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机的缸盖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92973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480036257.0

    申请日:2014-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缸盖(1),内燃机具有至少一个缸,该缸盖具有用于提升阀的至少一个阀座圈(3),其中阀座圈(3)由用于冷却剂的环形冷却通道(4)环绕,用于冷却剂的环形冷却通道(4)至少部分地形成到缸盖(1)内,其中冷却通道(4)至少部分地环绕阀座圈并且在至少一个入口(5,15,25)与至少一个出口(6)之间延伸。为了减少阀磨损,设置成如在垂直于阀座圈(3)的轴线(3a)的截面图中观察的,冷却通道(4)在入口(5,15,25)和/或出口(6)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地基本呈新月形的凸出部(10)。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汽缸盖的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756797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1027330.0

    申请日:2015-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14 F01P3/02 F01P3/16 F02F1/40

    Abstract: 一种用于各汽缸至少两个排气门和至少一个进气门的内燃机汽缸盖的冷却结构,至少一个排气门桥在两相邻排气门之间,至少两个进气‑排气门桥在排气门与相邻进气门之间,冷却结构包括邻近过火甲板的下部第一冷却水套和邻近中间甲板的上部第二冷却水套,两冷却水套通过中间甲板的转移开口连接,第一冷却水套包括中心冷却室和有第一外冷却室的外冷却室装置,外冷却室和中心冷却室通过在排气门桥的区域中延伸的第一径向通道和与之并联的第二径向通道连接。第一冷却水套的外冷却室装置包括第一外冷却室和通过流动限制通道与之分开的第二外冷却室,第二外冷却室通过进气径向通道与在进气门桥的区域中和/或在进气‑排气门桥的区域中延伸的中心冷却室连接。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汽缸盖

    公开(公告)号:CN105339639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80036756.X

    申请日:2014-04-29

    Inventor: R·珀斯彻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0 F02F1/10 F02F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汽缸盖(1),具有至少一个在过火面侧上的第一冷却室(5a)和一个沿汽缸的轴向方向毗邻所述第一冷却室(5a)的第二冷却室(5b),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室(5a、5b)借助于中间板(7)彼此分开,中心凹座(4)布置用于喷嘴或每个汽缸(Z)的点火装置,并且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冷却室(5a、5b)在所述中心凹座(4)的区域中流动连接到彼此,并且包括每个汽缸(Z)至少两个、优选四个换气气门开口(2、3),所述第一冷却室(5a)具有至少一个在两个换气气门开口(2、3)之间的气门桥(20、21、22、23)的区域中的径向冷却管道(11、12、13、14)。为了以最简单的可能的方式改善不利的流动区域中的流动活动,所述径向冷却管道(11、12、13、14)具有至少一个在径向地位于所述气门桥(20、21、22、23)外部的区域中的横截面(15、16、17、18)的减小,所述区域优选比至少一个换气气门开口(2、3)的中心(2a、3a)更远离所述汽缸轴线(18)。

    液体冷却的内燃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89833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780003773.3

    申请日:2007-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冷却的内燃机(1),包括一个用于多个气缸(30)的曲轴箱(2),围绕曲轴箱(2)中的气缸(30)带有一个冷却套(5),包括带有至少两个彼此上下布置在气缸盖(3)中冷却空间(9,10)的单个气缸盖(3),其中曲轴箱(2)的冷却套(5)和气缸盖(3)中的下部冷却空间(9)经过至少一个,优选的是至少四个均匀分布在气缸(30)圆周上的溢流孔(8)彼此连接,其中沿着至少一个曲轴箱侧壁(2a)为冷却剂布置至少一个流入分配空间(7)和/或至少一个回流聚集室(15)。为了达到热临界范围的较佳冷却,设置的是,流入分配空间(7)经过每个气缸至少一个连接管路(6),与优选的是干燥气缸衬筒的曲轴箱(2)冷却套(5)连接,其中优选的是每个连接管路(6)在平面布置图中看相对于气缸(30)基本上径向地通到冷却套(5)。

    用于内燃机的缸盖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56088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480036277.8

    申请日:2014-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36 F01L3/22 F01L2810/01 F01P3/14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缸的内燃机的缸盖(1),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提升阀的阀座圈(3),其中,阀座圈(3)由用于环形冷却剂的环形冷却通道(4)环绕,该环形冷却通道(4)至少部分地模制到缸盖(1)中,其中,冷却通道(4)至少部分地环绕阀座圈并在入口(5、15、25)和至少一个出口(6)之间延伸。为了降低阀磨损,提供了通向冷却通道(4)的多个入口(5、15、25),其中入口(5、15、25)优选地布置成关于经过出口(6)的阀座圈(3)的子午平面(δ)不对称。

