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00509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480083015.7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音响发明
Inventor: 桑福德·埃利奥特·霍金斯 , 相马一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9/00 , B60C5/00 , B60C5/12 , B60C1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抑制轮胎,在薄层构造部内包括具有用于沿截面方向产生反应速度的差异的特征的胀流层(0310),由此,具有即使仅通过极薄的单层或少数的层也能够不损害轮胎的运动特性地发挥作用的薄层构造部,从而,能够制造容易且低成本地提供一种振动抑制轮胎。轮胎具有包含胀流层(0310)的薄层构造部,所述胀流层(0310)为以表现为胀流的方式配置有粒子和其结合材料的层,其中,以所述粒子的分布密度从层的中部朝向层的上侧及层的下侧降低的方式配置所述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744401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245196.4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榊原一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9/002 , B29D30/0061 , B29D2030/0072 , B60C5/00
Abstract: 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有多个通孔、以及两端位于板面内的狭缝的板状部件;以及插通于所述狭缝并将所述狭缝的两侧的板状部分在相互相反的方向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所述板状部件以在所述板状部件与胎面部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通过分别位于比所述狭缝的两端靠外侧的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胎面部内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710766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80004272.6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Inventor: 丹野笃
IPC: B60C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9/002 , B60C5/0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当在轮胎内表面粘接吸音材料的情况下改善高速耐久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和胎侧部以及胎圈部,在吸音材料粘接在轮胎内表面的充气轮胎中,在轮胎内表面与吸音材料之间设置有片状的导热部件,将该导热部件配置成从吸音材料的贴附区域向外侧延伸,在导热部件形成有从吸音材料突出的散热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918797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380069853.4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Inventor: 岩渕聪太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3/001 , B60C5/00 , B60C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抑制轮胎滚动阻力降低并且能够显示大轮辋直径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埋设有胎圈芯的一对胎圈部、从胎圈部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和在两个胎侧部之间延伸的胎面部。在胎侧部形成具有平滑表面的装饰带。装饰带的轮胎径向最外端位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轮胎径向内侧。装饰带沿轮胎周向延伸、具有比轮胎的底色高的亮度并包括多个装饰线。装饰线之中亮度最高的装饰线的亮度为80%以上;并且亮度最高的装饰线的亮度和/或色相与至少一个其它装饰线的亮度和/或色相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490312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380069901.X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IPC: B60C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311 , B60C5/00 , B60C11/0304 , B60C11/04 , B60C11/1236 , B60C2011/1213 , B60C2011/1231 , B60C2011/12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冬季行驶条件下使用的车辆充气轮胎,该车辆充气轮胎包括一个胎面(1),该胎面具有带精细刀槽花纹(3)的多个轮廓块(2),并且其中该胎面(1)具有在轴向外侧设置的两个胎肩区域(6,7)以及在这些胎肩区域(6,7)之间设置的一个中央胎面区域(8)。为了改进牵引力特性,这些轮廓块(2)的表面具有彼此平行安排的呈沟槽(9)形式的多个微型刀槽花纹,这些微型刀槽花纹在轮廓块边缘之间延伸;这些呈沟槽(9)形式的微型刀槽花纹在该中央胎面区域(8)中以近似轴向方向(aR)而设置,并且在这些胎肩区域(6,7)中以近似圆周方向(uR)而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853938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380065097.8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V·埃斯滕内
