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0909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056105.8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生产方法,按不锈钢板尺寸在两块碳钢基坯中间挖嵌槽,嵌槽的两端分别加工出一道狭缝及与其通连的排气室;将两块不锈钢板撒布隔离剂的一面朝上分别嵌入两块基坯的嵌槽内,再将两块基坯扣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坯;然后将组坯入真空室抽真空,先点焊再连续焊接后,破空、冷却,并在表面喷涂防氧化涂料;冷却后的焊合坯在加热炉加热、保温,开轧温度为1000~1150℃,前三道次累积压下率≥35%,终轧温度930~1050℃;轧后切除边部,即形成两块不锈钢复合板。本发明可避免不锈钢与碳钢之间因磁力影响而出现磁偏吹现象,实现不锈钢与碳钢之间的有效复合,减少表面清理和修磨量,提高复合板的收得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9609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10064794.1
申请日:2017-02-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包镁质涂料再利用的方法,回收用后中包镁质涂料未烧结部分,经破碎、除渣钢、粉碎至粒径小于1mm;将轻烧白云石或菱镁石粉碎至粒径小于10mm;将中包镁质涂料与轻烧白云石粉或菱镁石粉按配比进行混合10~30min后,再添加适量的水和粘结剂后再混合5~30min;将混合料采用压球机进行造球,并自然风干2~3天,得到配镁造渣球;转炉炼钢加头批料时,将配镁造渣球通过高位料仓加入炉内,其加入量为吨钢5~10kg/t,保证转炉炉渣中的氧化镁含量为7~10%。本发明采用废弃的中包镁质涂料代替常规使用的轻烧白云石、菱镁石或轻烧镁球,使废弃的中包镁质涂料得到再生利用,既节约了镁矿资源、保护环境,又能够降低炼钢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70207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796156.X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低磷硫高合金钢单LF炉多罐钢水连浇方法,生产前先安排一浇次低硅铝镇静钢涮准备用的钢水罐和真空室,铁水脱硫后硫≤0.0010%;转炉开吹后加入活性白灰、轻烧白云石及2/3矿石,吹炼4~5min铁水倒渣;然后重新造渣;吹炼到8.5~9.5min,温度达到1400~1450℃时出钢,保证出钢C:2.00~2.30%,P<0.025%;脱碳炉开吹前加入提温用增碳剂,终点C为0.03~0.05%时出钢,出钢过程严禁下渣;LF炉顶渣Als需要准确控制到0.015~0.020%;RH真空度≤200Pa循环≥30min,破空后,底吹氩15~20min。本发明可控制出钢P10~20ppm,回磷在15ppm以内,成品P在35ppm以内。LF处理周期缩短至70min,连浇罐数提高至4罐,钢铁料降低52kg/t钢。
-
公开(公告)号:CN107630121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570386.9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72 , C21C5/35 , B22D11/111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低碳铝镇静钢产生翘皮缺陷的方法,1)转炉冶炼控制:铁水深脱硫;出钢过程严格控制下渣量、钢中氧含量及终渣Tfe含量;2)RH精炼控制:RH进站钢水罐底吹氩气;控制RH搬出锰成分及搬出温度;3)连铸控制:杜绝钢水罐下渣;中间包覆盖剂固定加入,并在浇注头两罐钢的过程均匀加入;浇注过程保证中间包钢水重量并保证恒拉速;4)热轧控制:连铸坯出坯后24小时内进加热炉并控制出加热炉温度。本发明可避免因铸坯夹渣角部裂纹在热轧过程中扩展形成板边翘皮缺陷及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MnS析出造成的微裂纹扩展翘皮缺陷,最终产品可达到翘皮缺陷接近零的控制目标,效果十分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28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059261.X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5/28 , C21C7/0006 , C21C7/06 , C21C7/068 ,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优质超低碳钢纯净度的方法,转炉按0.001%~0.003%标准脱硫,出钢目标渣厚≤80mm,出钢氧<800ppm,终渣TFe<20%,出钢过程加入白灰,氩站吹氩。RH进站后钢水罐底吹氩55~65s;开始处理后氩气流量按150Nm3/h控制;主阀开启后55~65s向真空室内加入碱性改质剂,强制脱碳吹氧量=0.105×氩站碳含量-0.195×进站氧含量+60;目标脱碳时间18min,脱氧铝加入量=0.0016×[O]×钢水量;RH加铝后向真空室内加入碱性改质剂,循环4.8~5.2min,钛合金化后循环4.8~5.2min破空;RH处理结束至铸机开浇间隔34~36min。