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卷取机甩尾受损的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855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78279.6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卷取机甩尾受损的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带钢依次通过所述飞剪、所述转向辊和所述导板台后卷取至卷取机上;所述飞剪剪断所述带钢并获得所述卷取机的目标转动角度;从所述剪断时刻开始,所述卷取机转过所述目标转动角度后停止转动,以使所述剪断的带钢的带尾停留在所述导板台上;停留有所述带尾的导板台动作,以使所述带尾从所述导板台下落并贴合至钢卷靠近所述转向辊的一侧,以避免甩尾受损。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带尾直接落钢卷的外周,不会与卸卷小车等其他设备发生剐蹭,保证了带尾镀锡层的完整性,提高了带钢的表面质量;同时解放了操作人员,不需要人工减去带有缺陷的带尾,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基于罩式退火工艺生产镀锡板基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385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715405.1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罩式退火工艺生产镀锡板基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厚度为0.414~0.356mm、宽度为800~900mm的冷轧板进行脱脂清洗、罩式退火、平整二次压下处理,制备获得二次冷轧镀锡板基板;其中,将所述罩式退火的热点控制为600℃、冷点控制为570℃;通过平整机组进行所述平整二次压下,将所述平整二次压下率控制为10%~23%,所述平整机组的第一机架采用辊面粗糙度0.4μm的连续可变凸度辊形,所述平整机组的第二机架采用辊面粗糙度2.0μm的双边倒角平辊辊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罩式退火工艺生产MR DR‑7M BA镀锡板基板出现端部压边缺陷、边部轧裂及四角翘曲概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拉轿机工作辊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135060U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20508548.2

    申请日:2014-0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轿机工作辊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辊组,第一支撑辊组固连在辊箱机架的上部;第一工作辊,第一工作辊设置在第一支撑辊组的下方;第一支撑辊组用于支撑第一工作辊;第一工作辊与第一支撑辊组之间的间隙偏差控制在0.05mm;第二工作辊,第二工作辊设置在第一工作辊的斜下方;第二支撑辊组,第二支撑辊组设置在第二工作辊的下方;第二支撑辊组固连在辊箱机架的下部;第二支撑辊组用于支撑第二工作辊;第二工作辊与第二支撑辊组之间的间隙偏差控制在0.05mm。该安装结构能有效避免拉矫机工作辊端部轴承的异常烧损问题。

    一种电镀压辊的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012851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0628687.8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镀压辊的密封装置,涉及冷轧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所述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电镀压辊与压辊轴承座的连接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接于所述辊轴辊颈台阶处;动态密封环,所述动态密封环套接于所述辊轴的台阶,所述动态密封环的一侧与所述弹性件接触;静态密封环,所述静态密封环套接于所述辊轴的台阶,所述静态密封环的一侧与所述动态密封环的另一侧接触,所述静态密封环的另一侧为密封面;由安装在辊轴辊颈台阶处的弹性件为所述动态密封环和静态密封环提供挤压力,使得压辊在工作过程中,动态密封环与静态密封环相互接触,防止了电镀液从压辊轴承座辊颈处进入轴承座内部,避免了轴承座内润滑失效,保证压辊的正常运行。

    一种钝化蒸发器冷凝水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002961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0803335.1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钝化蒸发器冷凝水回收循环利用装置,涉及电镀锡技术领域,包括钝化槽、漂洗槽、废水缓存箱、钝化蒸发器和冷凝水收集箱,废水缓存箱内设置废水箱室和冷凝水箱室,废水箱室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漂洗槽连接,冷凝水箱室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漂洗槽连接,钝化蒸发器与废水箱室连通,钝化蒸发器还通过管道与钝化槽连通以将钝化浓缩液送至钝化槽,钝化蒸发器于蒸发器风机处的冷凝水排泄口通过管道与冷凝水收集箱连接,冷凝水收集箱与废水缓存箱的冷凝水箱室通过管道连接且该管道上设有第一输送泵。本装置实现了大量冷凝水的循环利用,不仅减少了废水的处理费用,也起到节约能源介质消耗的作用,其改造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