IPC: B60C1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5/06 , B60C5/00 , B60C15/0628 , B60C15/0635 , B60C2015/065 , B60C2015/06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型车辆的轮胎,其包括两个胎圈(2),径向胎体增强件(4),以及附加的周向增强件(6),所述两个胎圈(2)旨在通过至少一个轴向外部表面(21)分别与轮辋(3)接触,所述胎体增强件(4)包括至少一个在每个胎圈(2)内围绕具有中心(O)的胎圈金属丝(5)缠绕的胎体层(41),以形成卷边(411),所述附加的周向增强件(6)在每个胎圈(2)中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层(61、62),所述附加增强件(6)从径向内部端部(E1)直至径向外部端部(E2)径向延伸,并且在轴向上位于轴向最外卷边(411)的外部。本申请的发明人给其自身设定目标,所述目标为优化附加的周向增强件(6)的径向内部端部(E1)和径向外部端部(E2)各自之间的径向距离(d),而同时保持使用这种附加的周向增强件所获得的相同水平的胎圈耐久性。根据本发明,附加的周向增强件(6)的径向内部端部(E1)在胎圈(2)的轴向外部表面(21)上的正交投影(P1)在径向上位于胎圈金属丝(5)的中心(O)的外部,附加的周向增强件(6)的径向外部端部(E2)在胎圈(2)的轴向外部表面(21)上的正交投影(P2)旨在当轮胎(1)安装在其轮辋(3)上并充气至所建议的压力时与轮辋(3)的点(P’2)接触,所述点(P’2)在轴向上位于轮辋(3)的最后接触的点(C)的内部,附加的周向增强件(6)的径向内部端部(E1)和径向外部端部(E2)之间的径向距离(d)至多等于20mm。
-
公开(公告)号:CN104812595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480003099.9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子武士
IPC: B60C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3/001 , B60C5/00 , B60C13/02
Abstract: 在充气轮胎的一对胎侧部的至少一方胎侧部的胎侧壁表面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区域设置有:多个凹窝状的凹部,其大小沿着轮胎周向周期性变化;和沿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线状的谷部,其在各个所述凹部的周围分别覆盖所述凹部。所述凹部例如是具有彼此不同的大小的至少3种以上的圆形凹部。此时,所述圆形凹部的大小沿着轮胎周向阶段性变化,所述圆形凹部的底面是球面形状,所述圆形凹部的最大深度与大小无关而一定,是0.3~1.5mm。
-
公开(公告)号:CN105008147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80008078.6
申请日:2014-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IPC: B60C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4 , B60C5/00 , B60C11/0302 , B60C11/0306 , B60C11/1263 , B60C2011/0346 , B60C2011/0351 , B60C2011/0388 , B60C2011/1213
Abstract: 本充气轮胎设置有一对周向槽、多个横向槽和在周向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连接横向槽的纵向槽。横向槽包括横向槽第一部分、位于横向槽第一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横向槽第二部分和连接横向槽第一部分和横向槽第二部分的横向槽台阶部。横向槽第一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外端处的槽宽中心被布置在横向槽第二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内端处的槽宽中心的轮胎周向一侧。纵向槽相对于轮胎周向朝向横向槽台阶部的相反侧倾斜地延伸。纵向槽的在轮胎周向一侧的端部与在轮胎周向一侧的横向槽的横向槽第二部分和横向槽台阶部接合在一起的接合部相接合,且纵向槽的在轮胎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与在轮胎周向另一侧的横向槽的横向槽台阶部和横向槽第一部分接合在一起的接合部相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008146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80009469.X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304 , B60C3/04 , B60C5/00 , B60C11/0306 , B60C11/033 , B60C11/04 , B60C11/1236 , B60C2011/0348 , B60C2011/0372 , B60C2011/0388 , Y02T10/862
Abstract: 在胎面部(10)形成有由槽(12、16)形成的非对称图形的充气轮胎(1),其充气轮胎的总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满足“SW/OD≤0.3”的关系,并且将胎面部的接地区域(G)中的接地宽度设为CW并且将槽面积比例设为GR,将装配于车辆时接地区域中的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L)位于车辆侧的范围即轮胎内侧区域Ai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Ri,将接地区域中的相对于轮胎赤道线位于车辆侧的相反侧的范围即轮胎外侧区域Ao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Ro时,接地区域形成为满足“0.75≤CW/SW≤0.9”、“10[%]≤GR≤25[%]”以及“GRi<GRo”。
-
公开(公告)号:CN104870214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380066387.4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O·塞娅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9/20 , B60C5/00 , B60C9/2006 , B60C2009/2012 , B60C2009/2016 , B60C2009/2019 , B60C2009/2022 , B60C2200/06 , B60C2200/065 , Y10T152/10765
Abstract: 成的角度B2至少等于70°且严格小于90°。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胎冠增强件(3)的轮胎括:保护增强件(5)、工作增强件(6)和可能的附加增强件(7),所述保护增强件(5)包括两个保护层(51、52),所述两个保护层(51、52)包括在每一层内相互平行并从一层交叉至下一层,由此与周向方向(YY')形成分别的角度A1和A2的弹性金属增强件;所述工作增强件(6)包括两个工作层(61、62),所述两个工作层(61、62)包括在每一层内相互平行并从一层交叉至下一层,由此与周向方向(YY')形成分别的角度B1和B2的非弹性金属增强件;所述附加增强件(7)包括两个附加层(71、72),所述两个附加层(71、72)包括在每一层内相互平行并从一层交叉至下一层,由此与周向方向(YY')形成至多等于15°的分别的角度C1和C2的非弹性金属增强件。根据本发明,由所述第一工作层(61)的金属增强件与周向方向(YY’)形(1),所述胎冠增强件(3)径向上从外部至内部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