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8715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770726.9
申请日:2020-08-04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浅剖地震数据采集辅助设备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辅助设备包括浮体和电缆搭载装置,浮体通过浮球缆绳与电缆搭载装置相连,浅地层剖面仪的电缆安装在电缆搭载装置上,通过调节浮球缆绳的释放长度实现电缆深度控制,利用浮体的浮力与电缆搭载装置的重力之间的平衡来实现对电缆深度的控制,并设计屏蔽罩衰减风浪噪音和虚反射,同时增强有效地层的反射;不仅实现对电缆深度的有效控制,而且采集效率和采集效果都得到极大的提升;无论顺流还是逆流,采集的浅剖地震数据面貌一致,极大降低了地震数据处理的成本,处理效率提高50%以上,且处理质量远远强于传统方法,该方案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94871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70726.9
申请日:2020-08-04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浅剖地震数据采集辅助设备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辅助设备包括浮体和电缆搭载装置,浮体通过浮球缆绳与电缆搭载装置相连,浅地层剖面仪的电缆安装在电缆搭载装置上,通过调节浮球缆绳的释放长度实现电缆深度控制,利用浮体的浮力与电缆搭载装置的重力之间的平衡来实现对电缆深度的控制,并设计屏蔽罩衰减风浪噪音和虚反射,同时增强有效地层的反射;不仅实现对电缆深度的有效控制,而且采集效率和采集效果都得到极大的提升;无论顺流还是逆流,采集的浅剖地震数据面貌一致,极大降低了地震数据处理的成本,处理效率提高50%以上,且处理质量远远强于传统方法,该方案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75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0424120.3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浅剖井震联合的地层结构识别分析方法,包括步骤:加载浅剖数据;确定钻孔位置并获得海底深度;确定钻孔数据类型,对钻孔数据进行格式整理以使钻孔数据的起始深度与海底深度相一致;钻孔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测年数据、粒度数据、有孔虫数据和古地磁极性数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将钻孔数据由深度转换为时间实现钻孔数据与浅剖的标定;实现测年数据粒度有孔虫丰度以及古地磁与浅剖数据进行联合分析与对比验证。本方案改变传统浅剖与钻井数据分开分析的方法,而是将两者联合起来,将多种钻井指标(粒度、有孔虫、测年和古地磁)与浅剖相互验证,以最大程度降低多解性,提高浅剖地层解释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58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88314.3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地质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海洋地质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包括多源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多尺度特征聚合模块、特征对比分析模块以及结果可视化模块;其中:多源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海洋地质原始数据;数据预处理模块:进行同步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块: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用于生成融合特征表示;特征匹配识别模块:用于对海底微特征进行识别和分类。本发明,通过结合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方法,显著提升了海底微特征的识别精度和数据融合效率,同时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增强了用户的交互体验和地质分析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82633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0065619.3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多向可调式海洋沉积物岩心剖样方法,该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待剖岩心样塑料管的直径,调整第三驱动电机使岩心放置槽的第一半槽体和第二半槽体之间保持合理间距,将装填有岩样的待剖样塑料管放置在岩心放置槽中;(2)通过转动第一升降手柄和第二升降手柄分别微调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的竖直高度;(3)调整完成后,分别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调整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的横向位置至合适切割位置处,启动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对装填有岩样的塑料管两侧进行切割;(4)切割的同时,岩心放置槽通过第四驱动电机驱动纵向移动,完成自动岩心剖样。本发明可实现海洋沉积物岩心试样的自动切割,而且可控性好,不损伤岩样。
-
公开(公告)号:CN10968263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61791.1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多向可调式海洋沉积物岩心剖样系统,包括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均设置在操作台上,且呈相对峙布置,在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之间设置有岩心放置槽;所述岩心放置槽呈长条形,岩心放置槽在操作台上纵向布置,所述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在操作台上横向布置;所述第一电锯和第二电锯分别与用于驱动其沿操作台横向移动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岩心放置槽与用于驱动其沿操作台纵向移动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岩心放置槽包括第一半槽体和第二半槽体,第一半槽体和第二半槽体之间的间距可通过电机自动调整。本发明可实现海洋沉积物岩心试样的自动切割,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而且可控性好,不容易损伤岩心样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9182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11980.4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IPC: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与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源海洋地质信息融合与三维可视化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多个来源收集海洋地质数据;S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S3: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海洋地质特征;S4:将S3中提取的特征进行多维度融合;S5:基于S4融合后的数据,采用三维网格构建算法构建海洋地质三维模型;S6:对构建的三维模型进行优化处理;S7:将优化后的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能交互的三维展示界面。本发明,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精细化三维模型构建和高效的可视化处理,提升了海洋地质模型的准确性、信息完整性和用户交互分析能力,为地质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68531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91104.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IPC: G01V1/28 , G01V1/30 , G06F16/245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地层趋势的快速地震解释方法,包括:地震预解释,分区解释确定,利用地层趋势法初步解释,生成初步深度图,交点闭合解释,高风险多边形内的区域解释,解释地层的精确追踪和其他地层解释等步骤;具体解释时,先对低风险区域解释,再对高风险区域解释。按照先易后难的解释思路,通过地震预解释,分区解释,趋势性解释等一系列技术方法有效提高解释效率,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大大压缩了解释时间,具有广泛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95389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119165.5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动拍摄的海洋沉积物岩心观察系统,包括用于拍摄岩心的拍摄相机、用于固定拍摄相机的调节角架、用于调整岩心水平位置的自动运行观察槽和用于控制自动运行观察槽内岩心移动速率及拍摄相机自动拍摄的遥控器;观察槽的移动内槽可用于固定海洋沉积物岩心,且移动内槽可随电机带动的水平恒速传送带运动,并携带岩心在长方形槽体内恒速移动;遥控器可以通过红外/蓝牙等方式与电机、拍摄相机形成无线连接。该系统通过设定放置沉积物岩心的移动内槽传送速率、相机拍摄时间,自动拍摄记录沉积物岩心照片,极大地方便了海洋沉积物岩心的观察拍摄,即操作简单,又便于不同海域沉积物岩心的对比,为海洋沉积物岩心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6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76827.8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IPC: E21B7/124 , E21B19/081 , E21B33/037 , E21B41/06 , E21B33/076 , E21B41/00 , F04B23/04 , F04B15/02 , F04B1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底质钻进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底底质钻进的设备及钻进方法,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前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筒体,可以实现对海底的底质进行钻进,并且对钻进的深度可以实现调节,实现不同深度的钻进,而且在钻进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内部的水进行抽取,防止影响钻进,并且将水抽入到筒体内部,增加了钻进时的稳定性;可以实现进行隔绝,对钻进的过程和外部进行隔绝,使得整体的钻进过程在内部进行,不会产生扰动,引起周围水体的变化;可以实现对海底位置处的悬浮泥沙进行获取,并且可以实现对多个位置不同层面的悬浮泥沙进行获取,并且可以实现在钻进的同时进行悬浮泥沙的获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