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174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97154.3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M1/12 , B60L5/00 , H04B11/00 , H04L67/12 , H04L67/14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充电控制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弓载超声波单元、弓载控制器、车载超声波单元、车载控制器及通信部件,所述弓载控制器将充电弓编号信息发送给弓载超声波单元,该弓载超声波单元根据充电弓编号信息发出与该充电弓编号具有对应关系的相应频率的超声波,所述车载超声波单元接收弓载超声波单元发出的相应频率的超声波以获取对应的充电弓编号,同时发送给车载控制器,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充电弓编号信息获取充电弓的通信地址与充电弓建立通信连接,通过超声波单元与通信部件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防止受到相邻充电弓发出的编号的影响,确保车辆和充电弓的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37922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810112311.5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温州睿楚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虞丽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B60L5/00 , B60L11/1816 , B60M7/003 , B64C25/10 , B64C27/20 , B64C2201/024 , B64C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导轨输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有多个沿道路等距竖直安装在道路旁的电线杆,固定安装在电线杆上位于道路上方的导轨以及多个滑动连接在导轨上的小车组件,与电动汽车连接的连接盘,以及多个用于携带连接盘移动的飞行器。本发明设置在道路旁,能够在道路上对电动汽车及时充电,不受时间限制,并且驾驶人可以在驾车的同时对电动汽车充电,节省驾驶人充电等候的时间;通过小车组件与输电线相连对电动汽车供电,相较于充电桩更具有灵活性,充电的地点不受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0814106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53058.X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IHI
Inventor: 长冈志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14 , B60L5/00 , B60L11/18 , B60L11/1811 , B60L11/182 , B60L2210/40 , B60M7/00 , H02J7/00 , H02J7/025 , H02J50/10 , H02J50/80 , H02M7/537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送电装置具备:将从交流电源供给的第1交流电力转换成直流电力的电力转换器;检测直流电力的电流的第1检测器;基于直流电力的电流生成反馈信号的反馈信号生成器;基于反馈信号进行向受电装置供给的电力的反馈控制的控制器。反馈信号生成器生成用于降低由于第1交流电力的电压的零交叉而在直流电力的电流中产生的纹波的消除波形,基于直流电力的电流以及消除波形生成反馈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800123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429975.6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温州睿楚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虞丽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B60L5/00 , B60L11/1816 , B60M7/003 , B64C25/10 , B64C27/20 , B64C2201/024 , B64C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有固定安装在道路两侧的多个输电杆,安装在各个输电杆之间的输电导轨,滚动或滑动安装在所述输电导轨上且与输电导轨电连接的导轨车,能够停靠在电动汽车上且与电动汽车电连接的飞行器,以及连接在导轨车与飞行器之间的用以将电能从输电导轨传输到电动汽车上的导线。实现了电动汽车无需停靠即可进行充电的功能,且通过飞行器配合导轨车实现将输电导轨上的电能传输到电动汽车上,这样电动汽车在充满电或者其它情况下均可随时与飞行器脱离,不会对电动汽车的自由行驶造成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23340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480078185.6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尾崎美智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25 , B60K1/04 , B60K2001/0438 , B60L5/00 , B60L11/18 , B60L11/182 , H01F27/08 , H01F38/14 , Y02T10/7005 , Y02T90/122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受电侧线圈单元(23),其具有以非接触方式对从供电侧线圈送来的电力进行受电的受电侧线圈(49);分线箱(13),其收容整流器(45)并搭载于受电侧线圈单元(23)的上表面(23a)的前部。由地板通道部(7)和受电侧线圈单元(23)形成闭合截面部(61),在该闭合截面部(61)的内方收容分线箱(13)。将受电侧线圈单元(23)的上表面(23a)的后部构成为由于受电侧线圈(49)的热而产生上升气流的上升气流产生面(47)。
