取;计算海水表面的声速;确定系统延迟,获得修正后的偏移距数值;根据获得的系统延迟和偏移距建立观测系统,动校正叠加后即可消除地层异常起伏现象。本方案针对炮点位置和检波点位置坐标的准确拾取,通过确定系统延迟和偏移距数值,能够有效去除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地层异常起伏现象,方法可靠,数据处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去除海洋地震勘探尾流噪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78442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68416.0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去除尾流噪音的方法,首先基于TAUP变换将炮集数据变换到TAUP域;设定尾流时窗和有效波时窗,在TAUP域沿时间轴计算不同时窗内振幅值,分别生成尾流振幅曲线和有效波振幅曲线;平滑尾流振幅曲线和有效波振幅曲线,按照尾流噪音和有效波能量关系不同,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有效波与尾流噪音之间的振幅曲线关系;确定振幅曲线比值系数,并根据振幅曲线比值系数确定衰减系数,然后对尾流噪音进行异常振幅去除,按照衰减系数关系输出最终的结果,以实现对尾流噪音的自适应衰减。本发明方案可以实现一次处理就可以达到去噪目标,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