本发明可降低脱氧铝氧化物生成量,促进钢中铝氧化物的脱除,避免水口结瘤及夹杂物进入铸坯,提高钢水纯净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020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789109.2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级别钢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转炉目标渣厚≤80mm;出钢氧在800ppm以下,终渣TFe在20%以下;氩站吹氩2.5~3.5min。LF处理白灰加入总量9.6~11.5kg/吨钢,搬出TFe<1.5%;硅铁在钢水进站5min后加入;搬出前喂硅钙线550~600m,喂线速度>3.5m/s,喂后净吹氩4~6min。RH进行深真空脱气,纯处理时间22~27min,净循环时间>10min,搬出定氢≤1.5ppm,各成分按目标控制;喂入硅钙线550~620m,喂线速度>3.5m/s,喂线结束后吹氩8~10min,吹氩流量10~20Nm3/h。连铸首罐覆盖剂在中间包吨数涨到40t以后开始加入,恒拉速操作。本发明可将高级别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在细系0.5级及以下水平,粗系控制在0级水平,极大减少夹杂对钢种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631914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78453.2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能环保型转炉溅渣护炉调渣方法,转炉炼钢出钢后采取留渣操作;出钢后,向转炉留渣中加入焦炭、用后中包镁质涂料作调渣剂对炉内留渣进行调渣处理,然后进行溅渣操作;转炉炼钢出钢后的留渣量为转炉公称容量的1~4%;焦炭的加入量在转炉出钢后留渣质量的8~12%;用后中包镁质涂料的加入量在转炉出钢后留渣质量的9~16%;留渣调渣处理后进行溅渣操作时,溅渣气体氮气压力控制在1.0~1.4Mpa,流量控制在750~900Nm3/min;留渣调渣处理后进行溅渣操作时,枪头与渣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0.8~2.6m范围内,采取变化枪位;吹氮时间为3~4min。
-
公开(公告)号:CN103343183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93833.7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RH炉生产IF钢的底吹氩加速脱碳方法,钢包进站后开启钢包底吹氩,均匀钢液成份和温度;RH炉主阀开启前,打开钢包底吹氩,观察液面起翻情况,以钢水裸露面积小于5m2为最佳;RH炉主阀开启后,观察钢液面状态,通过增加钢包底吹氩,吹氩量10-30m3/h,提高进入真空室的氩气总量,促进钢水脱碳,加速深脱碳;RH炉主阀开启3-5min后,依据初始氧值和碳含量,强制脱碳吹氧,保持钢包底吹氩15-25min,吹氩量10-30m3/h;脱碳结束时关闭钢包底吹氩。本发明的优点是:RH炉生产IF钢时,快速降低碳含量到20ppm以下,缩短脱碳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684654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10013375.6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7/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中的钢水罐罐底工作衬砖的砌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透气座砖、水口座砖进行定位,找准基线;2)在透气座砖、水口座砖两侧至钢水罐罐壁沿座砖宽度方向依次横砌,且砌筑砖体一侧与座砖一侧平齐;透气座砖的另一侧砌筑的砖体为与上述横砌砖体垂直的方向,依次砌筑至罐壁;3)在水口座砖、透气座砖的外侧与上述横砌砖体垂直的方向砌筑一层砖体,两侧紧贴罐壁;4)在中心区域两侧砖体为人字形排列的方式。该方法削弱了钢水罐罐底砌筑结构的各向异性,砌筑结构合理、显著提高大型钢水罐的安全性,使钢包底耐冲击性、耐侵蚀性及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8104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5617.7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微氮钢钛氮比的控制方法,工艺路线为LF脱硫‑RH脱氢‑LF增氮,将钛在LF脱硫结束后加入,利用LF脱硫结束后还原性顶渣,提高钛合金的收得率,增加渣中氧化钛含量,减少冶炼后期钢水中钛的氧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加钛时机,充分降低顶渣氧化性,减少冶炼后期钛的氧化,同时通过先增氮后脱氮再增氮的工艺,将钛和氮控制在稳定的范围,提高冶炼成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