-
公开(公告)号:CN104380401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380025988.0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泰库诺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38/14 , B60L1/02 , B60L5/00 , B60L11/182 , B60L11/1833 , B60L11/185 , B60L2240/36 , B60L2270/147 , H01F27/255 , H02J7/025 , H02J17/00 , H02J50/10 , H02J5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2 , Y02T90/121 , Y02T90/122 , Y02T90/125 , Y02T90/14
Abstract: 输电线圈(10)及受电线圈(20)中的至少一方由组合了多个单一两侧缠绕线圈(100、200)的结合两侧缠绕线圈构成。对于单一两侧缠绕线圈(100、200)而言,选择将2个单一两侧缠绕线圈设置于移动体的设置位置时的移动体周围的漏磁通不超过规定值的状态的单一两侧缠绕线圈,按照单一两侧缠绕线圈的供电容量与个数的积满足非接触供电变压器的供电容量的方式设定组合成结合两侧缠绕线圈的单一两侧缠绕线圈的个数。能够实现漏磁通的降低,并且能够利用组合数来容易地实现大容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74013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4973.2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郑庆华
Inventor: 郑庆华
Abstract: 可应用于大、小型车的受电机构及布电机构属于公路机动车的布电机构及受电机构这个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公路机动车布电机构及受电机构在小型机动车这方面的空白或者说在公路上小型机动车还未普遍性应用布电机构及受电机构,这项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大、中型机动车,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利于环保节能,对未来经济也是具有深远的意义,技术要点:设置一根后轴杆,其中套有刹车鼓系统、牵动架、火线摆动架、地线摆动架,牵动架与火线摆动架、地线摆动架之间设有后拉力弹簧,又设置一根前轴杆,套有缓冲架,其与牵动架之间设置前拉力弹簧,布电机构架设有火线和地线,它们固定在纵向拉杆上,纵向拉杆又固定在横跨竖立绝缘杆的横向拉杆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62716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43709.5
申请日:2016-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90/12 , Y02T90/128 , B60L5/00 , B60L50/53 , B60L53/32 , B60L53/665 , B60M1/00 , G07F15/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行驶充电系统,以电缆系统、升降系统、能量切换接口、车载终端、中枢调控系统为基础。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并驶入充电线路后,升降系统升起接通电缆系统,能量切换接口切换为由电缆系统供电;车载终端对车辆状态参数以及用电量进行监控,并与中枢调控系统通讯;电动汽车充电行驶时有两种行驶状态:手动驾驶/自动驾驶;中枢调控系统监控整段线路上的充电行驶车辆状态,对供电量进行调节,并对自动/手动驾驶车速进行调控。该电动汽车行驶充电系统可彻底消除充电等待时间,提高续航能力,解决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零污染物排放,自动驾驶也可保证电动汽车充电行驶安全车速和车距,缓解用户长途驾驶疲劳。
-
公开(公告)号:CN10651574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39061.6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B13/06 , B60L5/00 , B60L2200/26 , B61C13/08 , B61F3/00 , B61F5/02 , B61F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转向架构架具有适于跨座在轨道上的轨道凹部,转向架构架上设有用于分别避让轨道的两侧壁的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走行轮,走行轮位于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之间;驱动装置;多个第一水平轮,多个第一水平轮沿上下方向间隔并同轴设置;多个第二水平轮,多个第二水平轮沿上下方向间隔并同轴设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架利于优化逃生通道的结构,能够与轨道构成完整而牢固的防护,从而提高轨道车辆运行时的安全性,且能够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减少轨道车辆在过弯或高速行驶时的倾覆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85708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07314.5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李相泉
Inventor: 李相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接触电流传输技术领域的一种自润滑浮动夹心通道式电气化铁路输电系统。该系统包括自润滑浮动通道、自润滑导电板及立体支撑防护罩,自润滑导电板位于立体支撑防护罩内部,避免了不利自然条件影响轨道车辆受流质量的问题,自润滑导电板材质为铜、铝、钢等导体,避免了浸金属碳滑板冲击掉块的问题,并且由于两个自润滑浮动通道后面均为弹簧支撑,避免了自润滑导电板在进入两个自润滑浮动通道之间时的冲击现象,延长了集电体的使用寿命,保障了行车安全。
-
-
-
-
-
-
-
-
-