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64632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480064743.3
申请日:2014-10-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88 , B22D11/01 , B22D11/145 , B22D11/20
Abstract: 上引式连续铸造设备包括:保温炉,其保存熔融金属;形状限定构件,其被布置在保存于保温炉内的熔融金属的表面上方,该形状限定构件被配置成当熔融金属通过形状限定构件时限定金属铸件的横截面形状;图像拾取单元,其拍摄已经通过形状限定构件的熔融金属的图像;图像分析单元,其从图像中检测熔融金属的波动并且基于波动的存在/不存在来确定凝固界面;以及铸造控制单元,其仅当由图像分析单元确定的凝固界面不在预先确定的参考范围内时才改变铸造条件。该铸造控制单元使用根据熔融金属的上引角而变化的参考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807906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86137.4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山东三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611 , B22D11/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厚度智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冷却铜辊,冷却铜辊的上方设置有钢液喷包,冷却铜辊的出带一侧设置有收带轮,钢液喷包安装在喷包调整架上,喷包调整架上安装有调整钢液喷包与冷却铜辊距离的喷包调整伺服电机,冷却铜辊和收带轮之间安装有压带轮和在线测厚装置,在线测厚装置连接有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喷包调整伺服电机的控制端连接在线测厚装置,实时测量非晶带材的厚度,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在线测厚装置的检测数据,控制喷包调整伺服电机正转或反转,从而调节钢液喷包的喷嘴与冷却铜辊之间的间隙,达到调整非晶带材厚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11193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743040.4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IPC: B22D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准确测量连铸坯凝固壳厚度的射钉平台装置,包括射钉枪和击发控制器,所述射钉枪上套有联接套,还包括射钉支架、安装在所述射钉支架顶部的水平横梁、安装在所述水平横梁上的活套调节器和安装在所述活套调节器上的射钉枪托卡,所述射钉枪安装在所述射钉枪托卡上;所述活套调节器包括分别设在所述水平横梁前部和后部的前活套调节器和后活套调节器,所述活套调节器上设有调节器垂直槽和调节器水平槽,所述调节器垂直槽与所述水平横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器水平槽与所述射钉枪托卡滑动连接。本发明克服了射钉过程支架不牢固、不易调整的现象,从而精确确定出铸坯坯壳厚度,从而能准确优化工艺,提升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903024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80004361.1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B22D11/00 , B22D11/041 , B22D1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01 , B22D11/041 , B22D11/055 , B22D11/117 , B22D11/188 , B22D11/207 , B22D11/22 , B22D21/022 , B22D23/10 , F27D2099/0031
Abstract: 通过控制铸模(2)和铸块(11)的接触区域(16)的铸块(11)的表面部(11a)的温度Ts、和接触区域(16)的从铸块(11)的表面部(11a)向铸模(2)的通过热通量q中的至少一个,将熔液(12)凝固的凝固壳(13)的接触区域(16)的厚度D纳入到规定的范围内。由此,能够铸造出铸造表皮的状态良好的铸块。
-
公开(公告)号:CN104144758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80011872.1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西门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6 , B22D11/06 , B22D11/0608 , B22D11/0622 , B22D11/0634 , B22D11/188 , B22D11/22 , G06F17/50
Abstract: 借助相应的旋转元件模型(16),根据每单位时间由浇铸装置的相应的旋转元件(3,5)与其周围环境总体交换的焓量(E1+E2)、与金属(8)的相应的接触时间(t2)和相应的循环时间(t1),计算机(11)分别确定旋转元件(3,5)的相应表面元件(6)沿着相应旋转轨道所产生的温度(TO)和在相应的表面元件(6)上的抽取点(P2)的区域中形成的旋转元件形状(dU)。借助相应的冶金学凝固模型(17),根据金属温度(T)、表面元件(6)的产生的温度(TO)、旋转元件形状(dU)和金属(8)本身规定的特征参量(K),在使用模拟从锭模区域(2)到相应的表面元件(6)中的热传导的相应热传导模型(19)的情况下,计算机(11)分别确定了位于锭模区域(2)中的、邻接相应的表面元件(6)的金属(8)的温度(TM)和从邻接相应的表面元件(6)的金属(8)到相应的表面元件(6)中的热流(F)。由此,计算机结合表面元件(6)的旋转速度(v)确定在抽取点(P2)处形成的相应的连铸坯壳厚度(dS)。借助成带模型(20),根据温度(TM)、连铸坯壳厚度(dS)及旋转元件形状(dU),计算机(11)确定从锭模区域(2)中抽出的金属带(1)的厚度(d)和/或温度(T′)。
-
