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成形麻花钻螺旋槽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24653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94280.6

    申请日:2013-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成形麻花钻螺旋槽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确定被加工麻花钻的几何参数:径向前角γ和半芯厚rw;确定直圆柱砂轮的砂轮半径r和安装角β;确定被加工麻花钻的轴向为Z向、其底端平面为XY面,底端中心为坐标原点,并根据半芯厚rw、砂轮半径r和安装角β,确定直圆柱砂轮的底端面中心的X向偏移量ΔX、Y向偏移量ΔY和Z向偏移量ΔZ;根据ΔX、ΔY和ΔZ,在数控机床上确定直圆柱砂轮的坐标,并调整直圆柱砂轮的安装位置,启动直圆柱砂轮旋转,将被加工麻花钻Z向前移,加工出所需要的螺旋槽。它可以直接使用直圆柱砂轮加工麻花钻的螺旋槽,减少了加工槽时对经验数据的依赖,又避免了繁难的计算,简单方便,可靠性好,磨削精度高。

    制造铣刀的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22097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780050345.6

    申请日:2007-11-12

    Abstract: 一种制造铣刀的方法,所述铣刀具有切削头和同轴整体式刀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磨制步骤:在第一磨制操作中,使用第一磨制轮(15)的具有大致截锥廓形并能够围绕大致横向于铣刀轴线(1)的轴线(18)旋转的周边区域(16),在刀坯体的外周边中从导端(24)磨制出多个螺旋凹槽(5),所述周边区域(16)同时形成以下三个特征:后一齿的导面(9)、相邻前一齿(8)的背面(10)、和具有分离的侧的排屑槽(13);在第二磨制操作中,使用第二磨制轮(20)的周边边缘(19),磨制出从齿尖端的导端向后延伸的退切面(11),使得齿楔角最小大约为60°;和在第三磨制操作中,在每个凹槽的端部上磨制出圆角(23)。

    用于制备轴向延伸刀头的方法及刀头

    公开(公告)号:CN10539295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480009069.9

    申请日:2014-02-14

    Inventor: H·M·耶格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19/04 B23B51/02 B23B2251/446

    Abstract: 为了在特别是为模块化钻具提供的钻头(2)中以简单方式生成具有支撑倒角(26、28)的脊(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圆形磨削方法,其中从与切削转角位置对应的起始旋转位置(30)出发,半径首先减小,随后再增加而形成所述支撑倒角(28)。因此不需要单独的磨削步骤来形成所述支撑倒角(26、28)。所述支撑倒角(26、28)优选地在所述轴向方向(24)上平行于所述纵向中轴线(22)延伸并且与盘绕卡槽(26)相交。

    工具磨床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92002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380100388.2

    申请日:2003-10-25

    Applicant: 金明珍

    Inventor: 金明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41/02 B24B3/06 B24B19/04 B24B41/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磨床。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卡盘架的主体中心处形成有铰链,在铰链的顶端连接有斜度刻度板,使得工具如端铣刀的下刀片的角度能够被准确地磨削,并且使用卡盘架一端内的角度调整杆可以同时磨削工具的周向切割刀片的第一和第二角度,在旋转部分的角度刻度板内,固定块规使用该固定块规作为基准与所需角度的正弦值对应,从而能够准确地磨削工具的下刀片以及周向切割刀片的第一和第二角度,磨削部分主体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主体可以在所需角度内旋转,同时,形成有角度刻度板,以便工人可以检查旋转状态的角度,从而形成工具的球面角。

    钻
    9.
    发明授权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3227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10029629.X

    申请日:2012-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短孔钻削的螺旋钻,包括在前顶端的间隙表面中开口的两个容屑槽,以与间隙表面一起形成两个切削刃。所述容屑槽被赋予独特的形状,从而三个不同部分表面具有不同曲率。更精确地,底表面具有小于10mm的弧半径,而其他两个表面具有接近无穷大的曲率半径。凹形的底表面与引导前表面之间的边界线与主刃会合,该主刃被包括在各切削刃中并分成两个刃段,两个刃段一起赋予主刃J状形状。由于钻的芯部的直径已减小到最小,同时容屑槽的开口角已被形成得比两个杆部的发散角小,因而容屑槽特别深,其中容屑槽埋头于两个杆部之间。通过这些特征,改善切屑的形成和排出,尤其是这些不损害所产生的孔壁。此外,钻容易切削且要求最少能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