    用于内燃机的缸盖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5608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80036277.8

    申请日:2014-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36 F01L3/22 F01L2810/01 F01P3/14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缸的内燃机的缸盖(1),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提升阀的阀座圈(3),其中,阀座圈(3)由用于环形冷却剂的环形冷却通道(4)环绕,该环形冷却通道(4)至少部分地模制到缸盖(1)中,其中,冷却通道(4)至少部分地环绕阀座圈并在入口(5、15、25)和至少一个出口(6)之间延伸。为了降低阀磨损,提供了通向冷却通道(4)的多个入口(5、15、25),其中入口(5、15、25)优选地布置成关于经过出口(6)的阀座圈(3)的子午平面(δ)不对称。

    液体冷却的内燃机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97194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280014866.7

    申请日:2012-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气缸(10)的液体冷却的内燃机(1),所述至少一个气缸(10)具有气缸盖(3),在所述气缸盖内设置有与隔热板(18)相邻的下方部分冷却室(7)和借助至少一个主溢流孔(8)与下方部分冷却室流动连接的上方部分冷却室(6)。按照本发明,为了改善从隔热板的热临界区域的散热并提高气缸盖(3)的强度,可将至少一个流入管道(11)、较佳为每个气缸(10)至少一个流入管道(11)设置在所述上方部分冷却室(6)和所述下方部分冷却室(7)之间,所述流入管道较佳地在所述气缸(10)的中心区域(13)内流动连接到所述下方部分冷却室(7)。

    液体冷却的内燃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80350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1205.2

    申请日:2008-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F01P2003/028 F02F1/242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冷却的内燃机(1),该内燃机包括用于至少一个汽缸(13)和至少一个缸盖(3)的汽缸壳体(2)。位于汽缸壳体(2)内的至少一个汽缸(13)被冷却缸套(5)包围。在缸盖(3)中设置有邻近点火台(18)设置的底部部分冷却室(7)和通过至少一个转送开口(8、9)与底部部分冷却室相流体连通的上部部分冷却室(6),转送开口布置在缸盖(3)中,缸盖与汽缸壳体(2)相连接。与压力槽相连通的冷却剂出口(14)延伸自该底部部分冷却室(7)。为了改善冷却,可以与压力源相连通的至少一个冷却剂入口(12)通到汽缸壳体(2)的冷却缸套(5)中,冷却缸套(5)通过至少一个立式歧管(10、11)直接与上部部分冷却室(6)流体连通,从而,在发动机工作时,冷却剂从压力源流动到气缸壳体(2)的冷却缸套(5)中,从冷却缸套(5)流动到缸盖(3)的上部部分冷却室(6)中,并且通过转移开口(8、9)流动到底部部分冷却室(7)中,然后从底部部分冷却室(7)流动到压力槽中。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汽缸盖的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756797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511027330.0

    申请日:2015-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14 F01P3/02 F01P3/16 F02F1/40 F02F1/4214

    Abstract: 一种用于各汽缸至少两个排气门和至少一个进气门的内燃机汽缸盖的冷却结构,至少一个排气门桥在两相邻排气门之间,至少两个进气-排气门桥在排气门与相邻进气门之间,冷却结构包括邻近过火甲板的下部第一冷却水套和邻近中间甲板的上部第二冷却水套,两冷却水套通过中间甲板的转移开口连接,第一冷却水套包括中心冷却室和有第一外冷却室的外冷却室装置,外冷却室和中心冷却室通过在排气门桥的区域中延伸的第一径向通道和与之并联的第二径向通道连接。第一冷却水套的外冷却室装置包括第一外冷却室和通过流动限制通道与之分开的第二外冷却室,第二外冷却室通过进气径向通道与在进气门桥的区域中和/或在进气-排气门桥的区域中延伸的中心冷却室连接。

    液体冷却的内燃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9719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80014866.7

    申请日:2012-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气缸(10)的液体冷却的内燃机(1),所述至少一个气缸(10)具有气缸盖(3),在所述气缸盖内设置有与隔热板(18)相邻的下方部分冷却室(7)和借助至少一个主溢流孔(8)与下方部分冷却室流动连接的上方部分冷却室(6)。按照本发明,为了改善从隔热板的热临界区域的散热并提高气缸盖(3)的强度,可将至少一个流入管道(11)、较佳为每个气缸(10)至少一个流入管道(11)设置在所述上方部分冷却室(6)和所述下方部分冷却室(7)之间,所述流入管道较佳地在所述气缸(10)的中心区域(13)内流动连接到所述下方部分冷却室(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