公开(公告)号:CN10585549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14771.X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马鞍山尚元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正海
IPC: B22D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坯凝固结构的确定方法,属于冶金行业连铸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铸坯凝固结构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初始参数确定;(B)射钉试验;(C)铸坯表面测温;(D)模型选择;(E)实测模型;(F)数学模型。本发明发现并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射钉法”测量连铸凝固坯壳厚度的技术偏见,提供了一种铸坯凝固结构的确定方法,能够科学精确地测定连铸坯凝固坯壳厚度等参数,且适合任意钢种铸坯凝固结构的确定,对连铸生产技术领域具有显著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14475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80011872.1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西门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6 , B22D11/06 , B22D11/0608 , B22D11/0622 , B22D11/0634 , B22D11/188 , B22D11/22 , G06F17/50
Abstract: 借助相应的旋转元件模型(16),根据每单位时间由浇铸装置的相应的旋转元件(3,5)与其周围环境总体交换的焓量(E1+E2)、与金属(8)的相应的接触时间(t2)和相应的循环时间(t1),计算机(11)分别确定旋转元件(3,5)的相应表面元件(6)沿着相应旋转轨道所产生的温度(TO)和在相应的表面元件(6)上的抽取点(P2)的区域中形成的旋转元件形状(dU)。借助相应的冶金学凝固模型(17),根据金属温度(T)、表面元件(6)的产生的温度(TO)、旋转元件形状(dU)和金属(8)本身规定的特征参量(K),在使用模拟从锭模区域(2)到相应的表面元件(6)中的热传导的相应热传导模型(19)的情况下,计算机(11)分别确定了位于锭模区域(2)中的、邻接相应的表面元件(6)的金属(8)的温度(TM)和从邻接相应的表面元件(6)的金属(8)到相应的表面元件(6)中的热流(F)。由此,计算机结合表面元件(6)的旋转速度(v)确定在抽取点(P2)处形成的相应的连铸坯壳厚度(dS)。借助成带模型(20),根据温度(TM)、连铸坯壳厚度(dS)及旋转元件形状(dU),计算机(11)确定从锭模区域(2)中抽出的金属带(1)的厚度(d)和/或温度(T′)。
-
公开(公告)号:CN105828979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80064406.4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22D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68 , B22D11/041 , B22D11/1245 , B22D11/145 , B22D11/188 , B22D11/20 , B22D46/00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包括保持熔融金属(M1)的保持炉(101)和设置在保持炉(101)中保持的熔融金属M1的熔融金属表面上方的形状限定构件(102),所述形状限定构件(102)配置为随着熔融金属(M2)穿过形成在形状限定构件(102)中的开口而限定待铸造的铸造金属制品(M3)的截面形状。所述开口(103)以使得形状限定构件(102)的顶面上的开口尺寸大于形状限定构件(102)的底面上的开口尺寸的方式形成。采用这种配置,即便当沿倾斜方向向上牵引熔融金属时也可产生具有优异的表面品质的铸造金属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828979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480064406.4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22D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68 , B22D11/041 , B22D11/1245 , B22D11/145 , B22D11/188 , B22D11/20 , B22D46/00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包括保持熔融金属(M1)的保持炉(101)和设置在保持炉(101)中保持的熔融金属M1的熔融金属表面上方的形状限定构件(102),所述形状限定构件(102)配置为随着熔融金属(M2)穿过形成在形状限定构件(102)中的开口而限定待铸造的铸造金属制品(M3)的截面形状。所述开口(103)以使得形状限定构件(102)的顶面上的开口尺寸大于形状限定构件(102)的底面上的开口尺寸的方式形成。采用这种配置,即便当沿倾斜方向向上牵引熔融金属时也可产生具有优异的表面品质的铸造金属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632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80064743.3
申请日:2014-10-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88 , B22D11/01 , B22D11/145 , B22D11/20
Abstract: 上引式连续铸造设备包括:保温炉,其保存熔融金属;形状限定构件,其被布置在保存于保温炉内的熔融金属的表面上方,该形状限定构件被配置成当熔融金属通过形状限定构件时限定金属铸件的横截面形状;图像拾取单元,其拍摄已经通过形状限定构件的熔融金属的图像;图像分析单元,其从图像中检测熔融金属的波动并且基于波动的存在/不存在来确定凝固界面;以及铸造控制单元,其仅当由图像分析单元确定的凝固界面不在预先确定的参考范围内时才改变铸造条件。该铸造控制单元使用根据熔融金属的上引角而变化的参考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